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热门 文章内容

【两会观察】谁来养活中国?答案只有一个

发布时间:2022-03-10 14:05:04来源:侠客岛

3月6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用质朴的语言讲了段十分重要的话:“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图源:新华社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13657亿斤),比2020年增加1336万吨(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相当于我国粮食产量的24%,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这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从粮食品种结构上看,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品种产量总体稳定、平衡有余,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缺口较大,需大量进口。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大豆安全”牵涉着“肉食安全”。因为进口大豆主要用作饲料,一旦国际供应和价格出现波动,直接受影响的则是中国人民餐盘里的“肉蛋奶”。所以,想让中国人民既“吃饱”又“吃好”,就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困难虽然不小,但中国应对有方。在宏观施政层面,我们正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在中观战略层面,我们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一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一方面多措并举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微观主体层面,中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放眼未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需要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支撑。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有“耕地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的错误认识,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

当今世界,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依然存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粮食安全不可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谁来养活中国?”的答案只有一个——

“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文/螺蛳道长

编辑/云歌

本文原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3月10日第5版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