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5 21:18:14来源:深港书评
晶报·深港书评
深港书评
为你带来2022年0304期好书榜
本期虚构类带了多本女性作品。
《老妓抄》是日本文坛“第一奇女子”冈本加乃子的短篇小说集,她擅长以内敛的笔法,写尽日常间最平常的事物中丰沛饱满之美;
《玛瑙纪》是90后作家黎子的首部中短篇小说集,她写黄土高原上的女性,写她们如何被这个世界所灼伤的;
西西以年近七旬的母亲为原型,并观照自己日渐一日老去的经验,在《白发阿娥及其他》中编织一段真正面对衰老的故事;
《纵身一跳》则以五个性格各异的德国女人为群像,复调式地展现了当今女性的生存面貌。她们的故事,也许就是每个女性的故事。
虚构类
《老妓抄》
(日)冈本加乃子著
蕾克译
一頁folio·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2年2月
“我们经历的一生,是迟滞缓慢的一生。仿佛一直在对付旧纸灯笼,点亮了灭掉,灭掉了,再幽亮地点起。”本书精选日本大正文坛女性作家冈本加乃子10篇短篇代表作,收录《老妓抄》《寿司》《家灵》《舞妓》等经典之作,堪称一部新旧时代夹缝里的人类处境和自觉之书:年老与年轻之人、生命衰败之人、困窘之人皆在岔路口上挣扎迷惘,内敛而强韧的生命力流转其中。
《玛瑙纪》
黎子著
花城出版社
2022年3月
“锐·小说”第四辑之一。作品描绘了陇东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土地上的人情风物,人们在董志塬窑洞里的日常、进城打工寻父的生存难题,既有个体的撕裂与疼痛,同时还有火热生命的韧性。人们凭借世代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面对难以违逆的命运也努力把日子经营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在作者笔下,黄土高原与玛瑙川获得了母性特质,故乡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那片大地上的历史,同时也是女性的受难史。她们在情爱的河流里流转沉浮,在乡村与城市边缘寻找归途,在运命与时代缝隙中挣扎抵抗,在男性所主导的世界里漫长跋涉,最终,被热爱和追寻着的一切所灼伤。”
《白发阿娥及其他》
西西著
活字文化·译林出版社
2022年3月
《白发阿娥及其他》是西西一部短篇小说集,书中分为两卷。“白发阿娥”卷收入一九八〇年到二〇〇〇年、横跨二十年的八个短篇,温柔呈现城市老人的生活方式。“其他”卷收入西西晚年所写的风格多样、带有先锋气质的短篇、短章,是西西晚年仍坚持文学探索的精神闪光。
白发阿娥,生于宣统年间,生活在一个业已消逝的时代。白发阿娥曾经也是一位玫瑰少女,而如今,她出门要抹风油精,到百货公司怕冷气,到马路上怕晒太阳,到朋友家怕见人,后来竟沦落到要吃麦糊。但白发阿娥仍然寓生活于乐,研究赛马,收集过去的钱币,给亲友写信,写回忆录……
《纵身一跳》
(德)达尼艾拉·克里恩著
李士勋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2月
生活像一个深渊,你把理解、容忍和爱都投入其中,却听不见回声。德语长篇小说《纵身一跳》用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没有从生活与自我中堕落的女人特有的清澈目光讲述故事。除了男人,女人们还想要爱情、自由、朋友、无所事事,以及片刻沉沦与毁灭的快乐。本书将五个女人的生活遭遇巧妙编织起来,全景式展现了当代德国女人的生活和情感状况。
非虚构类
《巴巴罗萨行动:1941,绝对战争》
(法)让·洛佩/(格鲁吉亚)拉沙·奥特赫梅祖里著
张竝译
译林出版社·方尖碑
2022年3月
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拉开了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战争的序幕。两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展开了直接对决。德军凭借“闪电战”战术一度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苏联红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压力,用血肉对抗敌人最猛烈的炮火。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以战争的进程为线索,通过查阅新的文献档案,详实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地还原了战争中的人与事件。作者没有局限于战争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更久远的过去,对交战各方的文化传统、政治诉求、经济状况乃至领导层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挖掘。书中既有宏大的战略分析、详尽的战术推演,也有对个体苦难历程的细腻呈现,全方位描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绝对战争”。
《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清代以来的法律社会史》
赵刘洋著
大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2月
一部围绕妇女、婚姻、家庭展开的法律社会史著作。书中以清代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视角,对与妇女权利直接相关的法律实践做了细致梳理。通过深挖诉讼档案,作者对清代、民国、1949年至当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离婚案件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还原了大量关于妇女离异、典妻、审判诉讼等历史细节,揭示了近世以来相关法律制度与诉讼实践在妇女权利的保护或损害等方面远为复杂的非线性悖论关系。
《雨林里的消亡:一种语言和生活方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终结》
(瑞典)唐·库里克著
沈河西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3月
20世纪九十年代,年轻的人类学家唐·库里克,只身走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中,位于一片沼泽地中央,人口仅两百的小村庄嘉普恩,记录一门濒临消亡的当地语言——泰雅博语。到达后他就深深领悟到,如果不理解说这种话的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就不可能真正学会这门语言:你必须要了解他们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如何争吵、八卦和开玩笑。
在这段跨越三十年的时光中,他反反复复拜访当地,每次都停留数周到半年多的时间不等,亲眼见证了语言环境日渐稀薄,记录下他所能学习到的一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已经义无反顾地融入了嘉普恩村民的生活与世界,与他们的悲欢和命运产生了交融。
《杰克之书:他们口中的凯鲁亚克》
(美)巴里·吉福德/(美)劳伦斯·李著
蒋怡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2年4月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作者,“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无数人的灵感源泉: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帕蒂·史密斯、乔布斯……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传记,《杰克之书》是多声部的访谈与回忆,拼凑出凯鲁亚克的肖像,还原了“垮掉的一代”众声喧哗的热闹场面。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马尔科姆·考利等众多文艺界大咖齐聚一堂接受采访,《在路上》中的人物变身真人开口说话。他们的语言重新创造了凯鲁亚克在马萨诸塞州洛厄尔度过的童年、在格林威治村的历险、跃升为文坛明星的经历,以及他四十七岁那年在佛罗里达的悲惨结局。金斯堡读过本书后惊呼:“这就像是《罗生门》——众人撒谎,真相毕现!”
综合类
《生命密码3:瘟疫传》
尹烨著
中信出版社
2022年3月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梳理并收录了12种给人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人类历史的微生物。它们都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战绩”,时至今日仍是人类的噩梦。
作者尹烨站在全人类的角度,通过对这些曾改变人类历史的微生物的科普,给人类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疫情来袭,我们理所当然地将解决问题的重担压在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身上,而逃避自己同样作为地球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忘记了人类其实休戚与共。
在科普病毒与细菌带来的巨大影响的同时,作者也试图唤醒当下的人们:面对疫情威胁,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人类应该更加谦卑地对待自然。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能没有地球。
《餐馆: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英)威廉·席特维尔著
吴慈瑛译
创美工厂·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2年3月
本书是英国美食作家、评论家威廉·席特维尔全新力作。这是一段“出去吃”的趣味历史,一个关于艺术、政治、革命、渴望和享乐主义的故事。一个餐馆就是一座文化博物馆,英国著名美食作家威廉·席特维尔带领我们吃遍各国著名餐馆,记录不同年代人们的饮食偏好、餐桌礼仪、待客之道和文化禁忌,展现各国文明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
选书/深港书评编辑部
主编/谢晨星
整理/余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