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8 20:19:07来源:老板手记
请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来源:米宅海外(ID:mizhaihaiwai)
作者:德卡
终于,美元收割的刀要落下了。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深夜两点,美联储大概率就要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因为,一众美联储大佬都表态,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及最重要的联储纽约联储主席的表态,都是加息幅度可能仅为25个基点。
为什么加息?
1、美国通胀高的实在受不了了,CPI飙到7.9%,是1982年来的新高。
2、未来一年内,通胀都可能很难降低,需要多次加息给市场降温。
3、发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钱最终流入了富人的口袋。
量化宽松+疫情下的供应趋紧,美国通胀只能是长期“高烧”。
为了退烧,只能加息。
为什么只加息25个基点?
因为首轮就加息50个基点,太激进。
那样美股也得崩,大家一起崩。
自2000年以来,美联储从未单次加息50个基点。
再加上俄乌第4轮谈崩,不确定性加剧,目前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几乎已经没有。
1
当然,美国从不干赔本的买卖。
最近,不论是挑拨俄乌冲突,还是做空全球股市。
本质上就一个目的:
逼着全世界美元回流美国!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贬两日,跌幅超过800个点,抹去今年以来全部涨幅。
A股也市场情绪极低,北上资金持续无脑砸盘,进入3月之后,净流出接近600亿。
所以说,不要期望回血太多。
2022年,大概率是全球风险资产泡沫破裂的元年。
作为散户,市场的弱者,我们更应该看懂市场预期,拒绝忽悠。
为什么?
任何金融资产涨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两个:
1、持有资产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是否能覆盖持有成本;
2、整个市场上的资金量。
资金池里的水变少了,股票、基金等,理论上都会下跌。
作为全球资本的心脏,美联储一旦选择紧缩,全球资本市场都会缺血。
美元收割的底层逻辑我去年就讲过。
美国加息会收割谁?谁会最惨?
那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基本上都押中了。
加息的刀已举起,没人能完全躲开,大部分都是硬着头皮硬挨一刀。
美国人,依然能靠一张绿纸收割全球。
所以,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2
其实,美国最想收割的还是我们。
美国从去年3月份通胀超2%后,就想加息了,但一直不敢加。
为什么?
就是当时还没有把握打赢这轮收割战,尤其是对我们。
如今,美国已经布局铺垫已久,举起的刀,也就正式落下。
美国,一共准备了几把刀?
1.军火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就是为了军火“去库存”。
继阿富汗后,乌克兰和东欧成为了军火商们新的收入来源。
因为,超强军事实力下的美国霸权才是美元霸权的基本保证。
美国不能失去美元霸权,而现在全球能够挑战美元的除了人民币也就只欧元了。
所以,美国必须控制欧元。
如何控制欧元?
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军事捆绑下的经济捆绑,带来的必然是政治,文化融合。
美国雷神和洛马公司公开宣称在俄乌冲突中大赚
给欧洲制造俄罗斯这一巨大威胁,美国在欧洲就有了驻军和贩卖军火的理由。
军火,才是美国收割全球的最大手段。
我们目前唯一不太安定的地方就是“湾湾”。
会不会在这时候被美国怂恿踏破红线?
(蔡小姐内心PS:想活命,还得交保护税。)
2.石油等大宗商品
控制了石油定价权的美国,也控制了其他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苏联为何会解体?
经济崩溃。
苏联经济为何会崩溃?
因为苏联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出口。
而美国持续打压油价,最终苏联被美国给拖垮了。
而美国每次加息,国际油价都会快速上涨。
1988年加息,国家油价从一桶10美元涨到30美元;
2004年加息,国际油价从40美元一桶涨到80美元;
2017年加息,国际油价从45美元一桶涨到85美元。
加息前,国际油价就涨到95美元一桶了。
如今,加息完,油价再涨也不是没可能。
我们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光去年我们就进口了超过2500亿美元的原油。
如果油价继续上涨,对我们也是一种打击。
因为原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原材料上涨,商品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美国,不知道会不会也要拖下去。
3.粮食
美国的玉米出口量排第一,大豆出口量排第二,小麦出口量则排第三。
而全球四大粮商,三个被美国掌控。
只要手里有足够多的美元,美国就可以囤积粮食,推高粮价。
再加上疫情、极端天气,以及俄乌战争,全球粮食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这又给美国送上了一波助攻。
4.科技垄断
华为就是最大的例子。
华为有能力研发5G芯片,但却造不出5G芯片,被制裁后还要花高价从美国进口高通芯片。
如今的华为,只能想着借壳重生?
最难受的是,拥有世界上最多5G专利的华为,最新一代手机还只能停留在4G时代。
而苹果,很轻松就吞下了华为空出的手机市场份额,赚得盆满钵满。
而我们,还得感谢苹果带来的各种黑科技。
赚了我们的钱,我们还要说谢谢。
杀人诛心!
我们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因为,美国收割我们的刀,是全方位的。
美国对我们的打压才刚刚开始,中美博弈将是长期的,终极的,必须分出胜负的。
3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美国国务卿讲的。
谁先撑不住,谁上菜单。
中美,到了比信心的关键时刻。
今年,我们的经济面临着三重压力。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股市和楼市也不是很乐观,需要资本输血挺过这段困难的日子。
可美国,却要趁你病要你命。
加息收回全球美元,企图让我们失血。
如今,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我们如何应对?
其实,我们早已未雨绸缪了。
1.留外资
为了挽留去年涌入的国际资本,我们推出了各种各样吸引外资的优渥举措。
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自经营汽车业,不需要合资;
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设立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要么拿利益换朋友,要么找朋友分利益。
资本,更看重利益。
如今,就算外资不缓慢流出,也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
2.囤油、囤粮
早在去年,我们就跟俄罗斯、沙特等签了石油订单,也跟美国签下百亿天然气订单,提前锁定价格。
去年,高层也一直强调粮食自主,节约粮食。
我们储备的过冬粮,不止这些。
央行,还有很大的降息降准空间。
我们手里,还有主动权。
关键时刻,高层也给我们吃了一剂定心丸。
我们,有信心稳定国内资本市场。
中美博弈大戏,终于到关键节点了。
谁上餐桌,谁上菜单?
我不知道。
作为投资者,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
战胜恐惧和贪婪,而逃避和自嘲;
靠着对国家政策的领会,踩对风口,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