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80岁老友娶18岁小妾,苏轼作诗调侃,看完脸红心跳,不敢再读第二遍

发布时间:2022-02-24 07:46:38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栽在了美人关里。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美人一笑天下失。

商纣王贪恋美色,妲己之言是从,以酒为池,县肉为林,醉生梦死,终因暴虐酷刑而被推翻。

唐玄宗为求得美貌绝伦的杨玉环,不顾伦理纲常,夜夜笙歌因美色而误国。

甚至在今天还会不时出现老夫少妻的情况,但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

台湾相差40岁的“爷孙恋”备受争议,人们大多都持反对态度,批驳老人的畸形爱情观。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古代,就显得没那么轰动了,反倒人们觉得很正常。

古代允许男子三妻四妾,这就导致有钱有势的官宦可以妻妾成群,而没钱的人家很可能一生都娶不到妻子,因此官宦士族阶级经常出现老夫少妻的情况。

苏轼的朋友张先就是这样一位“多情人”。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

传说张先年轻时与一个小尼姑相好,但庵中老尼十分严厉,不准两人来往,就把小尼姑关到池塘中小岛的阁楼上。为了相见,张先每天夜晚划船过去,然后小尼姑放下梯子让张先上楼。事情败露后,两人被迫分手,张先还写下了《一丛花令》来表达两人分离后的悲伤凄苦。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可这张先竟活到了89岁。而且这张先年轻时风流倜傥,到老仍不服老。

据说他在80岁时迎娶了18岁的小妾。一次家宴上,张先邀请众多朋友饮酒作诗。耄耋之年却堂而皇之地迎娶花样年华的少女,众人觉得不妥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打趣让张先说说得此美眷的感受。

张先可谓是春风得意,即兴吟诗一首,来表达自己的舒畅心情: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这首诗通俗自然,轻松欢快,字字露骨,字字传情。80岁颠倒来写正是18岁,两人年龄一减相差60多岁,古人以60为花甲之年,两人正好相差一个花甲年。

诗人用玩笑的语气诉说两人年龄差距,来表达自己的畅快心情。

此诗一出,众人皆无言以对。相传苏轼看不下去了,他当即和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尽显调侃之意,前两句与张先的诗大致相同,都写了18岁娇俏新娘与80岁白发新郎的鲜明年龄对比。

诗中最出名的应属最后一句,诗人用“一树梨花”来比喻满头白发的张先,用“海棠”来比喻素着红装的娇羞新娘。

中间用一个“压”字,言有尽而意无穷,直白露骨,让人脸红心跳,不敢再读第二遍。

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首诗是苏轼所作,但其实这首诗并非出自苏轼之手。

苏轼确实为好友娶妻写过一首诗,但并非是这一首,而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而故事的主人公张先也并非80岁,而是85才纳的妾。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诗中最有名的当属“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这里“莺莺”指的是《西厢记》中张生的表妹崔莺莺,而“燕燕”借用的是关盼盼与张建封的“燕子楼”典故。

这两句是说作为诗人的他,如今已经老去。可是他一生的风流韵事,会和《莺莺传》一样万古流芳。将来在他的身后,也会有一名像关盼盼那样的痴情女子,为他守节、为他奔忙。

“柱下相君”指汉代张苍生病后口中无齿,专食人乳,妻妾以百数,年百余岁乃卒。而张先比汉代的丞相张苍要好,因为他现在还有牙齿。

“江南刺史”指的是唐代张又新,此人曾作诗云:“我少年擅美名,意不欲仕宦,惟得美妻,平生足矣。”

最后两句运用的是汉代张禹封安昌侯的典故。张禹弟子有彭宣、戴崇。张禹喜爱戴崇,每逢戴来,二人入后堂饮食,有妇女侍奉,优人奏乐,尽情娱乐。而彭宣来的时候,张禹在厢房接待他,与他论经义,傍晚请他吃饭,不过是一碗肉一杯酒相待。

诗人以彭宣自喻,把张先比作张禹。这句是说这个老人家,什么地方都好。可惜我懂他,他却不懂我。他就像那个汉代的安昌侯,只肯和我谈一些正经无趣的经书,却把别的徒弟引进了“后堂”。

苏轼大量引用典故,皆为张姓,意韵深远。一边取笑“不正经”的张先老牛吃嫩草,一边又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感激之情。相比于流传的故事中“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打油诗,此诗才能彰显苏轼一代词宗之气度。

张先对此也有和诗,但流传至今只剩其中两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从这两句我们也可以看出张先内心深处的惆怅是多过得意的。

他说自己并非风流,而是老来丧妻了,一个人觉得非常寂寞,所以娶妻只是为了来照顾、陪伴自己,而不是像年轻人一样,是为了寻欢作乐。

网传“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嘲讽张先的诗,但这首诗其实是出自后代笔记小说中的段子,并且明显带有贬义。上世纪80年代不知是何人将这两首“打油诗”强行解释为苏轼、张先两人所作之诗,加上张先本就风流多情,人们也就为信以为真,这个故事也就越传越真了。

事实上苏轼对年长自己47岁的张先,只有调侃,并没有不尊重。

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历史故事往往会偏离它本来的面貌,让人难辨真假。但正因如此,这些涉及剑客侠事、帝王秘事的历史故事才会如此夺人眼球,它让人们一窥历史真相的同时,又领略到无限乐趣。

人们从名人的逸闻趣事中读出了生机,读出了乐趣,最后一笑置之,便是再多些传奇色彩又有何不可呢?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