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古代官员到很远地方赴任都有什么凭据?如果有人伪造委任状和冒充官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8-14 09:21:55来源:朝文社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2427,阅读时间:约7分钟

历史提问

古代官员到很远地方赴任都有什么凭据?如果有人伪造委任状和冒充官员怎么办?

答:这事儿,首先就要瞧瞧,古人如果想“伪造委任状和冒充官员”,究竟难不难?明代小说《三言二拍》里的《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一文,就有生动说明:横行乡里的唐末“土豪”郭七郎贪心不足,想买个刺史当当。可这事儿咋操作的呢?偏巧横州刺史郭翰病故,收足了郭七郎贿赂的官员大笔一挥,把郭翰的籍贯一改,然后“即将郭翰告身,转付与了郭七郎,从此改名做了郭翰”。就这样“顶别人名”上任了。

从这桥段看,古代官员赴任,最重要的凭证就是“告身”,即官员的上任凭证。就如《三言二拍》里的郭七郎,告身在手时一路雄赳赳,路上遇到风浪,“告身”落了水中,“刺史梦”接着就泡了汤,而后几经磨难,在当地做了个撑船的艄公,落得后半辈子被人笑。而且这重要的“告身”,哪怕你再有钱,也不是“想改就改”,牛气如“土豪”郭七郎,塞再多钱也只能“顶别人名”,凭空“冒名顶替”?基本不可能。

而放在真实历史上,古代官员的上任,身份审核也十分严格,除了有“告身”外,还有作为“委任状”的“敕牒”,另外还有“鱼符”“牙牌”。经过沿途驿站关卡时,更需要出示“符牌”“传信”。这一系列“证明文件”,既记录着官员的为官履历,还详细描述了相貌。堪称古代版的“刷脸”,基本做到无死角监控。想“伪造”甚至“冒充”?那确实是低概率。

那么是不是,古代想“冒充官员”,几乎一点机会都没有呢?当然也不是,古代“冒充官员”行骗的事情,历代也有不少闹剧,有些时候不但是闹剧,更演变成血腥丑剧,比如元朝年间的范孟案。

“范孟案”,是一场爆发在元顺帝至元年间的一桩雷人案件:当时的河南行省小吏范孟,大半辈子郁郁不得志,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了升迁,却不料俸禄还长期欠着,求告了多位官老爷都解决不了。这位范先生虽说半生不得志,却也胸怀大志,被各位高官欺负够了,也终于横下一条心,竟凭着满肚子歪才,精心设计了一桩神操作:冒充朝廷高官!

至元五年(1338)冬至日,范孟精心设计的计划开始执行了:他伪造了朝廷使者的佩带,找了个同党冒充特使,趁着各位“官老爷”都在家饮宴喝酒的机会,假传圣旨将这帮高官一一喊来,然后骗入衙门里杀死。这么个简单粗暴的操作,竟是出奇顺利——当天夜里,元朝河南行省的平章、左丞、郎中、万户等级别的高官,都这么一一被骗来,然后被范孟及其同伙们残忍杀害。不到一晚上,全河南省的高官,基本被一扫光。

紧接着,范孟更是不做不休,同样由同伙假传圣旨,当上了河南行省的“都元帅”,然后以“都元帅”的名义,把各级衙门的印信全都收了上来。就凭着这简单操作,河南省就“姓范”了。咸鱼翻身的范孟,也随即在河南行省胡作非为,大肆鱼肉百姓,而元朝的朝廷高官们,竟还蒙在鼓里。幸亏有个叫冯二舍的官员,机敏发现了范孟的破绽,联合镇抚司将范孟逮捕,这桩元朝版的“钦差大臣”闹剧,才算戛然而止。

为什么传说中那么严格的“身份审核”,都拦不住范孟的这场折腾呢?因为元顺帝年间,元朝的腐败已经烂到骨头里,各级高官要么是纨绔子弟,要么是阿谀奉承的小人,甚至“江淮行省至重,省臣无一人通文墨者”。也就是“省级”的高官们,竟然文盲一大片,“州县三四员,字不辩王张”。上上下下,全是这么一群“字儿都认不全”的昏官,再严格的“身份审核”,自然也抓瞎,范孟敢闹这出,就是瞅准了这条。

看过这样的闹剧,几年后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一幕,自然也就不用奇怪。

而比起这类古代史上的“冒名顶替”事件来,同样值得一说的,当是近代史上的一桩类似活剧:天津“假衙门”事件。

以“审核制度”来说,从古代到近代,想要冒充个官员,都要费不少脑筋。可到了落后挨打的近代史上,这事儿又出现了“新气象”——冒充个官儿可能不容易,但冒充个衙门,也许很容易。比如“洋衙门”租界?

自从鸦片战争挨了胖揍后,大清挨揍成了习惯,不平等条约一张张签。各路列强纷至沓来,签张“合同”就在中国“划地”,一片片“租界”应运而生。这些践踏着中国主权法律尊严的“怪胎”,叫外国人耀武扬威,也叫清政府望而却步,却也叫一些“机灵人”,看到了其中商机。

结果戊戌年间,一个叫詹丙生的徽商,就跑到天津上演了神操作:当时天津租界遍地,各国“洋人”耀武扬威,詹丙生就和几个同伙砸下重金,在靠近租界的地方盘了快地儿,然后就大摇大摆修起了“巡捕房”,一口气修了六七百间。他们这帮人也各个换上“官服”,大摇大摆做起了“官吏”。

这下乐子来了:各路帝国主义列强一瞧,嗯,这大概是清政府的“新衙门”吧,连“制服”都换了,有趣有趣。啧啧称奇下也就不管了。清政府的官员一看,不好了,洋人的“租界”渗透过来了,在这里都建上巡捕房了。可谁敢管啊,只要洋人不捅破这窗户纸,咱就睁只眼闭一只眼吧。别说是七八品官员,连直隶总督都不敢管。

这下詹丙生们的好日子来了,他们每天都大模大样“办公”,抓来人犯就先严刑拷打,拷打过后就讹钱,几乎是天天躺着收钱,可笑的是,清政府的官员们,真以为他们和洋人是“铁哥们”,竟也颠颠给他们上供。就这样在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眼皮底下,天天“赚到笑”。直到三四年后,这帮“假官员”才穿了帮。可灰头土脸的清政府呢?却是压根不敢管,捂着脸让他们走人得了。

说到底,也就是在这种国家尊严被践踏到家,官员们拿着无耻当正常的年月里,也会有詹丙生这样的“神操作”。“冒充官员难不难”这事儿,才会在这时“不算个事儿”。全程荒唐可笑的一幕,笑过之后,又有多少回味在其中。

参考资料:顾云卿《中国古代证明文化漫谈》、《汪穰卿笔记》、周良宵《元代史》、李异鸣《非常人非常事非常言》、《庚申外史》、邱树森《元代肃政与腐败的历史启示》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往日文章精选:

有在看吗?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