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入职这所新晋“双一流”后,终于知道它有多牛!

发布时间:2022-03-21 20:55:42来源:青塔

今年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年轻的上海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上科大”),用不到9年的时间,径直冲进“双一流”.

上海科技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这所大学建设的初衷,是致力于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区,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正因学校选择了一条“小而精”的发展道路,集全校之力认真培养人才、专注科研,如今的上科大,面向未来,光辉灿烂。

小而精,专注造就强盛

高水平学科是上科大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人类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布局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形成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优势学科群。

2021年,内地高校CNS论文发表数迎来“历史新高”,其中,上科大合计刊文10篇,居于内地高校第7位,让国内高校注意到了这所年轻大学的蓬勃朝气。

2019年至今,学校已有4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与中科院、清华复旦等顶级单位齐头并进。2020年,上科大科研团队共发表23篇CNS论文,其中16篇是以上科大为第一单位和主要完成单位,这再次证明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势能。

今年1月27日,上海科技大学再发Science正刊,迎来2022年“开门红”。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正式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上科大凭借其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入选

随着实力不断增长,学校还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科学中心、2060研究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建成“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指日可待。

大学之“高水平”,亦在服务家国

大学之大,不在规模,而在气度与格局。“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上科大的办学使命,亦是上科大作为一所强校的担当。

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中,也明确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

目前,学校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负责或参与建设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纳米自旋与磁学线站、高性能膜蛋白晶体学线站),牵头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的规划和建设,承担“未来医学中心”等科创中心重点建设工作,力争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其中,SHINE项目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3月5日23点58分,SHINE项目4号工作井至3号工作井之间的首条光束线隧道顺利贯通,再获阶段性成果。

学校创立的未来医学中心包括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型医院)和医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是一所智慧型、研究型医院,主要聚焦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兼顾泛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及肌肉骨骼疾病、感官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积极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打造新药物、新设备、新器械、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临床指南、疾病诊治规范和标准的创新策源地,致力于成为高水平临床诊疗能力和生物医药研究能力兼备的医学科学家的人才培养基地。

上科大有服务家国的担当,自然有服务家国的能力。

学校超强激光光源联合实验室实现10拍瓦(1拍瓦=1千万亿瓦)激光脉冲输出,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6月,学校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暨活细胞成像等线站装置研制成功并取得首批实验数据,当年12月生物成像实验站、表面化学实验站和超导转变边X射线探测器完成工艺测试,性能指标全面达标,标志我国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束线站研制和使用方面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完成工艺测试,性能指标全面达标,标志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上科大还建立了2060研究院,围绕2060碳中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开展以未来清洁能源系统、化石资源的低碳高效转化技术和产业应用等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碳中和新型学科建设,开展碳中和框架下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不久前,举国关注的冬奥会上,也有上科大的科研结晶。学校智能视觉中心与其孵化企业叠境数字联合研发的“自由视角视频特效直播应用系统”,让观众不再局限于从一个视角观看比赛,而且还配有“时间凝结”特效,定格精彩瞬间。

未来,上科大给予大众的惊喜,还会更多。

吸引人才,重视人才

一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上科大如今已集结了一支精简而优质的队伍。

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

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0位等多位顶尖人才。

上科大之所以能够以较小的体量吸引到优质人才,与学校对于人才的重视息息相关。

大学是治学之地,学校坚持“重品行、重育人、重学问、重能力、重公认”的选人用人标准,为学者营造出理想的学术氛围。上科大还在全球范围内选聘行业领域内顶尖专家及拥有丰富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担任学校院所负责人和教授。在这样的氛围引导下,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国际化的特点。

学校为教师提供包括科研启动经费、海外培训、教授公寓等一系列优越的启动条件。上科大注重教师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人才们被学校吸引的原因。

目前,学校多个学科多岗位已面向社会开启岗位招聘。如果你醉心于学术前沿,想要感受纯粹的科研氛围,上海科技大学的工作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学科方向

岗位需求

1.常任教授:博士学位,具有担任独立PI的能力;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2.教学教授:博士学位,可独立承担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助理教授、教学副教授和教学正教授。

3.科研岗位:博士学位,可担任独立PI或在PI的领导下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包括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4.科研助理:硕士及以上学位,在PI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5.行政管理:硕士及以上学位,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相关工作。

人才引进配套

1.薪酬待遇:有竞争力、可持续增长的薪酬体系

2.启动经费: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实验室空间

3.发展平台:丰富的、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

4.住房资源:教授公寓、科研人员校内周转房、博士后公寓、高性价比公租房(学校补贴50%)

5.生活服务:一次性搬家费、人才及家属户口办理

6.子女入学:推荐子女就读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应聘方式

学校常年接受应聘。应聘者可通过上海科技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jobs.shanghaitech.edu.cn/)查看具体岗位的应聘方式并提交应聘申请。教授、科研岗位候选人可将自荐信、研究计划、简历等信息发送至hr@shanghaitech.edu.cn,在主题中标注“来源青塔人才”,并将抄送至job@cingta.com。

欢迎加入上海科技大学!

扫描二维码进入招聘官网

学校主页:http://www.shanghaitech.edu.cn/

上海科技大学

诚聘英才加盟

扫码了解更多

注:如有疑问可联系青塔人才小编号cingtajob5,邮件投递请抄送job@cingta.com。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