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为什么今年新加坡登革热疫情格外严重?登革病毒也变异了?

发布时间:2020-08-05 19:20:17来源:全民较真-腾讯新闻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伊蚊传播。流传文章中《新加坡遭遇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病毒已变异!》这样的标题让人误以为登革病毒在最近发生变异,使疫情变得严重,这是误读。登革病毒根据血清型分为4个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体无法互相发挥作用。新加坡之前流行的主要是1型和2型,所以居民多对其有抵抗,对现在流行的3型没有抵抗,结果就是3型借着伊蚊扩张而使感染群体进一步变大,ADE效应也可能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病情。

地处热带、植被丰富的新加坡本就容易受到伊蚊的侵害,是登革热风险区。此前,新加坡政府通过严格的法规推进灭蚊工作降低登革热风险,但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措施助长了伊蚊的繁殖,导致登革病毒迅速传播。至于为什么时隔多年3型病毒突然“占上风”,目前相关的研究尚且缺乏。

李雷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

2020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时,新加坡这个地处热带的国家却祸不单行,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的登革热疫情。根据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7月27日,新加坡国内已经有超过20600例登革热病例。

新加坡各年度每周报告登革热病例统计数据(2016-2020),图源自新加坡国家环境局

上图为自2016年起新加坡每周报告登革热病例的统计数据,2020年7月25日当周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793例,据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称,这个数字是新加坡有史以来每周最高的登革热病例数[1]。

一直以来,登革热的流行地区为东南亚、南亚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被称为“贫困病”的登革热会在发达国家新加坡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一、当前流行的登革病毒并非新加坡当地常见病毒型,使人猝不及防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有高热、头痛、肌肉及关节痛和皮疹等。它是一种虫媒疾病,由伊蚊传播,所以生活在热带伊蚊的活动区也是登革热的发病区,尤其是因植被丰富而被称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更是容易受到伊蚊的侵害。

登革病毒根据血清型分为DENV1-DENV4,共4个型。此前,新加坡的登革病毒主要是1型和2型,当地人不仅有丰富的对抗经验,不少人体内也有抗体,所以不需特别担心。但今年爆发的登革热疫情特殊在,主要流行的不是1型和2型病毒,而是3型。

登革病毒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体是无法互相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如果感染过2型,产生了抗体,接下来感染3型,之前的抗体是没效果的。3型病毒至少有30多年不是新加坡的主流登革病毒型了,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当地人对这个不常见的病毒株缺乏抵抗。

近日有不少媒体对新加坡的登革热疫情进行了报道,其中不乏《新加坡遭遇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病毒已变异!》这样的标题,让人误以为登革病毒是在最近发生了变异,使得疫情变得严重,其实并非如此。3型病毒早已存在,只是此前它并非主要流行的病毒株而已。

至于为什么时隔多年3型病毒突然“占上风”,目前相关的研究尚且缺乏。不过相比于1型和2型,DENV3确实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比如今年6月,《自然通讯》刊发的一篇研究就提到了3型病毒的一个特点——研究发现,3型的结构具有一定可变性,它可以将自己从一个光滑的圆形粒子转变成一个球杆状的粒子,这样将自身转变得与原始结构大不一样能帮助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疫苗和治疗[2]。这就导致DENV3更加难以防治,但这是否为3型病毒成为新加坡当地主流毒株的原因,目前尚未可知。

二、ADE效应——登革热疫情雪上加霜

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少人已经听说过这个效应了。所谓ADE效应是指“抗体依赖增强症”(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我们知道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可以阻抑病毒入侵,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却发挥相反的作用:如果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再次入侵,机体没有辨别清楚,继续产生之前的免疫,这种免疫对于变异后的病原体就是无效或有限的。机体不再去应对新病原体,反而会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时感染后的人会比没有抗体的人症状更严重。

简单地说,就是感染过一种病毒后,换一个新的病毒株感染,可能不仅不能抵抗病毒,反而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如下图所示,右侧下图就是ADE效应。

ADE效应示意图,图源自本文作者

而ADE效应最初就是在登革热中发现的。

上文也提到,登革病毒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体无法互相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有2型抗体的情况下感染了DENV3,抗体无效,这时ADE反应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这也是登革热疫情的一个危险之处。

三、祸不单行——新冠遇上登革热

新加坡一直是登革热疫情的受害地,而久病成医,新加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经验。不仅仅是发达的医疗条件,更是日常的防患于未来的措施,那就是:灭蚊。

新加坡政府会专门进行灭蚊工作,这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更为夸张的是,新加坡还专门出台法规要求居民灭蚊,比如确保自己的房屋和周围环境(如走廊和花园)没有积水。如果在检查中被发现家中有伊蚊滋生处,就要被处罚款,累犯还会被处监禁。这些措施很有成果,新加坡灭蚊工作一直推进地很顺利,登革热风险也就相对较低。

然而,新冠病毒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平衡。新冠病毒在全球加速蔓延,新加坡也不例外——截止8月3日,仅仅有570万人口的新加坡新冠肺炎确诊总病例数已经达到52825例[3],近百分之一的人感染。而为了防治新冠,当地也出台了严格的管理政策,结果就是大量的当地人减少了外出,这使得灭蚊工作也受到影响,于是伊蚊开始滋生。不仅如此,由于大量居民长时间居家,给伊蚊的扩散提供了场所,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家庭中内部传染。

由此可见,新冠疫情是新加坡登革热疫情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地本来就是适合伊蚊生长的区域,只是之前严格的防治措施强行压下去了,而一旦失去了压制,那么卷土重来,其影响就非同小可。

总的来说,当前新加坡疫情形势严峻,一方面是由于新加坡之前流行的主要是1、2型病毒,所以居民多对1、2型有抵抗,对现在流行的3型没有抵抗,结果就是3型借着伊蚊扩张和ADE效应使感染群体进一步变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灭蚊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导致伊蚊大量繁殖,登革热自然也开始蔓延。

除此以外,登革热疫情对新加坡当地医疗卫生的冲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登革热疫情本身有较长的潜伏期,但发病极迅速,一旦爆发,会迅速加重,所以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医治,或者因为误诊不去医治,就造成了死亡。

按理说新加坡的医疗条件非常优越,可以应对好登革热,但是目前为止新冠疫情仍在新加坡流行,这对医疗资源的消耗非常严重,导致难以有足够的医疗力量再来应对登革热,造成了事实上的医疗资源挤兑,使得感染者难以得到及时的检测和救治,这也是新加坡登革热疫情日趋严重的一个因素。

对DENV3型病毒抵抗的缺乏、灭蚊工作的不到位,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当地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这些因素叠加一起,导致了如今新加坡登革热疫情的严峻局面。

参考资料:

[1]DengueCaseshttps://www.nea.gov.sg/dengue-zika/dengue/dengue-cases

[2]Morrone,S.R.,Chew,V.S.Y.,Lim,X.etal.Highflavivirusstructuralplasticitydemonstratedbyanon-sphericalmorphologicalvariant.NatCommun11,3112(2020).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925-y

[3]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SituationReport–196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803-covid-19-sitrep-196-cleared.pdf?sfvrsn=8a8a3ca4_4

本文编辑:ambergchen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更多疫情问题,问较真妹

扫码关注我们,健康知识在手

点一下“在看”,传递健康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kf#twz.ink(#换成@)进行处理。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