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4 11:44:06来源:羊爸爸
一进入春季,朋友们有没有感觉到,咱们的脾胃动力没那么好,没有冬天那么能吃了。
好多朋友说,最近胃口变小了,看着肉有点不太吃得下了;还有些朋友,觉得排便不那么顺畅了,有时候一整天也没啥便意。还有像我爸那种,进入春天没多久,就开始觉得困乏,随便往哪里一坐,不受控制就能入睡,而且还总觉得没睡够。
上面这些种种的表现,是不是很熟悉?我们的话题,绕来绕去,都绕不开脾虚。
去年的五运六气,以太阳寒水为主要的基调,又冷,又湿。脾的功能受这样湿冷环境的拖累,导致了脾的不堪重负。
而今年的脾虚,则受五运六气里,全年过旺的木气影响,木气对脾土能量约束太过,脾胃被欺负得无力反抗,就只好歇菜了。
我们可以从中医“肝木”和“脾土”两大系统之间生理功能的关系来理解:
(1)脾土营木,木赖土以培之
“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脾统血,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土所输布的水谷精微能滋养于肝,给肝提供营养,同时让肝的功能不至太过亢盛,且让血有地方贮藏,血量得以调节,肝胆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肝的疏泄功能的发挥。
健脾多吃五谷,点击图片查看
(2)肝木疏土,土得木而达之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唐容川《血证论》
肝藏血而主疏泄,主升动,是气机升降之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就能使脾升清胃降浊协调平衡,并分泌和排泄胆汁以助脾的运化,从而使脾运健旺,且生血有源、统摄有权。
《素问・宝命全形论》里也说“土得木而达”,说明肝木的疏泄是脾土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
这两点结合起来讲,肝木与脾土的能量和谐了才能相互为用。特别是本身就脾胃虚弱的人群,不要一味补脾,而忽略郁结不能升发的肝气。需要疏肝与健脾双管齐下。
无论是否脾虚的人,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如果心情不好,胃口很容易差,没胃口,又或者吃了不消化。这就是肝气郁滞导致的脾胃功能下降。
如何判断脾虚是否为肝郁引起的呢?
⋄舌头伸出来,形状是尖尖的
⋄容易情绪焦虑或抑郁
⋄食量少,吃一点就饱了,还常感觉不消化
⋄神疲懒言、体倦乏力
⋄口苦,咽干
⋄两肋胀满
⋄咽部异物感,老感觉喉咙里有东西梗着
⋄容易嗳气,泛酸
⋄失眠,多梦
⋄大便溏薄、少腹胀痛
⋄胃脘满闷
有上面这些情况,建议在调理时,要疏泄肝郁、健运脾胃,两手都要抓。
点击图片,吃它补脾
春季疏肝,理肝经
肝经上有三个重点易堵塞穴位: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先取穴,再用手或拨筋棒点按。“痛则不通”如果有酸胀痛的感觉说明此处有堵塞,建议重点按揉。
再顺着大腿内侧推一推腿上的肝经,是不是也觉得挺疼的。大腿内侧沿着肝经的方向,循着经络推,特别是在气头上的时候,简直是痛不可触,把它刮通后,心中抑郁也会好很多。
此外,肝邪聚腋窝,疏肝理气平时可多拍腋窝。每天拍打刺激可以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
方法:用手掌拍对侧腋下,双侧交换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除了这2个小动作,平时可多饮香气馥郁的花茶,如玫瑰花、茉莉花等,以理肝气,提神醒脑,让人情志畅达。
春季健脾,多吃“土”
中医的五行理论,将五脏类比到对应的五行,并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来解释五脏的病变和病变的原因。
脾胃居于人体的中焦,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五行性质和土相似,因此我们常说脾胃属土。
长在土地里的根茎类食物,最得地气,比如萝卜、红薯、土豆、山药、花生等等;另外土色为黄,黄色的食物,如小米、玉米、黄豆、南瓜、胡萝卜、土豆等,这些充满“土”气的食物,都是能给脾胃助力的。
小米——春天补脾的王者
小米古叫代粟米,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因其粒小,直径约1.5毫米左右,故此得名。
米油浓厚的米脂小点,点击即买
粟在中医药中同样属于“本草•五谷”的范畴,历代本草医书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主要功效直接于脾、胃、肾的补益,因此也是食品范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五谷者,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易经讲,一物一太极。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完整的太极,吃一粒小米儿就相当于吞一个“太极”。有人大病一场后,就想吃小米粥、咸菜,因为当你身体消耗得很厉害,元气不足,又想依赖于外界补充自己的精气神时,五谷是最容易转化成人体所需之精的。
人们常容易在春季犯困或者发脾气,其实这都是肝气虚的表现。春季应顺应阳气生发,养阳护肝。而对于养肝助生发,饮食方面当首推种子类食物。从中医上讲,种子类食物具有生发性功能,能得春季天地之精气,和季节合拍,因此多吃种子类食物益于鼓动人体的生机。
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小米最佳。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不好,那么吃再好的东西,也是枉然。反之,中焦脾胃运化得力,吃下去的东西,都会变成精气血来滋养身体。人自然健康。
常听我妈说,我们那辈孩子,如果小时候母乳不够,就给宝宝喝稠乎乎的米汤,一样肥白壮实。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的美称。
养脾胃的小米
可以这样吃
熬出米油的小米粥。
小米粥上一层“米油”可滋阴强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清代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中医认为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阴长力,补液填精,滋阴之功胜于熟地。
跟我一起
煮一碗小米油
稠厚如脂,回味悠长。
小米熬煮出的粥,米香四溢,米汤冷却后表面浮着厚厚的一层米油。轻轻地嘬上一口,Q弹软糯,香甜爽口,越喝越香。
煮好的小米柔软易嚼,都不需要细嚼,就从口中柔滑的滑入胃部,老人、产后女性、宝宝,都十分适合食用它。
点上图-陕西米脂小米
厚厚米油,香飘满楼
这款心选的米脂小米,米油丰富,只需要一小把就可以煮一碗小米粥,5斤的量可以煮上128碗左右。一碗粥,平均不到6毛钱!小米不及珍馐贵,却是最养人。
小米油的食用注意事项:
1.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
2.小米与杏仁同食易令人吐泻。
3.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多食。
两个简单易做的小米食方
-小米红糖粥-
【食材】
小米|100克
红糖|适量
【做法】
1.小米100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粥。
2.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
红糖能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有利于体弱者补益,我国很多地区的产后妇女,也常用小米红糖粥来调补气血。
-小米荠菜粥-
【食材】
小米|50g
荠菜|30g
盐|2g
【做法】
1.小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十倍的温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5~20分钟。
2.煮粥的时候把荠菜清洗干净剁碎。
3.将荠菜放入锅中,加二克盐大火煮开。
4.边煮边搅拌,煮好后盖上盖子焖三分钟即可。
春季多吃绿色蔬菜也有助于肝气的生发,荠菜更是春天十分应季的食蔬,加上健脾益胃的小米,同时把肝和脾都照顾到了,这碗粥做起来也十分方便,不妨试试这款绿色健康的早餐粥吧。
除了把小米煮成粥或糊,我们还可以将小米磨成粉,制成各种各样的糕点。小米制成的糕点口感松软独特,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食用。
你知道有哪些小米做的小点心呢?留言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春天就吃小米
(戳进店,就可以直接购买了)
文|曾栎安
审核|韩少侠
校对|叶子
拍摄|折耳根
(部分图片来自摄图网,已获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羊爸爸心选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