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1 02:27:50来源:迈点研究院
戳蓝色字“迈点研究院”关注我们!
本报告通过解析行业投资环境、酒店市场发展现状以及重点区域市场发展,分析疫后中高端酒店整体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回顾2019年,在全球环境不稳定以及我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市场、商贸市场仍保持活跃。经济结构转型加速、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新消费增长点加速形成,文旅融合加速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万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6万亿元大关。
酒店市场政策持续利好,区域结构不平衡缩减,住宿结构不断完善,酒店投资越来越迎合客群需求而开发,产品服务向高质量、多元化、多业态发展。伴随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品质化需求,酒店品牌化推进,单体酒店整合、中高端酒店投资、存量物业升级等成为市场热点。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作为旅游业核心支柱的酒店行业遭受严重创击。酒店出租率、客房收入、经营利润等运营数据大幅度下跌;但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疫情在给酒店行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将带来酒店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酒店行业多元化的发展和产品变革。
《2019-2020年中国50城中高端酒店市场白皮书》从宏观投资环境、市场发展格局、重点典型案例等多个维度,以区域酒店舆情指数为工具,研究中高端酒店在线口碑管理、运营管理、酒店发展路径等,对区域中高端酒店竞争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剖析,给予酒店投资运营建议和指导,并进一步探索疫后酒店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章中高端酒店行业投资环境篇
1.1宏观背景分析
2019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制造业活动放缓等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持续放缓。但是,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加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以及数字化融合创新等,国民经济仍稳中有进。综合2014-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看,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201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同比上升9.0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4233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2.6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住宿与餐饮行业是第三产业中典型的服务型行业,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向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迈点研究院整理
1.2政策走向分析
2019年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我国不断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智慧旅游等业态纵深发展。同时,夜游经济、体育文旅、5G旅游、共享住宿、红色旅游成为2019年大众消费重点热点,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文化体验的新途径和新抓手。与之并行的是,多项相关发展旅游政策密集出台,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国家各个部门网站发布,迈点研究院整理
1.3旅游产业分析
目前,全国5A级景区280个,4A级景区3000多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71个,还有一大批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我国旅游市场初步形成了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并重、传统旅游业态与新业态齐升的格局。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品质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转变,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及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品质化旅游”带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文旅部统计,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出入境旅游人数达3.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综合2010-2019年旅游市场数据来看,无论是旅游出行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都在逐年上升。2019年,文化业、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以文化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空间,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品质旅游发展,不断增强民众对旅游的获得感。酒店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黄金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厅,迈点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厅,迈点研究院整理
第二章中高端酒店市场发展总况篇
2.1市场发展结构
从全国酒店档次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经济型酒店、中档酒店、高端酒店的酒店体量分别为29.8万家、2.9万家、1.7万家,所占比重分别为86.5%、8.4%、5.1%,中高端酒店规模占比仅为13.5%。从客房数量来看,经济型酒店的客房数约为1120.4万间,中高端酒店的客房数约为565.4万间、占比33.5%。目前,我国仍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市场结构呈现“哑铃状”结构。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反映生活态度的个性化服务中档酒店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现有酒店供给结构与客群需求变化不匹配越来越突出,中高端酒店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盈蝶咨询
2.2市场发展特征
2000年前我国住宿产业多为政府主导的星级酒店,1998年住房货币化改革开启了地产+酒店开发模式,2006年经济型酒店开启资本化阶段、租金红利持续推动酒店发展,2015年中档酒店进入集团化、连锁化整合期并成为新的酒店开发热点,同时共享住宿等新型住宿也在不断爆发。得益于在不同的大背景下,我国住宿业结构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迎合客群需求的产品出现。
从新签约中高端酒点数量来看,2015年至2019年中高端酒店签约数量保持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中高端酒店签约数量为725家,增长速率达到28%。从增长率来看,自2016年起,得益于客群消费升级,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中高端酒店签约量年增速持续保持超过25%增长。2018年增长率有所放缓,与2017年36%的大规模签约增速峰值相差十个百分点。2019年签约量增速出现小幅提升,中档市场对新增供给贡献力进一步增强。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2.3市场发展格局
在区域分布上,全国主要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南两地,两地占据市场超五成份额,经济和旅游资源的聚焦共同决定了酒店长期投资价值。从数据来看,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分别占比36.26%、17.85%、6.63%、9.58%、15.04%、4.55%、10.09%。
城市化及市场竞争压力推动酒店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各省市市场基本形成,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首先是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其次是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以及具有强烈外来人员吸纳能力并以旅游、政治、金融、经济为动力的城市;最后是聚焦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西安、成都、杭州、重庆、苏州等新一线城市。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第三章中高端酒店区域分析篇
截止2019年底,迈点研究院共监测50个城市中高端酒店共计9488家,涵盖440个品牌,其中高端酒店品牌184个、中档酒店品牌197个。
华东地区作为我国酒店住宿业发展最成熟、需求最大、品牌覆盖最广的地区,中高端酒店总量保持最多,共有3523家,客房总量597806间,占50个城市中高端酒店总量的37.13%。华南和西南形成第二大板块中高端酒店聚集地,分别有1695和1428家,占50个城市总量的17.86%和15.05%;华北华中中高端酒店数量占比相比2018年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2019年50个城市中高端酒店平均品牌化程度为34.48%,从各区域品牌化水平(区域内品牌酒店/区域内酒店总量)来看,品牌化程度前三地区分别为华东、华中、华南,分别为40.11%、39.23%、34.69%。西南地区尽管近几年不断有中高端品牌酒店入驻,但基于其已存在的大量中高端单体酒店,品牌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仍最低。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想要阅读“《2019-2020年中国50城中高端酒店市场白皮书》(完整版)“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购买,仅需199元
第四章中高端酒店市场趋势与展望
4.1消费市场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住宿业走向解冻与复苏,新冠疫情的突袭倒逼酒店做出改变,行业内涌现许多新玩法。比如,宅经济之下,不少酒店品牌迅速布局线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开辟外卖餐饮提高非房收入;利用直播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升级无接触服务等。
虽然“足不出户”的生活工作状态促使宅经济消费受众面扩大,但宅经济的本质是互联网经济,年轻消费客群仍是主力人群。另外,在某机构发布的一份出游意愿调查显示,近六成居民会有补偿性出游计划,且出游群体具备“年轻化”特征,80、90后占据大多数。迈点研究院认为,年轻客群的消费潜力将不止于疫情期间,从长远来看,它将使酒店业后疫情时代迎来消费客群的大调整,其中年轻客群对于酒店业的经营价值飙升。
4.2投资方向
2017-2019年,我国新开业中高端酒店仍向我国两大经济发展高地华东、华南聚焦。华东地区市场逐渐成熟,市场较为饱和,新开业中高端酒店增幅下滑;华南地区伴随粤港澳大湾区规划,2020年深入推进落地,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落地,西南、西北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联通、贸易投资合作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同时两地拥有丰富特色旅游资源,近几年成为中高端酒店投资热门地区,特别是受到国际高端酒店重点关注。2020年,国家大力支持加快形成西部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持续利好;同时相对现有庞大的需求市场,中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区域酒店投资发展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迈点研究院
4.3运营管理
疫情期间,对于酒店行业而言,每家店都过的非常艰难,现金流不充足、人工能耗等各项运营成本给酒店造成很重的负担。因此,酒店行业也要应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转型,让酒店在艰难时刻可以多一种选择,将损失和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到最低。
回顾现有酒店市场数字生态,从整个产业链布局来看,上游酒店房源布局,中台管控,末端分销平台;从酒店管理的角度,很多数据化的产品或者智慧化的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如动态定价、精准营销等;从用户智慧化体验来看,行业已经出现了较多应用,比如智能客房、智能前台、机器人送物、AI自动接电话等。
酒店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重构酒店运营流程、产品和服务,实现从C端的运营到B端的运营、以及C端和B端数据打通,带来的C端服务与体验,能够在客人行踪过程当中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提升客人的体验,增强顾客的粘性,同时减低成本和增加成效。
附:完整白皮书目录
报告数据说明
文中涉及市场规模、各大酒店运营状况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当地统计局、当地旅游局、网络公开数据以及相关调研考察,由迈点研究院整理统计完成。
关于各品类释义
(1)报告中涉及的四、五星级酒店指根据《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的划分》分别达到300分(四星)和330分(五星),由当地星级评定机构评定的酒店。
(2)报告中涉及的四、五星级标准酒店指酒店本身未参与评星,但自评达到四、五星级酒店标准的酒店。
(3)报告中涉及的中高端酒店指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监测的所有线上酒店供应商可提供的预订酒店(含部分精品民宿、独栋别墅等)。
(4)报告中涉及的酒店运营情况及点评情况是指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监测的各酒店在公开网络平台上的数据表现,如微信、微博以及在线旅游网站公开的顾客评价等。
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说明
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是由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用以反映一段时期内区域酒店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舆情数据,可为企业及行业相关人士进行舆情监测提供参考。
其基于迈点研究院自主开发的“迈点区域酒店指数监测系统”MeadinRegionalHotelCommentIndexMonitoringSystem(MRHCIMS),提供的是一项免费数据分析服务,旨在通过监测某一特定地区在一定时间段中用户对该区域入住酒店的舆情情况,得出某区域最受用户喜爱的酒店榜单。
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MCI监测范围涵盖该地区所有的酒店类型,包括酒店集团品牌旗下单个酒店,也包含独立品牌酒店。
监测渠道包括携程网、同程旅行、去哪儿网、艺龙网、猫途鹰、美团网、大众点评网等主流点评网站,也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在内的自运营渠道,同时还涵盖大众媒体、行业媒体和区域媒体等主流媒体信息数据。
计算公式:MCI=a*PI+b*OI+c*MI
注:MCI,指某酒店的迈点区域酒店舆情指数数据;a、b,c指系统中的加权系数;PI(PublicSentimentIndex)指点评指数;OI(OperationIndex)指运营指数;MI(MediumIndex)指媒体指数。
点评指数(PI):一段时期内,用户对于酒店的点评累计情况和平均好评率。
运营指数(OI):一段时期内,用户在酒店微博、微信中的活跃情况。
媒体指数(MI):一段时期内,酒店在大众媒体、行业媒体和区域媒体报道中与品牌关键词相关的正面新闻数量累计情况。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0年5月50个城市中高端酒店500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