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6 22:22:43来源:央视少儿
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
他们总喜欢往各种角落里钻,
但这种天性
有时也会让孩子处于危险境地,
经常不知道怎么着就被卡了,
让人又急又气又想笑!
这段时间,
全国多地发生“熊孩子”被卡事件,
让人防不胜防。
男童贪玩脚卡自行车
消防人员快速救援
一提起被自行车车轮卡住,
绝对是很多大朋友小朋友
都有过的童年经历,
但自行车容易卡人的地方
还不止车轮。
前两天,
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名4岁小男孩右脚被卡在了
共享单车脚蹬处,
由于脚蹬与车架中间缝隙狭窄,
消防人员还无法使用
液压剪扩器
等大型救援设备进行操作。
一起来看看现场情况
▲视频来源:央视频客户端央视少儿号
四岁女童头卡竹椅
桌椅板凳的缝隙
也是小朋友被卡的高发地。
前两天,
云南澜沧县一名4岁女孩
将头卡在了一张竹椅的通口处,
知道怎么进去,
却忘了怎么出来了!
情急之下,
家长立刻报警求助。
消防人员赶到后,
经过38秒极速救援,
成功将她解救出来
▲视频来源:央视频客户端央视少儿号
孩子为什么总是被卡?
央少整理了一下
各地和消防有关的新闻,
发现孩子们经常被卡在
千奇百怪的地方,
扶梯、管子、健身器材
甚至八宝粥,
都可能卡住孩子!
一起来看看孩子们“花式”被卡的案例,
各位家长和孩子也需留个神
▲视频来源:央视频客户端央视少儿号
儿童成长中的空间知觉敏感期
看完孩子们被卡的场景,你是否觉得都是“熊孩子”一时调皮造成的?需要注意的是,这可能是孩子进入到一个成长中必经的特殊时期。
当孩子到三到四岁时,会经历一个空间知觉的敏感期,对一些小孔洞和类似形状非常好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喜欢钻桌子,躲床底,爬高处。这是他们在对空间进行感知,是儿童天性发展的阶段。
小朋友容易被卡的10个地方
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家长们不要过分紧张,多给孩子一些自由活动的环境。但也必须警惕,家长、学校、幼儿园要为孩子们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哪些物品、机械存在危险,不能随意触碰。
下面是小朋友容易被卡的10个地方,家长和孩子们在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
01门缝
家里的木门、防盗门,酒店、广场等公共场合的玻璃门、旋转门,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
02椅凳
那些有孔洞或栅栏的铁质、木质凳、椅,孩子若是手指伸进去拔不出来,不仅会带来疼痛,还会对手指造成伤害。
03栏杆
长条状的铁质栅栏,有的孩子将手臂伸进去,或者脚踩下去,甚至把头伸进去,被卡住后的情况都非常危险。
04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大小不一,但不是每一种器材都适合所有人,有些孩子玩了不合适的器材,就容易被卡住。
05儿童玩具
孩子在玩玩具时也容易被卡。家长应购买一些安全性较高的玩具,在孩子玩耍时,家长也应细心看护。
06安检机
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摸各类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位,避免发生危险。
07头套
戴头套要特别小心,有些头套戴上去容易,脱下来难。
08水管
有些较粗的水管,也可能存在危险,卡住孩子。
09自行车
骑行时后座带孩子,一个不留神,孩子可能会被车后轮卡住。
10自动扶梯
别让孩子单独乘坐自动扶梯,脚不要顶着边缘,穿有洞的凉鞋、拖鞋等鞋类搭乘扶梯比较危险,要特别注意。
孩子遇险时应急处理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真的不慎被卡,家长首先不要慌,先安抚孩子情绪,稳住孩子,并仔细查看孩子被卡的部位;
如果是手或者脚被卡进小孔洞里面,可以先涂抹油或洗洁精,起到润滑的作用,然后慢慢尝试能不能把孩子被卡的部位取出来;
当孩子被卡时,千万别硬拉硬扯,强行拖拽或破拆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家长不能处理时,要尽快报警请求帮助,谨防被卡时间过长造成更大的伤害。
儿童安全不容忽视,
随着暑假的到来,
孩子们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
家长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帮助孩子们安全度过暑假。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央视频客户端,
关注央视少儿号,
获取更多的儿童安全知识哦!
监制丨郑漠
主编丨王晓洁
编辑丨王君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哦~)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