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时尚 文章内容

潮人恐惧症自愈指南

发布时间:2022-03-31 17:33:15来源:BIE别的

事情要从办公室有一天出现了一条会自己发出噼里啪啦的音效的裤子说起,那是一条,想让所有人屏息、侧目想要一探究竟的裤子。

裤子的真相是,原来那是一条滑雪服面料的裤子,经过特殊的防风处理,在走路摩擦时候会发出那样的声音,原来不是裤子自己本人的意愿,但据当事人所说:“不是我让它噼里啪啦的”。

于是,那条厉害的裤子将当事人推上了办公室第一潮男担当的候选名单里。

作为青年文化媒体,每个来面试的人都怀着“今天我要去看看这里到底有多亚”的心情,但是当加入之后逐渐发现办公室的亚度竟然,怎么也没么亚反而越来越不亚,最后发现大家其实都是恐潮之人,心中有着各种文化的鄙视链排序,对时尚非常在意又不愿意跟随大众,我们盲盒式抽选了几位恐潮人,来看看大家是如何摸索到自己的潮流真谛的。

办公室帽子大户—蛋挞仔

“亚不亚都行”

如果说大学是女孩儿的美容院,那我的大学值得被称为一座大染缸。

刚被丢进缸里的人常产生一种错觉:学艺术的孩子们好像生来就知道怎么把自己拾掇漂亮,无论女生还是男生。迷你校园里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头发、层层叠叠的裤裙、昂首高挑的个子,男寝电梯也永远带香味,校外方圆五条马路上见到的十个好看人儿里能有九个是校友。这座华丽的乌托邦里不存在选美皇后式的一枝独秀,但那都是某种信号,预示着不要有人想从这里全身而退。

聊天记录会替你保留染缸的传说

入学后的小半年时间,高中生模样的我开始琢磨,“我也太普通了,这还怎么混?”

我千挑万选出一套让自己能在美人堆儿里混下去的方案,就是“不当美人了”。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只穿工装和男装,还得是大logo、安全度极高的潮牌。想让人明白就算我和美人不挂钩,但还可以争取一下“普通潮人”的头衔。那时候学校里的理发店阿姨一次只要四十。可只会剪妹妹头,不明白什么尾或什么切。我说行,妹就妹。于是发型成了当时的我浑身上下唯一带着女性气质,或者说幼女气质的地方。

你永远想不到普潮仔有多少张1970s的自拍

这套“普潮”方案在各自为营的学校里够用,走出去后就逐渐发现不够用了。

第一份实习工作在一家livehouse,站在观众区后排观察人类的日子里,花衬衫、黑皮鞋、头巾,很快能精准归纳出“乐队瓷”在打扮上的特点。每回演出结束,收拾艺人休息室时我对着镜子扪心自问,“想想有几个摇滚明星是穿大LOGO卫衣上台的?”一批批来往的观众,成了压垮二十岁普潮仔最后的稻草。

Bowie和HYDE,符号和信仰

我意识到,我可能也该买件花衬衫了。而审美取向的觉醒,往往也只需要一件花衬衫。

厚底鞋和喇叭裤是普潮仔的魔盒,一旦打开就无法再实现普潮人生。也正是那个时候撞上了这两年最大的一波千禧回潮,y2k辣妹、赛博亚逼、哥特少女,无数分不清语义与褒贬的词条标签开始霸占每个人的社交门面。我本能地抵触那些OOTD分享,也越来越少地点开时装杂志的版面,我似乎不再需要依靠别人来告诉我该穿什么,或是如何才能在美人堆里混下去。包容的迷你校园也好,安福路上的蹲点街拍也好,即便我们浸在“染缸”里,也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被漂上相同的颜色。

一些《FRUiTS》内页,普潮仔转变初期的BIBLE

疫情网课的半年后再回到“染缸”时,从妹妹头到1970s,无一幸免地从我的身体上消失了。家人在视觉军训下习惯了我的变化,二十岁后认识的朋友并不了解我普潮仔的历程,养起蓝色紫色红色头发的我成了新朋友口中的亚逼,尽管我不知道这样凭着装来定义人类的方式到什么时候才能被推翻。当然,两三年前的我还在想“穿成什么样可以看起来像摇滚明星”,但千万种“潮”都是千万个自我的表现,又怎么是简单一个词能概括上的呢。

“所有亚的人都相信自己能亚一辈子。”铜锅冒着热气咕嘟咕嘟,坐在对面的朋友这样说。

大概吧,但亚不亚都行。

BIE著名PenBeat玩家—BW

“裤子还是不勒裆的好”

在高中之前,一直阿宅状态的我不知潮流为何物,直到出国后,铺面而来的RichAsianKids审美像洪水猛兽一般冲向我的脑门,就在那时,我的潮流DNA好像被唤醒了。班里有位同学,就是richasiankid风的代表人物,这位“弄潮儿”像潮流资讯一样,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各种新鲜的当下流行风潮,我也如同嗷嗷待铺的潮流小白,着急摄入一些同款风潮跻身其中。

2012年的时候,他身上一切logo鲜明的单品都会让大家为之疯狂,没有比这更冲击的审美了。在一片大刘海下,他穿着印有BoyLondon的T旭,经典标志色的MCM背包,那条收脚的黑色裤子和红底柳钉鞋,直到现在都还令我印象深刻。那时候的流行是一件潮牌T恤,必须要看得出来的那种潮,会成为学校里被关注的对象,引来注目。但如果被发现是假货就会免不了被嘲笑一番。

在被那些潮流单品洗脑后,我也有过下课狂奔去商场抢购一件克罗心的经历,在店里买过远超网购价的帽子,跟着朋友去逛大牌店假装自己买得起那些奢侈品,因为穿过一件剪牌的Aape被嘲笑了一周,也会因为一条Burberry的围巾而沾沾自喜。

高中的刚开始两年,我并没有过于在意外表,但自卑感是逐渐叠加的。因为害怕审美上的“缺陷”,我不常去商场,去了商场也从不试衣服,买了不合适的衣服也懒得去退。我其实一直不明白潮流审美,铆钉鞋收脚裤在我看来约等于快手社会摇,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穿它。

夺命柳钉鞋,据说在打架的时候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武器

但好像,这种共同体式的审美是所有中国留学生必经之路。一次,穿着邋遢的我不得不面对与一位女性的约会。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接触“潮流”,我问我的朋友们众筹了一套衣服——一条窄得勒裆的牛仔裤、Gucci的牛仔外套、Dior的腰带、Burberry的围巾、还做了一次性的烫发。我们约在一家奶茶店见面,对面看到我“意气风发”的穿着打扮非常惊讶,而我一边为我的新造型高兴,另一边又厌烦自己的“堕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风靡的MCM,是每个留学生的“必需品”

后来,我开始尝试网购,目的似乎是为了远离RichAsianKids的审美。我买了几件youthmachine的衣服,现在看来,这个牌子的设计十分random,一件basic的t上的图案是一个苹果电脑UI的截图,我自豪地认为这是一种独特且先锋的审美。恶搞T在当时刚开始流行,“反大牌”成为“潮流”。当然,我也没敢穿这些衣服出去,如果你穿着大牌的恶搞T出门会被人刮目相看,但如果你穿着一个random的牌子就会被指着鼻子嘲笑。

不过,这种情形没有维持多久,上大学后我逐渐脱离了他们。而我也发现,恶搞T是时尚潮流“圈”的再循环,而我并不在时尚潮流文化中,我得自己发现属于我的文化场景。于是,90年代hiphop音乐是我的主要侧重点。我开始穿宽大的卫衣以及牛仔裤,这让我不用再遮挡自己肚子上的赘肉。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点是,我的牛仔裤再也不勒裆了。

编辑部那位唯一的别的男孩-拉帝

“潮不潮根本不重要”

来到上海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看见路上随处可见的潮人时我也不禁想:¿Porquéestástandemoda?(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时髦呢!)据说很多人在上海都患上了潮人恐惧症,真假?

先不胡说八道,在得到那个答案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思考:我潮吗?正所谓,管不了别人,我先管好我自己,我开始思考了起来:

我的潮流观其实应该是有大问题的,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我在上大学的时间最应该做潮人的时候在美国一个小镇生活,当地和潮流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个大家都心甘情愿穿“校服”(大学文化衫)的地方。在这里你唯一在意的就是出门看球赛时啤酒洒身上不要太显色。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在这里我其实不会有任何PeerPressure,只有:“Ilikeyourshirt~”当然小镇也不乏讲究之人,但是比较那只是个例,你不会因为喜欢Kiss就穿高翘出门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原因了:我在大二的时候突然意识到,Man,我穿的好一般!于是决定我要华☆丽☆大☆变☆身!当时很喜欢朋克音乐,在朋克里面我最喜欢的果然是日本旋律摇滚的衣品!每天照着Good-4-Nothing和Hi-Standard他们的衣服穿,这和我们小镇的商圈很有关系,我们小镇唯一两个和潮流相关的实体店就是Zumiez和UrbanOutfitter,作为朋克我选了前者,随便买了几件大logo。从此我开始变了,我变成了小镇最潮的那批人(自我认知)。

然而幻想的泡沫很快就破灭了,暑假回成都朋友带我去当时还存在的保利大厦里的club玩。穿着一身滑板服的我以为我即将收获一大波“哎呀,你好妖艳儿哦,☆嗨呀”的评论。没想到一进Tag大门,我就傻掉了。呜啊,我不够亚!

不管是同风格的朋克,还是比较极端的穿着渔网的各位,都好耀眼!我也想和大家一样变得KiraKira!于是我变了,我决定做一个亚X!

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

2016,正值futurefunk二度席卷网络的时候,我买了很多80s日本昭和系影视作品文化衫。

2017,RichBrian美国名声大噪,我买了几个腰包挂身上。

2018,HigherBrothers巡演美国,期间马思唯在UrbanOutfitter爆买,我第一次离世界潮流如此之近。

2019,受NeverYoungBeach等日本独立乐团影响,开始尽量只穿夏威夷衫。

2020,回国后一进club发现:什么嘛!我根本不够亚!

最近一次尝试是意识到正所谓“Chocker是亚x的领带”,于是我开始尝试带chocker上班,以往只戴着Chocker去club,喝着闹着觉得也没有什么不舒服,我以为我这么前卫的人,应该可以忍受。然而我坚持了一天,从骑车上班开始就有点难受了,于是之后又恢复了每天穿卫衣上班的日子。

好一顿折腾后,我感受到了潮流的变幻无常,在那些尝试后,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什么嘛,潮不潮根本不重要,我本来就很可爱,不过是在不同阶段做自己罢了。

从五颜六色头发回到黑发的蛋挞仔,穿着牛仔裤不再拘谨的BW,只穿卫衣也很可爱的成都男子,他们是多元风格世界里不同的切面,每一个切面都有自己的美丽。瞧,过去那些自己的探索里,从仓促地套公式模仿到放弃追逐后回到自己的风格里,从外到内最终到会得到答案。

那个RichAsiankids的潮流单品,那些潮牌杂志里的风格解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和渠道,每一种风格都需要被看到,每一种表达都是合理,审美没有分数,就像淘宝APP里的iFASHION所主张的那样:“再小的风格都能被发现,去发现你的风格的新可能。”

iFASHION在进行了品牌升级后,借这支影片,替我们回答了时尚的答案-那就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没有不变的时尚,只有更新的自己”。iFASHION也一直在风格这条路上走着,提供千万风格服饰,为男孩女孩们的逛买带来更多全新的选择和体验。在原有的基础上,也不断新增风格服饰的商家与品牌。这样一来,蛋挞仔的购物车又被更新了一波精彩的单品,而这些单品,最近iFASHION上线了全新风格穿搭阵地“iFASHION+”里都可以找到。

只要在淘宝APP搜索“ifashion“,点击进入,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趋势风格和穿搭服饰,每一种不同风格,在这里,都能被看见,被找到。

进入到iFASHION+里会发现更多内容,有趋势风格、好店雷达、潮流尖货、达人/商家搭配圈OOTD等,不管你属于其中的哪一种风格或者哪里也不属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穿搭场景。恐潮男孩也逛到了更好穿的牛仔裤,一边种草一边直接购买,体验“一站式风格穿搭阵地”,能更立体地感受到轻松又丰富的线上逛街的体验。

向左滑动解锁更多⬅️

从日常通勤到度假约会,从街头到独立设计,从学院派到简约轻奢,你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喜好。从单品到风格,不再是硬套公式,看到趋势,看到穿搭,也看到自己的风格。再小的风格也能被发现,无数个“我”的风格组成了这些多元的呈现。

当穿搭不再成为裹挟自我表达的工具,潮流与否好像变得也没有那么重要。更需要被重视的是,如何在潮流中自洽,舒适地呈现本来的“我”。打开淘宝APP,搜索“ifashion”,点击进入,这个春天跟iFASHION,一起探索新的风格吧。

最后,就从感受一场iFASHION式走秀吧~

//作者:蛋挞仔,博文,拉帝

//编辑:Jojo

//设计:板砖兮

//排版:拉帝

© 2016-2022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