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 09:48:48来源:百里荷塘
这一次美国真说对了。
当地时间2月24日清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全国讲话称,为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宣布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随后,俄军从乌克兰南部敖德萨港口、中部顿涅茨克和北部白俄罗斯边界处三路齐进,打响战争。
从2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俄罗斯可能“随时入侵”乌克兰算起,到现在不到两周,美国谣言变成美国预言。
之前各路媒体,包括电视上的专家大咖,普遍都被打脸了。
这倒确实也不怪他们,因为不动手的理由太多了。
尤其在俄罗斯承认乌东两国独立并派兵维和之后,俄罗斯已经完全掌握主动,乌克兰如果再要放炮就是率先动手。
乌克兰可以向卢甘斯克开炮,但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向俄罗斯开炮。
躲还躲不及呢。
泽连斯基这边还在紧着降温,甚至不惜指责美国制造恐慌,那边怎么可能自找苦吃?
更何况,在乌东站稳脚跟的俄罗斯即使想动手,也可以让顿巴斯当地人冲在前面,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冲在前面。
这样既把自己卷进战争,又不利于俄罗斯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
但他还是动手了。
为什么?
俄罗斯为什么非打不开
原因有三:
首先,美国在逼俄罗斯动手。
逼俄罗斯动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是对美国有利的。
既可以遏制俄罗斯,又可以破坏北溪2,还可以搅乱欧洲,驱赶资金流向美国,简直就是一石N鸟!
所以,不管俄罗斯动不动手,美国只要把风放出来就是占便宜。
你退一步,我就进一步。
反正美国不会让你好受。
你要是受得了,我就继续挤兑你;你要是受不了,那就是我的预言兑现了。
其次,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战略压力过大,俄罗斯退无可退。
2月19日,德国《明镜周刊》披露,一份1991年的会议纪要显示,英、美、法、德外交官曾在德国统一谈判期间明确向俄罗斯(苏联)承诺,北约组织不会扩展至波兰及更东边的地区。
可事实却是北约进行了五次东扩:
1999年3月,北约吸收了匈牙利、捷克和波兰,实现了第一次东扩;
2004年进行了北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东扩,一口气吸收了7个国家加入北约;
2008年,北约同意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
2017年,黑山共和国加入了北约;
2020年,北马其顿也加入了北约。
五次东扩,北约合计向东推进了1000余公里!
现在同样的情况轮到了乌克兰。
俄乌边境距离莫斯科平均距离不过400公里,这个距离对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来说,是以分钟计算的。
而且俄乌之间一马平川,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毫无屏障可言。
所以,如果北约再拿下乌克兰,俄罗斯相当于面向北约亮出软腹。
你做初一,那就莫怪我做十五。
北约既然违约在先,那么就要承担违约的后果。而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已经退无可退了。
最后,乌克兰向纳粹政府转向,陷自己于不利不义之地。
2021年7月21日,泽连斯基签署了一份《乌克兰原住民权利法》。
所谓原住民是指那些在乌克兰以外没有国家实体的民族。
比如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裔、希腊裔、匈牙利裔、罗马尼亚以及波兰裔公民,就不在这个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这就是说原住民法把乌克兰公民分出了高低上下。当然这个法保护的第一等公民是所谓的乌克兰土著,其他族裔则沦为二等公民。
一句话:乌克兰裔民族至上!
这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
对的。这跟希特勒鼓吹的种族纯化和雅利安民族优越性没什么区别。
据希腊外交部表示,2月14号在乌东民间武装和政府军冲突地区的接触线附近,乌克兰军队开枪导致两名希腊侨民丧生,两名希腊侨民重伤。
羸弱的乌克兰在这么紧张的形势下,却敢于率先向卢甘斯克等乌东地区开火,而且是向平民开火,为什么?
军纪松散固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乌克兰政府的纳粹化推动军队和社会出现同样的倾向。所以这些乌克兰士兵才会对二等公民直接开枪!
乌克兰诸般挑衅在前,让俄罗斯有了道义上的主动权。
俄罗斯的难言之隐
原因就是上面这些。
从头一天的战场态势来看,乌克兰可以说是毫无抵抗能力,甚至没有抵抗意志。
俄罗斯在两个小时之内就炸毁了国民卫队司令部,抹平了乌克兰的所有防空力量。
这么大阵仗,死了多少人呢?
根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的表示,不过才40多名乌克兰士兵死亡,数十人受伤而已。
想怎么打就是怎么打,想往哪儿打就往哪儿打。可以说,整个战场态势完全在俄罗斯的掌控之内。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俄罗斯表现完美,表现出了强国气势。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环境里,俄罗斯虽然是入侵者,但却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
而且俄罗斯这种能动手绝不吵吵,这种说干就干的架势,给人一种纯爷们的感觉。
但这只是表象。
对于俄罗斯这种老牌帝国来说,在国家利益上根本不存在草率的可能。他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它既然动了手,那就一定是只能动手、必须动手。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那么这就有意思了。
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在外人看来都是成本最高的战争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因为俄罗斯说了不算了,所以只能动手去干了。
国家的势力范围并不是由边境线决定的,而是由实力的投射范围决定的。
军事实力当然是实力,而且是硬实力。但军事实力最大的用处不在于使用,而在于威慑。
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靠外交、贸易、金融、投资、舆论等软实力来体现。
对军事实力来说,引而不发是最理想的,既可以实现军事行动的目的,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只有在软实力拿不到利益的时候,才需要靠军事手段来实现。
而俄罗斯武力解决乌克兰问题,其实反映出的是俄罗斯软实力的投射范围不出国境。
这对一个曾经的辉煌帝国来说,难免有些落寞。
世道变了,老家伙说话不好使了,那就只能动拳头了。
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现在战争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战争给各方带来的损益却是显然的。
最大的失败者无疑是乌克兰。
解体之后的三十年间,这个原本仅次于俄罗斯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不但没能抓住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机遇,反而在投机政客的带领下开了倒车,把好好一个工业强国干成了欧洲废柴,让人不胜唏嘘。
欧盟也是失败者。
北溪2遇阻就忍了,但是看着这就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战争,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俄罗斯当然是受益者。
凭此一战,俄罗斯可以逼迫乌克兰非军事化,从而保留自己已经不算宽裕的战略缓冲。
美国更是受益者。
不但北溪2被搁置,美国在俄欧之间成功打下一个楔子,而且危机还会主动驱赶资金流入美国。
既打击了俄罗斯,又削弱和捆绑了欧洲,一石多鸟。
但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域外的中国。
俄罗斯的挺身而出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相当于拓展了中国的外部空间,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压力。
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给国际社会讲了一个道理。
2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一些国家应该想一想,在美方违背同俄罗斯协议,五次将北约东扩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并且部署大量先进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的后果?”
大国……这是说谁呢?
乌克兰:湾湾看好了,我只演示一次。
微信订阅号已经开始实施信息流。
所谓信息流,一言以蔽之就是“信息投喂”,即用机器的判断来代替你的判断,为你提供量身定制的“客观”信息。信息投喂是信息茧房的主要成因。
为此,建议读者朋友把本号加星标,以缓释机器对人的诱导。
搜索“TIGERPOINT”,可加塔哥私人微信。
同时邀请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