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2 08:34:12来源:差评
“年轻人,想让你的车跑的更快吗?”。
“一股脑换碳纤维就对了。”

无论你开不开车,改不改车,肯定多少都听过碳纤维这三个字。只要你一脚迈入汽配城,“卖炭翁”们会给你推荐形形色色的碳纤维改装件。
本来呢?你会想整个碳纤维引擎盖、碳纤维轮毂和碳纤维尾翼啥的。
跑起来又快又酷,像下面这样。

但是问了一圈价格后。。。
汽配城老板们会拿出他们真正想卖的“碳纤维”,那些论“尺”卖的碳纤维贴纸。

“年轻人,贴纸效果以假乱真,酷就完事了,哪碳不是碳呢?”
所以从汽配城出来,你的车可能会像下面这样。

汽配城老板为啥能肯定你会听进他们忽悠呢?因为他们明白一件事。
每个男人心里都有豪华跑车的梦想,而碳纤维就是超跑的代名词。

这玩意常年处于改车界和跑车界的“太子哥”地位,坚硬耐高温,而且还轻。
比如时速200km/h的F1比赛中,一旦碰撞导致车辆解体,那个被碳纤维包裹的驾驶舱可以完好无损。
当然,硬只是其一,真正让碳纤维在改装界和跑车界站稳脚跟的,还是轻,它能给车大幅“减重”,也就是常说的轻量化。

有实验表明,一辆车每减重10%,加速时间可以减少8%,同时制动距离缩短2-7米,油耗降低6%-8%。
这无疑是超级跑车们最喜欢的,而碳纤维恰好就是能用钱买到的最直接的“轻量化”,所以也成为改装界的宠儿。

但其实在F1比赛的顶级较量里,你想靠换装碳纤维就赢得比赛,还是太天真,毕竟这玩意大家都能装。
所以这时候,车体结构设计创新所带来的速度进阶才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
比如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单体式车壳等等,想“平地起飞”可全指望它们了。

这就不得不提那个超级跑车里的异类,当别人都在追求碳纤维和大马力发动机的时候,它们凭借一手“空气驾驭”技术,造就了史上最具特色的跑车品牌。
它就是路特斯。

早在20世纪50年代,路特斯一台仅有85匹马力的赛车,就能轻松飙到时速200km/h,并跑赢了当时110匹马力的对手,一骑绝尘。
这个让意大利大马力跑车都为之汗颜的小车是谁设计的呢?
科林·查普曼,路特斯汽车的创始人。

英国皇家空军出身的他,像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里的邓布利多,把“空气魔法”玩的出神入化。
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是讨论如何用空气让飞机起飞,而超级跑车的空气动力学,则更在乎怎么用空气把车子压的更低。
查普曼曾经说过,“大马力可以让你的车在直道加速时更快,但空气动力学的应用可以让你在任何地方都快”。

在那个还没有风洞实验室的年代,查普曼和好友FrankCostin直接搞了个简易版“风洞实验”。
一个人开车,另一个人绑在车的引擎盖上,在车身贴上羊绒,观察车辆在160km/h的时速下的运动方向。
凭借这样“疯子”式的操作,路特斯在1957年推出的第一辆民用车LotusElite,就只有0.29的风阻系数。现在随便拉款跑车能把风阻系数做到0.3就已经称得上优秀了。

而路特斯的0.29,可是在那个还没有CFD流体力学仿真软件的1957年啊。
但真正让路特斯声名大噪的,还是F1赛场。
查普曼带领路特斯走上了一条“又怪又帅”的造车之路,并彻底改变了F1赛事。

1968年的Lotus49开创了F1赛事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的先河。
它装载了一台DFV结构受力发动机。简单来说就是让发动机成为车身受力结构的一部分,去掉繁琐的承载设计,给车身极致减重,成为历史上第一辆使用结构受力发动机形式的F1赛车。

这样独特的设计,来年就被各家车队仿制。即便是现在,依然有不少赛车使用结构受力发动机的形式。
但别家厂商这时候还没发现,“向路特斯学习”这件事其实才刚刚开始。
除了轻量化做到极致,为了让车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路特斯开创性的设计了汽车“机翼”。

没错,在汽车上装了像飞机一样的机翼,这样大胆的设计,使车辆直线高速行驶时能把车牢牢的按在地上。
到了弯道,当别家车队还想着怎么减速过弯的时候,只感觉旁边一辆印着“路特斯豆腐店”的Type49从身旁飞过。

你以为查普曼的创新就这?还没结束。
这些被其他厂商纷纷效仿的设计,在路特斯的眼里还不算极致。
1978年路特斯设计的Type79,使路特斯坐稳了空气动力学鼻祖的这把交椅。

Type79创造了一个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文丘里隧道”。
简单来说,如果Type49安装“机翼”是想让机翼给车提供足够的下压力,那“文丘里隧道”可以让整台车都成为一个下压力来源。
像是地面和车上装了磁铁,能把车牢牢的“吸”在赛道上。

可想而知,Type79在当年就是碾压对手的存在,无论是过弯、冲刺和稳定加速,都是横扫对手。所以毫无悬念的拿了当年F1车手和车队的双料冠军。
最后,国际汽联觉得这玩意实在太Bug,就以“安全性”为理由,把“文丘里效应”设计直接Ban掉。

这些称得上“外星技术”的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设计,使路特斯各种赛事冠军拿到手软。
81次F1锦标赛分站赛冠军,7次F1锦标赛厂商年度总冠军,6次F1锦标赛车手年度总冠军等等...

当然,赛车领域那些成熟的技术,也被路特斯改进后带到了民用车领域。
最特别的当数1957年发布的LoutsMark7型。这车可以自己买回家组装。

没错,就像拼乐高一样把他们组装起来,而且这车价格低廉性能强悍。
你可以用折合人民币六七千的价格买到一辆最高时速204km/h,百公里加速6.2秒的性能跑车。而当年随便一辆车的成本价都要人民币小两万。。。

当然,为了迎接新能源时代的大趋势,路特斯也准备了跟燃油机时代告别的产物。
路特斯最后一辆燃油车EMIRA。熟悉的空气动力学外观,全车双侧有6处贯穿式的孔隙,下方两侧还有巨大的导风口。
采用了流行的双屏设计,也支持起了CarPlay,所以EMIRA也被称路特斯有史以来最全能的公路跑车。

在新能源“赛道”上,路特斯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刚上来就给新能源企业们来了个下马威。
2019年,路特斯掏出了2000匹马力,零百加速低于3秒的超级电动跑车Evijia。

这可能是现今动力性最强的量产公路车,卓越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让它产生1800公斤的下压力。此时,隔壁的超跑们还徘徊在200公斤的下压力级别。
对了,这辆车也有Type79Bug级的文丘里效应设计,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贴地飞行级别。

如果世超有幸哪天摸到这车,一定帮大伙试试。看看我一脚油门下去,腮帮子的肉会不会跟不上我。
有人说,我不想买跑车,就想买一辆家用的电动车。
别急,2022年初,路特斯在官网预热了首款纯电SUVType132。
车长5米,采用主动式空气动力学设计,分别给予车头车尾110公斤和80公斤的下压力,百公里加速或低于3秒。

当然,Type132只是个代号,后续会像Emira、Evija和Elise那样,加入“E”字开头的家族,仿佛是告诉大家无论汽车时代的格局如何变化,路特斯依然在追求极致。

终于...路特斯这下也要造民用电动车了,还拿出了Type132作为敲门砖,看得出来是想搞出点大动静。
话说我上次这么期待一款车还是传言苹果要造车的时候。

毕竟在这个追求内饰,追求屏有多大,追求跑马灯多闪的电动车市场,厂商们卷的功能和外观都快看腻了。
而且大伙不总说,电动车失去了内燃机时代的操控感吗?
现如今,路特斯这样一个叛逆且追求极致的“怪客”,带着与众不同的造车理念和手术刀级别的操控设计,犹如天外来客般对新能源市场虎视眈眈。

它能给我们带来新时代的操控体验吗?这事想想就有够兴奋的。
世超想起路特斯官网那句话:“我们所做的,就是让驾驶乐趣回归驾驶本身”。

在未来,路特斯会不会成为汽车驾驶乐趣和智能化时代最好的结合产物?
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脖子右拧编辑:莽山烙铁头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油管—HowaFormula1RaceCarWorks;topgear
路特斯官网
百度图片-碳纤维贴纸;《功夫》;谷歌图片-碳纤维;路特斯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