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朱元璋杀功臣,先杀谁后杀谁,有很大的学问

发布时间:2022-02-21 10:33:45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初八日,一个平常的早朝。

突然,锦衣卫指挥蒋瓛出班参奏,状告军中第一大将凉国公蓝玉谋反。

蓝玉被当场逮捕,朱元璋当即下令立即组织审讯。

这一切来得太快,也太莫名其妙,蓝玉无法应付,头脑发懵。

而让人更发懵的还在后面。

01

二月初十日,也就是蓝玉被抓下狱三天之后,蓝玉就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剥皮实草,其家也被夷灭三族。

而且,这场案件在不经意间还创造了一个记录——主犯已经伏法,但因为处决的太快,犯罪口供还没有拿到。

但,这难不倒朱元璋。

蓝玉死了,但他还有从犯。

朱元璋下令: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对蓝党要彻底清查。

于是锦衣卫边审、边抓、边杀,每天还要报告审讯结果。

就这样,仅仅两个月,一大批“蓝党”人头落地。

到五月初一,“蓝党”的证词被炮制出炉。

朱元璋还为它写了一篇序言,取名《逆臣录》,昭示天下。

在这部《逆臣录》中,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供词”——

说凉国公蓝玉每见一个来他府上喝酒聊天的勋臣故旧,小旗、教书先生、厨子,都会极其诚恳的和对方聊同一话题:皇帝年纪大了,你们和我一起造反吧。

据《钦定逆臣录》,蓝玉案牵入的勋贵有:

凉国公蓝玉,常遇春之子开国公常升

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普定侯陈桓

触舻侯朱寿、永平侯谢成、会宁侯张温

怀远侯曹兴、全宁侯孙恪

东平侯韩政之子韩勋、宣宁侯曹良臣之子曹泰

海西侯纳哈出之子察罕、乐浪公濮英之子濮屿

永义侯桑世杰之子桑敬、东莞伯何真之子何荣

前后连坐一万五千多人。

02

朱元璋屠杀功臣其实也算是有艺术性的。

在胡惟庸案爆发的最初几年中,朱元璋只杀了中书省、御史台和大都督府三大衙门的任事官员,这批人大多是大明建国前后得到火箭提拔的文官。

朱元璋虽然取缔了丞相制和中书省,但是御史台仍然由韩国公李善长控制,大都督府的最高领导也依旧是曹国公李文忠。

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之后,在拿胡惟庸等人开刀的同时,朱元璋又陆续新封了一批实权勋贵,如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靖宁侯叶升等。

在这一批被封的公侯团体中,傅友德和蓝玉是因为建国之后南征北战的赫赫功勋。

而封侯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朱元璋从濠州打出来的老革命或者其后代。

如果现在的你,是朱元璋手下那一批最资深的“开国元勋”(濠州老革命),你会觉得兔死狐悲吗?

可能并不会。

说不定看着这一批因胡惟庸案被杀的人,还会很开心的说:“皇上的心还是向着我们淮西人的,就知道那些后来的攀龙附凤的王八蛋不是好东西!”

可到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后,北元的有生力量已经基本被消灭,朱元璋才开始对他的“老兄弟们”动手,也就是洪武三年封爵的那一批勋臣。

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追论胡党分子,计有李善长、唐胜宗、陆仲亨、费聚、赵庸、胡美、顾时、陈德、华云龙之子、王志、杨璟、黄彬、朱亮祖、梅思祖、金朝兴。

而据钱谦益的考证,被牵连进去的还有吴祯、邓愈之子、俞通源、薛显、吴复。

除了朱亮祖和胡美两人确实是犯了事之外,别人基本都是被株连的。

而明眼人一看,这就是按照洪武三年第一批封爵名单杀的。

这时,如果你是洪武三年之后被封爵的新勋贵,你会觉得兔死狐悲吗?

估计也不会。

因为你和他们本身是两个团体。

说不定你还会觉得,这些老家伙死得好啊,接下来总该轮到我们坐庄了。

但好景不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杀靖宁侯叶升(洪武十四年封侯),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呢?

蓝玉剧照

03

蓝玉被杀,和懿文太子朱标去世有很大的关系。

在朱标的班底中,蓝玉、常升、曹震、叶升、冯胜等人算是核心人物,他们和朱标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

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朱标做太子妃,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这样,蓝玉就是常升的舅舅,同时常升也是朱标的小舅子。

而曹震的老婆是朱标的乳母,冯胜是常升大哥常茂的老丈人,叶升则和蓝玉是姻亲关系。

凭借外戚身份,在洪武中期时候,蓝玉升的很快,他和朱标的关系也很好,曾经还和朱标说过你四弟朱棣有异志。

(这一条我相信是后人附会,只要朱标在一天,朱棣看不到一点希望,老朱是不会把太子的位置给朱棣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蓝玉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人。

但一切的美好,在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后被打破。

朱标能带好的人,朱允炆不一定能带。

为了孙子,老朱又淳朴的挥下了刀,收割自己扶植起的蓝党。

04

在《史记·留侯世家》里有这么一条记录——

刘邦称帝之后,黥布谋反,刘邦身体有病,想让太子刘盈代替自己出征讨伐。

但商山四皓极力反对,他们请吕后向刘邦请求:

“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

“故等夷”,就是说刘邦之前和这些功臣派的中坚力量都是称兄道弟的,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人其实和刘邦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刘邦自己才能驾驭他们这些悍将,让刘盈去指挥他们,这些丘八根本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刘邦深以为然,只得拖着病体亲自讨伐。

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朱元璋其实和刘邦的境遇很像,蓝案清洗的主要是朱标的武将政治班底,他们这些人主要发迹于洪武朝中后期。

洪武前中期杀人都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政治清洗,但从洪武二十三年就开始有点变味儿了。

蓝党案是给孙子拔刺,但剩下的就是随心所欲了,老朱对老兄弟有革命感情,也有很多积怨。

试想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有两个多年的好朋友,有可能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把以前的矛盾全翻出来,然后无限扩大,最后搞得老死不相往来。

而和皇帝有积怨,特别是和老朱有积怨的话那就趁早洗洗脖子。

05

蓝党案后,洪武二十七年杀颍国公傅友德、傅死后一个月又杀定远侯王弼等人。

洪武二十八年,再杀宋国公冯胜。

冯胜和傅友德在史料中没有见到具体的罪名,现存明代官方本《明太祖实录》则隐晦了他们的罪名。

(《太祖实录》历经三修,建文初版现在谁也没见过,一开始是怎么记录的,不知道)

晚明有良心的学者、两朝领袖钱谦益同志,在撰写《太祖实录辨证》时,根据俞本《纪事录》的记载认为冯胜和傅友德死于蓝玉党案。

他认为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被杀,而冯胜和傅友德在之后相继被杀,是因为他们俩是蓝党。

但是据《逆臣录》中蓝玉儿子的招供,蓝玉对老朱把冯胜和傅友德封为太子太师,而自己只是太子太傅的做法很不服气。

所以这又是一桩无头公案。

而定远侯王弼则多说了一句话:皇帝如今年纪很大了,而我们这些人快被他杀得差不多了,应该联合起来寻找出路。

蓝玉诛,友德以功多内惧。定远侯王弼谓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我辈当合纵连横。’(载张岱《石匮书》)

我们现在查拣史料,在洪武末至建文初,未被清洗的仅计有徐达、李文忠、汤和、耿炳文、吴良、郭英、沐英、吴复八家本人或子孙。

朱元璋真的是把跟他开国的这一帮老哥们儿及其家族95%以上全部由自己清洗了。

其他王朝开国之君就算刚愎雄猜,杀掉的统治集团内部人员也就是老朱的零头。

06

虽然朱元璋兴起蓝玉案的初心是为了给孙子朱允炆拔刺,但我们惊奇的发现,蓝玉案最后的最大赢家却是朱棣。

明成祖朱棣画像

朱棣篡位,是大一统王朝中藩王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唯一一例。

查继佐《罪惟录》载:

“或曰:‘存玉以无燕,不存玉以有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蓝玉不死,朱棣不会有造反的心思,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

即使朱棣照样还是起兵了,有蓝玉带兵驻守在北方,基本也是一首凉凉送给朱棣。

即使没有蓝玉等人,朱棣打了三年之后,看似胜多负少,真正占有的地方却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

后来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才会孤兵直插南京,但临行之前却很悲观:

《明史·成祖本纪》载:

“王乃慨然曰:“频年用兵,何时已平?要当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

——“年年用兵,什么时候才会结束?要么临江决一死战,不再返顾北面。”

明史大家王崇武先生在《奉天靖难记注》中也说:

“果尔,玉驻兵北方,实可牵制燕王,设非太祖诛功臣,成祖之能否起事未可知。”

朱棣之所以会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朱允炆实在是太菜。

本来是飞龙骑脸的局,是怎么硬生生被打成了对方翻盘?

下期继续。

扩展阅读>>>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