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俄乌冲突半个月,俄战机对地空袭手段严重落伍,遇到美军基本没戏

发布时间:2022-03-11 17:17:34来源:军机图

从2月24日俄军对乌克兰发起突然袭击以来,俄乌两国的军事冲突已经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作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五大军种之一,俄罗斯空天军本应在冲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摧毁乌克兰军队有生力量的主力,然而其实战成绩却让人无法感到满意,甚至完全没有体现出拥有大量先进战术作战飞机的空中力量应有的水准。

可以说,如果俄罗斯这次的空袭水平遇到的是美国军队,俄空军基本不会有太多还手之力,当然我们这里特别指出只是针对俄罗斯空军对比美军。

本次军事冲突中,俄空天军不但没有发起过大规模空中战役对乌军进行关键性重点攻击,甚至连一般的对地攻击战斗也问题重重,留下的教训不可谓之不重。

按照美国军方的统计,俄军在开战两周之内总计发射了约700枚导弹。很明显,这个数据中由战术作战飞机发射的导弹占比并不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俄军传统上注重战术弹道导弹的运用、偏好使用突防能力强且可避免人员损失的近程弹道导弹,另一方面则是俄罗斯空天军战术精确制导武器的不足。

俄罗斯并非在战术空地导弹领域缺乏堪用型号,虽然其门类不如其他军事强国齐全但仍然有适用于战术攻击任务的。目前俄军的战术空地导弹以射程30千米级别的Kh-29系列、射程140千米级别的Kh-59系列为主,另有Kh-25和Kh-31P两种以SEAD任务为主的反辐射导弹。这些导弹结合KAB-250/500/1500系列精确制导炸弹,能形成不同射程、不同制导模式、不同任务目标类型的攻击体系,若妥善运用攻击效果不会太差。

但在对乌克兰的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时,俄罗斯空天军却呈现出了与其军事工业在精确制导武器领域发展水平完全不符的状态。按照乌克兰方面统计,开展至今俄罗斯空天军的主力对地攻击机型苏-34已经被击落三架,这在双方军事实力严重不对等、特别是开战之初俄军就已经清扫了大部分乌军防空导弹系统的情况下着实出人意料。

以最近一次乌军在东部城市伏尔诺瓦卡附近击落苏-34的情况来看,这架苏-34遭到击落的关键因素就是该机因投掷无制导炸弹而必须保持在中空长时水平飞行,这种状态下的作战飞机很适合地面防空火力进行跟踪瞄准、简直就是送上门的活靶子。

如果说在冲突发生初期因需要攻击的目标过多、必须保留一部分技术装备储备导致精确制导武器必须限制使用,在掌握战场主动的情况下俄罗斯空天军仍然在扔“铁炸弹”,恐怕就不是控制成本损耗能解释得了了。

造成这种宁可使用“铁炸弹”也不多发射精确制导武器的原因很多,关键因素可能是俄罗斯空天军对“铁炸弹”形成了路径依赖。俄罗斯空天军在近二十年来有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对地攻击作战行动,即2000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和2015年的叙利亚冲突。

这两次冲突期间俄罗斯空天军面对的都是严重缺乏技术装备、特别是防空火力体系严重不健全的对手,而这些非政府武装组织的大部分目标价值也并不高、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过于浪费,因此俄军倾向于使用较为便宜的普通航空炸弹和航空火箭弹理所当然。

然而,乌军虽然在装备水平上与俄军相去甚远,却拥有大量苏联时代遗留的高炮、地空导弹和雷达,防空体系虽不先进却比较健全。对抗这种技术水准的对手,沿用以往的作战经验显然并不合适,但俄军似乎未能认识到不同对手之间的显著差异,更不能针对战场局势变化及时调整战术。

另一方面,与种类丰富的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在各类用于对地攻击的机载吊舱领域水平乏善可陈,这让俄军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作战飞机效率大打折扣。俄罗斯早在本世纪初就筹划批量采购装备“游隼”攻击瞄准导航吊舱,该吊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切换使用电视成像、热成像或激光瞄准的传感器。

2016年,又传出俄空天军将采购装备“航空狙击手”瞄准吊舱,据称该吊舱能在150千米外识别小型地面目标,并支持“A射B打”。然而,由于俄罗斯长期以来在此类装备的夜视元器件上依赖进口,且长期的国防开支不足根本无力普及此类装备,目前俄空天军虽然具有大量能够挂载使用攻击吊舱的作战飞机,吊舱本身的数量却聊胜于无,这种情况下即便俄军有充足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供使用,作战飞机也只能依靠自身的传感器进行观瞄,攻击效率大打折扣。

除了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俄罗斯空天军对于对地攻击机型的运用方式也有一些问题。苏-34虽然通常被归类为战斗轰炸机,但在俄罗斯空天军中实际上属于“前线轰炸机”,这一机种的设计目的,是为与敌方前沿接触的前线航空兵提供一种用于执行战场遮蔽、火力覆盖任务为主,确保地面部队能在敌方作战单位遭到尽可能高的攻击程度后顺利推进的战术作战飞机。

因此,以使用方式来看,苏-34在具备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能力的前提下,最能够发挥该机性能优势的攻击方式,是在敌方防空火力攻击范围外进行防区外打击为主、在迫近敌方防空火力前先进行SEAD攻击、再辅以电磁压制掩护确保。这种打法不但能尽量发挥苏-34的作战效能,而且能显著确保战机的生存能力,无论是攻击效率还是任务安全性都能得到保障。

然而,目前俄空天军对苏-34的任务定位比较混乱,很多原本不该由前线轰炸机承担的任务也被摊派到该机头上,这增大了其遭受地面防空火力攻击的风险。

由于俄罗斯空天军正在压缩机种型号,苏-34目前不但同时起到战斗轰炸机和前线轰炸机的作用,甚至还要用来替代强击机,这就导致该机往往需要到敌方野战防空火力射程之内执行攻击任务。

尽管苏-34具有装甲防护、能确保被如小口径高炮等防空火力命中后仍然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但该机体积巨大导致目标特征明显、且不具备雷达和红外隐身能力,极易遭到防空导弹的锁定和攻击。

苏-34本身的优异的续航能力和强大的载弹量确实很适合执行近距火力支援任务,但从总体设计来说,强调战役级火力支援能力的前线轰炸机与强调战场生存能力的强击机本来就不是一码事,让“输出型选手”去“抗线”,只能说是即便能干也过于勉强了。

当然,如果俄军的SEAD作战模式比较先进,也能尽量确保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免遭地空导弹攻击。遗憾的是,虽然本次俄乌冲突中俄军的SEAD作战卓有成效,但其技术水准却只能用“简单粗暴”来概括。

俄军于3月3日发布了开战第一周的战果统计,按照俄方的统计数据,俄军总计破坏了39套S-300远程防空系统、“山毛榉”M1中程防空系统和“黄蜂”近程防空系统,另有52个雷达站被摧毁。被摧毁的乌军防空导弹系统主要是被俄军战机发射的航空火箭弹和普通航弹进行了火力覆盖,这种攻击方式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是因直面敌方防空系统其遭受打击的风险比执行攻击其他地面目标的战机更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目标并发起攻击,执行SEAD任务的机型自身反而容易被地面火力反击。更要命的是,这种作战模式并不适合伴随执行攻击其他目标任务的战机执行掩护性攻击任务,这就导致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在扔“铁炸弹”时面临的危险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除此之外,俄军在空中打击的监视、情报搜集和战场态势评估方面也力有不逮。俄军在本次冲突中缺乏类似E-8“联合星”的战场监视飞机和类似MQ-4A的长航时无人机的运用,对战区内敌方目标的空中侦察以陆军的轻型无人机为主,不但侦察半径有限而且与空天军的作战单位交换信息存在一定麻烦。

俄军在叙利亚冲突期间曾经摸索出以卫星侦察和无人机侦察结合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但正如“铁炸弹”对付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效果显著、打击乌克兰军队就没那么有效一样,这种“天上一个地上一个”的侦察体系也明显难以适应强度较高的正规作战。

理论上来说,图-124R侦察机也能发挥与E-8接近的战场监视能力,然而俄军却并没有将该机投入实战,这种明明有符合战场情况需求的高技术装备却将其束之高阁的做法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或许只能说俄军的高级指挥官们自身也不清楚手下到底有多少种高效的技术侦察手段。

总体来说,截至目前俄罗斯空天军在俄乌冲突中运用的空中打击手段较为初级,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总体规模都说不上出色。将高性能作战飞机用于投放高阻炸弹、发射无控火箭弹一类的“杂活”不但浪费飞机性能、降低了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存能力,而且不利于空中进攻作战的统筹和指挥。

以目前俄空天军的对地攻击作战模式来看,其技术水平不但不能与其他军事强国相比,甚至都达不到苏联时代末期苏联空军预定的水平,不考虑战机平台的技术水准几乎回到了冷战前期乃至二战末期的水平。如果说技术水平受限会致使航空作战力量无法执行高效的对地攻击作战任务,战术思想上的落伍则会让航空作战力量空有先进战机却没法发挥作用。

如果俄罗斯空天军再不调整战术思想,只怕是在乌克兰发生的问题未来还会发生在其他有俄罗斯空天军战机活动的地方。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