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西游记》写的是唐朝的事儿,为什么会出现锦衣卫

发布时间:2022-03-19 07:21:52来源:朝文社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212,阅读时间:6分钟

作为“四大名著”中唯一的神佛小说,《西游记》的世界里,处处透着超脱现实的“穿越感”。比如在书中第六十二章中,唐僧师徒就来到了奇特的祭赛国,那里的国王昏聩残暴,把和尚们整得死去活来,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昏庸的国王身边,竟然还养着一支锦衣卫。

从书中的描述来看,当时孙悟空将妖怪锁在金光寺,而唐僧又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国王。祭赛国国王闻讯后,当场吩咐左右道:“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这才引出了宛如穿越般来到唐代的锦衣卫。

等到国王想要巴结唐僧师徒时,锦衣卫们又再次随着国王的吩咐获得了宝贵的“出镜机会”,只是这次国王的号令换成了:“再着当驾官看车盖,教锦衣卫好生伏侍圣僧去取妖贼来。”

说来奇怪,《西游记》明明写的是唐朝的事儿,为什么明代的锦衣卫,却一再出现在故事中呢?

01君王亲信

这一切,还得从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背景说起。

《西游记》诞生的年代,恰好是明代嘉靖时期。偏偏嘉靖皇帝,就是一位对锦衣卫情有独钟的君王。

据史料记载,嘉靖四年三月,云南巡按御史郭楠因一封奏章言辞不当,得罪了嘉靖,嘉靖皇帝马上派锦衣卫“穿过大半个明朝去打郭楠”,真不知当郭楠的千里之外的云南收到嘉靖送来的“廷杖大礼包”时,内心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郭楠的下场固然不太美好,但这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嘉靖对锦衣卫的信任以及当时锦衣卫对皇权的重要性。

受上世纪一些港片的影响,许多现代人一提起明朝的特务组织,就想起影片中身怀绝技的东厂大反派们,以致于很多观众都会下意识认为:在明代,锦衣卫远远比不上东厂。

说来明朝的东厂虽然权势滔天,但吴承恩生活的年代,却是明朝锦衣卫权势最盛的时候。众所周知,嘉靖是以外藩身份继位的君王,这让嘉靖对朝中的文臣武将,存在着天然的不信任感。

为此,嘉靖一上台,就把自己兴国旧邸带来的卫士安插在锦衣卫中,以便将锦衣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钳制官僚集团。

锦衣卫就这么成为了嘉靖的亲信,此后锦衣卫在嘉靖皇帝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多次开展侦缉活动,参与司法审判,甚至在一些涉及王公大臣的重要案件里,抛开法司独自包办。

由于锦衣卫并非法司,办案过程中难免“用力过猛”,这直接导致嘉靖年间大狱数起,百官们但凡得罪嘉靖分毫,锦衣卫或是给大臣们送来一顿廷杖,或是将人投入大狱中,因此而死的官员们不可胜数。

如此可怖的一幕,引得吴承恩忍不住借着写祭赛国的机会,曲笔点明国王成天让锦衣卫去办事,而锦衣卫仗着皇权的势,私下里行事作风又是多么的令人惊悚。

02注水的锦衣卫

然而,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虽然将锦衣卫的“鹰犬”人设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他不知道的是,比起“鹰犬”角色来,明代锦衣卫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注水”。

在人们的印象中,能成为锦衣卫的人,必然都是武艺高强、英姿飒爽的武将,不但个个能打,而且颜值也都妥妥在线。

但事实上,由于锦衣卫待遇高,权力大,从明朝中期开始,“锦衣卫”就成了“慷国家之慨”的好地方,不少明朝的勋贵、功臣、重臣,纷纷又是找关系,又是通门路,想尽办法往锦衣卫里塞人。

明朝成化年间时,锦衣卫就“冗员之进无穷”。勋贵重臣家中的子弟们,哪怕是个草包,也能通过家中的关系端上锦衣卫的“铁饭碗”,混吃混喝拿高薪。而锦衣卫官员的“跟班”们,更是注水没商量。普通的锦衣卫副千户,就要占掉二十多个“编制”,还基本都是只拿钱,不办事。

到了吴承恩生活的嘉靖时代,锦衣卫的“注水”现象愈发严峻。“阁老”严嵩家的几个孙子,都是未成年就成了锦衣卫高官。杨博、费宏等“明代名臣”家的子侄,也纷纷扎堆拿到了锦衣卫的“编制”。

一众官员疯狂往锦衣卫塞人的怪现象,导致锦衣卫的人数在这一时期不断膨胀。嘉靖初年,明代官员霍滔就曾因锦衣卫扩张过快而忧心忡忡地说:“洪武初年,锦衣卫官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逾八倍矣。”

不过,超过朱元璋时代八倍的锦衣卫人数,还远远没有达到锦衣卫增长的极限。明朝末年,锦衣卫的人数一跃而至十五万人,而高速增长的背后,则是锦衣卫身份可以公开买卖的乱象。

虽然买来的锦衣卫身份只是“临时工”,但照样可以拿粮钱,一样有油水呀。崇祯年间,普通流氓只要拿出二三十两银子,就能买个锦衣卫的“堂贴”,摇身一变成为锦衣卫旗校。有个叫赵瞎子的流氓,就靠着这样的“临时工”身份,敲诈了京城商户两千两白银,而当地衙门根本不敢过问。

比赵瞎子们玩法更“高阶”的人,干脆花个三五百两银子,换回一个锦衣卫缇骑的身份,而后四处敲诈勒索,大发横财。比如明末轰动天下的“苏州五人墓”事件里,就有“花钱买堂贴”的锦衣卫借机敛财,可惜这些锦衣卫玩大了,激起了苏州市民的众怒。其中有个叫李国柱的“校尉”,为了出这趟差花了五百两银子,却被愤怒百姓活活打死。这五百两银子买个死,还真是挺让人意外的。

但换个角度想想,又让人不禁心生悲凉。锦衣卫已然腐朽至此,还怎么保家卫国。这样“花钱买堂贴”的锦衣卫,就好比《西游记》里的豹子精、白骨精等草根妖怪,送点钱就能当天兵天将镇守南天门一样荒唐。吴承恩在文学作品中都不敢编的情节,却真实的出现在明朝社会里,如此荒诞不经的一幕,或许就是“明朝亡于厂卫”最生动的注脚。

参考资料:于小秦《明代锦衣卫冗员考》、廖元琨《锦衣卫与明代皇权政治》、唐玉萍《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廖元琨《明代锦衣卫行为研究》

活动预告

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孩子们读军事,真的只是为了看个热闹?

3月19日,老张我将做客济南万科翡翠山语象阅书店二楼,聊一聊军事背后的成长和智慧,

努力以有趣有料的方式,来一次快乐的交流欢迎大家围观并吐槽!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