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时尚 文章内容

“别看了,你买不起”丨我在奢侈品店,看到了人间真实

发布时间:2020-07-24 22:23:08来源:曲玮玮

你害怕进奢侈品店吗?

我先坦白:我怕过。

几年前我刚来上海上学时,只是一个从小镇走出来的“野丫头”。看似生猛无畏,但每次走进陆家嘴最繁华的商业圈、路过眼花缭乱的奢侈品店大门,就忍不住心生怯意。

脸上强装镇定,内心却慌得不行。要是再跟柜姐对上一个眼神,分分钟就要转身逃跑。

而这份尴尬,不仅出现在年轻女孩身上,年过三十的精英女性也不能“幸免”。

在最近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顾佳的香奈儿包包,在魔都富婆中根本上不了台面。因为没有爱马仕,她连合影都要被裁掉。

这让我想起上周的故事征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害怕进奢侈品店吗?”

有超过70%的读者回答:“害怕。”

还有很多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他们既有第一次购买奢侈品时的紧张和喜悦,也有被柜姐冷漠对待后的丧气。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01/奢侈品店的柜姐,真的很拽吗?

@nice:

从小在十八线小县城长大,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去一线城市。

我室友是那种非常标准的白富美,每天衣服包包都不重样,还特别会打扮。而我当时总穿一件卫衣+牛仔裤,短发厚刘海,看起来又土又呆。

有次她拉着我去逛奢侈品店,一进去好几个店员都围上来跟她问好,眼睛都放光的那种。

但当她开始逛的时候,就没人理我了,我一个人站在那特别尴尬。

明明我俩是在同一排看东西,她扫了一眼衣服就有店员立刻取下来给她看,我弱弱地喊了声“你好,我想看下这个”,他们却装作没听见,当我不存在。

后来我忍不住先出来,在门口等她,一边等一边哭。

这是我第一次被社会“毒打”,现在偶尔想起来还是很难过。

@可可:

有一次与朋友一起逛奢侈品店,刚试了几款墨镜,柜姐就翻白眼说:“不买别乱试。”

本来朋友已经看好一款竹节包了,我直接拉她出来。什么狗眼嘛,试好看了自然就买啦!

@jeffery:

可能是因为经常逛奢侈品店吧,所以没啥感觉。其实只要自信点,把它当做一般商场逛就可以,不用那么care别人的眼光。

而且我感觉国外的柜姐一般态度会更好一些,之前在欧洲逛的时候,因为没有看到特别想买的,我就跟柜姐聊了半小时时尚。她们还跟我吐槽:

“我也觉得店里东西挺贵的,一根皮带比我一个月工资都贵!”

@匿名:

刚毕业的时候,我鼓足了勇气,拿着自己准备的“毕业储备金”走进名牌店,想给自己买一套衣服作为毕业礼物和面试战袍。

当时挺紧张的,害怕店员对我翻白眼……

但没想到那家店的店员,不仅没有对我翻白眼,还劝我去试穿,态度挺好的。

试穿的过程中,她也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告诉我我的身材和皮肤适合什么样的款式和颜色。

我说再看看、准备走的时候,她也没有不悦,还和我说:

“期待你下一次过来。”

02/第一次拥有奢侈品的感觉,是怎样的?

@小佳佳:

第一个奢侈品应该是个轻奢,是大学毕业的时候,用在饭馆里打工的钱买的一双katespade的黑色凉鞋,大概两千人民币多一点儿。

当时觉得很开心,然后开始幻想毕业典礼自己穿着这双鞋上台跟校长握手的样子……

但后来才发现那双鞋是软皮底的!一踩在稍稍不平整的地上就会磨坏,还有被小石子儿硌出来的洞洞,特别娇贵。

因为在国外找不到便宜贴鞋掌的地方,我就没舍得在毕业典礼上穿‍。

@咕噜:

二十三岁的时候,我买了第一只奢侈品包包,LV的老花无肩带款,特别喜欢!

国外买的花了六千多,虽然很肉痛,但这种毕业挣了钱、花自己钱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不过大概过了半个月,那个新鲜劲过了之后就索然无味了,觉得它跟普通包好像也没什么两样,甚至想再买新的……

害,女人!

@某某:

因为工作的原因,总会跟着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参加时尚发布会之类的。

发现同事们都背着名牌包,而我却背着9.9的帆布包,感觉自己跟这个地方格格不入,像是一个闯入的外来者。

后来我用攒了半年的工资买了一只香奈儿,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开心,但感觉如释重负:

好像自己终于离他们近了一点。

@已注销:

买了一只克洛伊裸色梅花包,美滋滋地背了好久。

但我男朋友说这个包的皮质和颜色看起来都好旧啊,也看不出来贵,跟我那些几十块的包包也没什么不一样。

瞬间觉得索然无味,再也不想背了。

03/普通人,该不该买奢侈品?

@leo:

之前省吃俭用买了一只LV的包包,本来很高兴,但每当我背着它挤地铁、挤公交,还要小心翼翼保护它不被碰坏时,就觉得挺累的。

特别是我同事看了我背这个包,问我:“你这个在哪买的?是真货吗?”

我说是真的,然后她用奇怪的眼神上下看了我一眼,大概是不敢相信。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想买奢侈品了。

当你的阶层、你的购买能力无法负担奢侈品时,就算买了真货,在别人看来也是假货吧。

@abbey:

那些想着“就算买了之后不喜欢,也可以转卖赚钱”的姐妹,我真的劝你们不要太天真!

不是所有的奢侈品都能保值增值的,除非你买的是断货爆款。就像《三十而已》顾佳买的那个手镯,卖到二手市场还能加钱,因为已经买不到了。

而我之前买了一只LV的某款包,背了几次后不喜欢,就放到闲鱼上转卖,一年都没卖出去你敢信?

而且买的时候经常需要配货,附带着买店里其他的商品,销售也是靠这些才能多拿提成的。

可能原本几万块就能下来的包,你最后要拎着十几万的货才能走出店。

想要把买奢侈品当投资的普通人,还是慎重点好。

@嘻嘻:

可以买,但不要找代购买,这是我的血泪教训。

特别是有些代购要你全款打给他预定的,千万不要打。

如果他说什么“你可以去专柜验真伪”,那更是屁话!

专柜根本不给验,也没有验的资质!柜姐是不允许帮顾客验真伪的!

@贝拉:

上海世博会那一年,我大概11岁吧,我妈妈带着我去旅游逛街,进了一家店。

进去以后,我妈妈看上一条连衣裙,准备要买给我,真的很好看。但是试了才知道一条裙子就要6000多。

当时我爸爸妈妈工资加起来可能一个月才3000吧,我没说任何话,因为知道太贵了,家里买不起,就说想走。

可妈妈看出来我很喜欢,就一直在和店员讨价还价,想让她减价,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了大概15分钟。

我当时特别尴尬,买不起就买不起,妈妈为什么总要小里小气的和别人争?感觉好丢脸!

但我现在觉得,妈妈讨价还价,并不是为了自己,她是看出来我喜欢,才为了我去争取的。

妈妈也是一个女孩子,她也要面子,只是当了妈妈之后,我就被她放在自己的尊严面子之前了——这个道理,是我自己做了老师、接触了各种家长的慈母之心之后,才明白的。

还好我现在可以给我妈妈买东西了,虽然有时买得太贵了会被骂,但即使买便宜的乳胶枕和泡脚桶,我妈妈也开心得天天用!

我想最奢侈的东西,就是这种毫无保留的,对另外一个人的爱啊。

其实说到底,购买奢侈品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

每个人的经济条件、装扮喜好都不同,我们无法给到统一的标准,更没有资格去随意评判他人的消费。

只是在看完这几百条征集后,我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如何在柜姐面前掩饰穷酸、维持体面和尊严,是很多普通女孩都曾有过的心酸记忆。

许多人都受过柜姐的白眼,被各种高高在上的“PUA”式话术打压洗脑,他们常常让普通消费者发自内心地感觉“我不配”。

但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和阅历、多年后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消费主义绑架了。

那些“全世界女人都要有的”,比如一年仅发售2500个的爱马仕铂金包,我们未必一定要拥有。

至于女主角顾佳,她购买爱马仕,是为了打入上流圈层、为自家公司开拓业务打通人脉。此时奢侈品的工具属性已经超过了消费属性,算是一种刚需和投资。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再名贵的包包终究也只是商品,是送给自己的礼物。如果这件商品带给你的窘迫、压力大于它所带来的快乐,那么这份购物体验就是不划算的。

“买不买得起奢侈品”,不是所有人自我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

更何况,一个名牌包包或许可以带来一时的快乐。

但我们的人生,远远不是这一个名牌包所能限定。

共勉。

留言和我说说:你最愉快的一次购物体验是什么样的?

插图/网络

文/玮玮编辑部

点个在看,不要被消费主义绑架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