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1 11:55:13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点我⬆️
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明朝那些事儿讲的历史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胡林翼像
转载自海佑讲史(Haiyoujiangshi)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字润之,其实毛泽东之前的字叫“咏芝”,后来才改成了“润芝(润之)”。
为什么会改字叫润芝?
为了致敬一个人——胡林翼。
胡林翼的名头一直很大,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清末四大中兴名臣”。
世人皆知另三位,而胡林翼则有点被遗忘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被历史遗忘的强人。
01
进青楼、被拘留
当胡林翼还是小胡的时候,就以风流著称。
吃喝嫖赌是样样精通,并且这些嗜好直到结了婚,仍是持之以恒的。
《凌霄一士随笔》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
当时,两江总督陶澍要把千金女嫁给胡林翼,家人们都反对说:“那么流氓的一混混,不配我们这样的家庭。”
陶不听,一定要招这个女婿。
结果,新婚之夜就闹出了丑闻。
当时要入洞房了,却到处找不到新郎。
后来还是从酒店里找到了正左拥右抱的小胡。
陶夫人气得七窍生烟,大怨父亲误了女儿一生。
陶澍却说∶"这小子有潜力,以后能干大事,年轻时色点,算不得啥毛病。"
有这样的岳父撑腰,小胡就更有恃无恐了。
倒是他的父亲胡达源看不过去,在一次花酒夜归时,将儿子一顿暴打,并甩下狠话∶"你小子明年乡试要考不上,有你受的!"
果然奏效了。
胡林翼开始铆足了劲儿念书,第二年乡试高中,第三年又连捷中进士点翰林,时年仅25岁。
考上了之后,小胡觉得可以伸腿休息了,于是重操吃喝嫖赌的旧业。
这时,他当上了翰林,比恶少时代有身份了,去的妓院也更高级了。
《花随人圣庵拾忆》里讲了这样一件趣事∶
有一天,胡林翼与善化籍同事周荇农一起逛妓院,正玩得高兴,官府来查房了。
周怕进监狱,急忙躲进厨房,冒充厨子,逃过了检查。
胡则被抓了现行,弄进去了。
他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就编了假名,那时又没身份证,官府也懒得深究,就罚款了事。
小胡出来后,恨这个周同事不讲义气,就发誓再也不交善化县的朋友了。
后来,胡林翼发达之后,也绝不重用善化人。
02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除了智商高之外,小胡其他方面基本都不符合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真正使胡林翼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的是四年后的江南乡试案。
那一年,文庆任主考,他任副主考,一同主持江南乡试。
不料,他们违规携带别人入闱批阅试卷之事被告发。
结果,文庆谪戍新疆,胡降一级左迁内阁中书。
此事对胡的父亲打击很大,第二年便去世了。
胡林翼为此深深悔恨,父亲的去世,也使他顿觉家族的重任将压在他一人身上,下决心再不像过去那样荒废年月了。
胡林翼一出手就显示了其不同凡响的见识。
他深知靠一步步升迁那真是希望渺范,于是就从亲友那里借了15000两银子捐了个知府衔。
被分到了贵州安顺县,当时安顺土匪猖獗,一般人都视之为畏途不愿前往。
胡林翼捐的钱较多,本可以选择其他地方任职,但是他毅然前往。
这是因为胡林翼根本就不想做个太平官,他要当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安顺正是可以展现其才干的地方。
就这样,胡林翼在贵州和土匪打了六七年的交道。
正是这段时间,他很好地锻炼了自己带兵打仗的才干,先被湖广总督看重,后又被正在湖南主办团练的曾国藩所青睐。
综观胡林翼的用兵历程,和曾国藩一样,都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
但胡林翼的高明在于其战略眼光非常高超。
鉴于江北江南大营的师劳无功,以及历史上攻打金陵城的成功经验,他和曾国藩制定了扼控长江、锁定上游、沿江推进、步步为营的战略方针。
于是,胡林翼治下的湖北省,便成了湘军锁定长江上游的稳固根据地和前方给养的可靠供应处。
当时朝廷财政窘迫,百姓生计艰难,筹响一直是非正规部队湘军的头等大事,也是带兵将领们最为头痛的事。
胡林翼重用从京师下放湖北的户部小官阎敬铭,协助他整顿湖北财务。
阎敬铭这个人,号称“晚清第一理财能手”,后来得到慈禧太后的特别赏识,官至户都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执掌大清帝国的最高财权。
当时,阎敬铭竭尽全力辅佐胡林翼整顿吏治、严杜贪污中饱、查禁走私,广开厘捐,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在疮痍满目,民不聊生的状况下,为湖北军库积攒了一笔银钱。
这笔银钱的大部分用在了苦战安徽的湘军身上。
湘军老照片
后来曾国藩回忆说,要不是胡林翼每月40万两的粮响供应,湘军不会有后来的局面。
可以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功,胡林翼至少可以占一半,可惜他死得太早,未能参与后来的论功行赏。
03
“二奶路线”和夫人外交
为了巩固湖北作为湘军的根据地,老胡费劲心思,甚至不惜走“二奶路线”。
枕头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风,老胡任湖北巡抚时,手握重兵,权倾一时。
朝廷睡不着觉,怕他造反,就“掺沙子”,派一个叫官文的大臣去监视他。
在胡林翼之前,连续四任湖北巡抚死于非命,不是战败自杀就是被军法处斩。
来者不善。
可没几天,官文就成了老胡的哥们儿。
老胡说啥就是啥,相当配合。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老胡通过“二奶路线”实现了“统一战线”。
官文有个可爱的小情人,快过生日了,官文想给小情人办个生日Party。
可按照当时的规矩,小情人属于贱人(外室),为一个“贱人”庆生,大家是不会来的,更何况大家都还是朝廷要员,一方有头有脸的人物。
官文就对同事们撒谎说是自己老婆过生日。
结果,大家屁颠屁颠地来了却发现受了骗,纷纷要离席,个别脾气大的还骂骂咧咧。
可想而知,官文当时是多么无地自容。
这时,老胡来了,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祝贺,生日快乐啊。”
大家都以为他还不知道真相,就想通过他的秘书提醒他。
他秘书却说:“俺家领导早就知道了。”
大家一看全省最高行政长官都不在乎,自然也得纷纷表示一致。
于是,晚会开得圆满成功。
混官场的,就好个面子,老胡这么照顾自己的面子,官文还好意思监督他吗?
此后,老胡又跟进投资,展开"夫人外交"。
让自己老婆时不时地找官文的小情人玩,搓几圈麻将,逛逛商场什么的,渐渐地还请到家里做客。
官文的小情人念过几天书,搁旧社会算有文化的女人,老胡的妈是名门出身,也比较"知性",两人很谈得来,就干脆认其作义女。
这下,老胡夫妇就成了小情人的兄嫂了,关系是相当地近乎了。
既然成一家人了,老胡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通过"妹妹"向官文展开"枕头风"攻势了。
小情人就天天勾着官文的脖子发嗲,说∶"胡大哥啥都懂,你就别瞎操心了。"
从此,官文当了甩手掌柜,老胡就放开手脚大干起来,积极整顿吏治,增加厘金税收,革除田赋积弊,剿灭盗贼,募勇练兵,湖北大治。
“这家伙,太会办事了。”
《清史稿》记录得比较客观:
"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恶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因此曾国藩赞扬胡"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04
胡林翼的绝学精要
胡林翼也是个地道的经世致用之人,但是他比李鸿章高明,李鸿章过于狡猾,因此经世致用也就成了"痞子腔";
而胡林翼怀的是"血性之心",他是个高智商大手腕的实在人。
一些人,是从一亩二分地里找银子的;另一些人,是从大脑里找财富的。
胡林翼,无疑是后者。
在《曾胡治兵语录》第一章《将材》里面,胡林翼说: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这很在理,为什么呢?
你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不能"才堪治民",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
属下都这么听话,都这么一致,那还要你干吗?换个傻子来也可以嘛。
"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
"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
常理上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有时候却偏偏要趋害避利,为什么?因为你要领导别人,你要别人为你卖命,那你就必须有所付出,如果遇到点好处就去争,遇到责任就闪人,久而久之公信力全无,人心涣散,那还怎么当领导?
"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
这说得就很实在,作为一个管理者,面临的事情本来就比较杂,承受的压力本来就比常人要大,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好好工作呢?
胡林翼是个非常理性的人,对于历史上那些个"高大全"的形象,他是不信的,在《曾胡治兵语录》第二章《用人》里面,他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无所不能的"人才"现象的怀疑。
他说∶
"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斯先哲之恒言,虽愚蒙而可勉。"
他认为"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明确提出了一个人要成才,必须给他机会锻炼,只有不断经受磨炼,才能最终成才。
曾、胡带兵打仗,屡败屡战,越战越勇,最终打败洪氏集团,取得巨大成功,应该是这个指导思想的最好注解。
曾国藩像
有意思的是,《曾胡治兵语录》还对当时的"人才"现状进行了解释:
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
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此妨彼碍之弊。
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备。
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惟均。
人非大贤,亦断难出此两失之外。
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
胡林翼强调,将领们得有血性,要有"亮剑"的精神和勇气。
要敢于打硬仗,打大仗,打没有把握又一定要打赢的仗。
他的深谋远虑的特点也非常人能及。
一次,他去安庆和曾国藩会面,经过长江时,正好见湘军水师鼓着风帆,浩浩荡荡,逆流而上。
胡林翼很高兴,他感觉扬眉吐气,非常气壮。
这时突然开来一艘英国的火轮船,也是逆流而上。
火轮船迅速超越了湘军水师,激起的波浪,把湘军水师的一条船都给掀翻了。
胡林翼当时一下子跌倒在地,周围人把他弄醒,问胡大人怎么了?胡林翼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天要变了"。
人和人的区别有时比人和动物的区别还大。
跟胡林翼同时看见火轮船的人有很多,但他们觉得这只是个稀罕物,没有人觉得天要变了。
胡林翼则不同,他第一次看见人类获得了如此巨大、如此神秘的力量。
这条船不靠帆,不靠桨,它是个怪物,吐着黑烟,嘟嘟嘟嘟,就上来了,速度还非常快。
胡林翼感觉到天要变了。这是当时先进者对危机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高度的政治敏感,我们今天同样需要胡林翼这样的敏感。
而最能显现胡林翼过人之处的,是他的"工作方法"。
在当时,胡林翼是与曾国藩齐名的,并称"曾胡"。
二人相比,论学术造诣,胡不及曾,但天分强一些;论埋头苦干,胡不及曾,但比曾会变通;论坚韧不拔的能力,胡不及曾,但比曾圆滑;论工作态度,胡不及曾,但胡更重工作技巧。
要不是胡林翼死得太早,他们俩谁能拿头等奖,还真是不好说。
参考资料: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清史稿》、薛福成《庸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