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旅游 文章内容

伊人FUN | 带我走,立刻,马上

发布时间:2020-09-09 16:21:08来源:瑞丽伊人风尚

有句老话儿:身体和心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忘了从啥时候开始,每次旅行或者出差的时候总会放一本书在包里。有时候,是为了打发消耗在机场和飞机上的无聊时间;有时候是为了在异地的酒店里能睡得安稳;有时候是因为要去到某个目的地,特别带一本跟这里相关的书籍,好让旅行能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可以借由书里的世界再延展出去,从而对这个地方有更深的了解……

这样的旅行和阅读是不是很让人向往

在古希腊人的定义里,所有跟拓展眼界,意识,思维有关的旅行都是去远方的旅行。而在今年,疫情爆发,无法自由移动的时候,也不得不让我们去体验,实践,除了步履所及之外,其他各种拓展眼界,意识的可能性。

在年初,因为疫情影响而在家闭关的时候,跟着记录片,电影和书去旅行成了缓解“宅焦虑”的主要方式。每天早晨都打开《局部》第三季的视频,跟着陈丹青老师,去往意大利乡野间的各个教堂,去观看那些被人们几乎遗忘,没有被美术史记录在案,但是却不会被时间遗忘的湿壁画。

找个闲适的周末或者下午,打开视频,躺着在沙发上跟着《局部》畅游大都会美术馆,布鲁盖尔笔下的荷兰乡野,或者去到意大利乡野的无名教堂,看满墙的壁画。完全是个足不出户,但是心旷神怡的旅行。

如果有一天,我们老到没有办法上路旅行,也许阅读能带你去到想去的地方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旅行每次都能真的拓展眼界,意识和思维,把旅行的所看所想带回家,更好地update我们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在路上……

这次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几段旅行和读书的故事呢,也许能给十一计划出行的你提供一些参考。

01

《局部》和博物馆之旅

观看没有道理,惊喜也没有道理

去年,几乎一整年,我都在翻来覆去地看陈丹青老师的《局部》。因为年初计划了一次去巴黎的旅行,这次逛博物馆成了心心念念的重点。为了能看出点门道,出发前就开始看《局部》。但真的对《局部》着迷,是从巴黎旅行回来之后,花整天的时间呆在卢浮宫、奥赛美术馆,近距离看过一幅幅曾经出现在印刷品上的画作,仔细看过颜料凝结成一层一层堆叠出的光影之后,再打开《局部》听陈丹青老师出其不意的讲解,会有种“嗷,原来是这样的”的感叹,这种观看,让人很开心,好像视野里的某些点被打通了,把零零散散学到的东西都串联起来。

去年生日当天,在卢浮宫里泡了整整一天,从早上开馆到晚上闭馆,开心又满足——像个春游的小学生,像只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像块扔进海里的海绵……

一点也不夸张,近大半年,陈丹青老师的《局部》陪伴我做完了一份又一份的早餐和晚餐。在吃吃喝喝中,一部不完全的粗糙的印象派画史就这么下载到了脑子里。我不太懂画,我喜欢听他说话。文辞的组合和角度总是出人意料,但又真心实意。

陈丹青老师在《局部》里说:“我把大家‘骗’过来,不是来跟大家讲道理的,是让大家睁开眼睛去看。看画可以没有道理,惊喜也不需要道理。”

这话让我激动和感动,也让我这个艺术史的文盲,有底气站在卢浮宫的一副一副画作前,尽管并不知晓这个画家的背景和绘画技法,却能仅仅凭着观看和感受,去接近一副画,接近画里的故事,以及一笔一触描画它的画家。这种感觉很神奇,有点像穿越。

即使不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了解技法和艺术史的变迁……但是因为好奇心和睁开眼睛观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站在一副画作前凝视和感受的底气。

因为好友正好有参与《局部》的制作,所以大致知道这档节目在招商上有多么不容易,今年春天的时候在家看《局部》第三季,突然看到有个小小的贴片广告一闪而过,第一次因为看到广告而开心!作为《局部》的粉丝,打心里愿意看到广告:金主爸爸要是愿意多给点,我们观众完全可以接受贴片广告再长点!因为这真的是一档非常有诚意的节目。

诚意推荐:《局部》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优酷平台

02

《singforfreedom》和尼泊尔

去除了矫揉造作之后,女性的美好和力量

《singforfreedom》是去年在尼泊尔旅行的时候买的一本书,书籍的作者是当地的歌唱家:阿尼·琼英·卓玛。

从尼泊尔带回来的《singforfreedom》,陪我度过了疫情闭关在家的日子。

有幸在尼泊尔听了阿尼的新年演唱会,她的歌声天然,干净,而有力量,如同她这个人。

她,在我眼前,让我真真实实地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完全去除了矫揉造作之后,一种非常安静,却有力量的美。

这本书,是英文写的,但文法简单,词语也不生僻,所以英文不灵光的我,也能在字典的帮助下读下去。因为书里讲述的完全迥异与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的故事,实在很能勾起猎奇和探究的好奇心。

阿尼出生在加德满都,从小受父亲的毒打虐待,13岁去寺庙成为一位僧人,后来她的音乐天赋被发掘,与世界顶级音乐人合作,去世界各地举行演唱会,以一己之力在尼泊尔建立了一所学校收容当地遭受家庭暴力,无家可归女性,向她们教授知识和音乐,也传承爱和慈悲。

在书的最后,有一段文字,让我每次读到都能感同身受地进入她的喜悦,中文大意是:“现在,我拥有数不尽的快乐和欢喜:为学校修建一个菜园子;救助了一个受伤的动物;让一只卡在山间的山羊重新获得自由;跟失联很久的老朋友畅谈;买了一双漂亮的鞋;给街上乞讨的人食物;重新修整了父母的老房子;与哥哥们和解;在朋友的脸上看到笑容;梦见我的老师然后开心地醒来;有新的音乐灵感;开着我的吉普车漫行在雨中;看宝莱坞一部电影并感动得痛哭流涕;非常兴奋地见到印度的偶像练习生;去学校接我的儿子(养子)放学;安慰母亲刚刚过世的学生……Happinessiseverywhere,withinreach,forallwhocanseeit。

加德满都市中心的大佛塔和佛塔睡得安稳舒服的狗子

诚意推荐:

《singforfreedom》是外版书,可以在亚马逊上搜搜看。买不到书也不要紧,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APP找到阿尼·琼英·卓玛的音乐专辑,非常适合心浮气躁的时候听。

说在最后

我并不是一个自律的读书人,也完全算不上嗜书如命的书虫。

看到那些每月定时定量打卡阅读量的人,只能暗暗佩服一下,就溜出去玩耍了。

有时候一本打开的书,好几个月才能看完,有时候一本打开的书觉得不对味,索性弃读,丢到一边,等某天突然一个什么机缘再好奇地打开重新阅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适合秋天阅读,感受生命因为真实而沉甸甸的。我想可能是神要透过他告诉世人一些什么,才会给他那么多的苦:从21岁开始,就不停与死神搏斗和擦肩,瘫痪、尿毒症、数次高烧不退,整一个月不能进食,母亲在他30岁时候突然去世……所以在余下的只能孤坐轮椅的年月里,他有大把时间去地坛公园看风吹树叶的摇曳光影,看公园的孩子打架,看哥哥是如何护着智障的妹妹在公园里抓虫子……大量的生命空白成就了一个写书的史铁生。

最近在看金宇澄的《繁花》,近乎白描和工笔的文字,把上海弄堂里的人,故事,旧光景细细铺开。文字里都是上海话,又写得非常白描,所以读得很慢,但是临睡前总会被莫名吸引,拿起来翻几页。这让我再走在上海法租界的老弄堂间的时候,脑子里总会多一些穿越时空的故事画面。

对于我,阅读的动力好像是,源于阶段性的对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和疑问。借由阅读一点点拼接自己内在的世界和宇宙版图。

阅读和旅行皆能拓展认知边界,祝你皆由好奇和真实所爱,拼接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和宇宙版图,并由此获得的喜悦和拓展。

铁铁周

资深媒体人,lifestylehunter&creatives。乐于发现并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有趣有爱的人和事,也乐于探索人和事背后更宽广玄妙空间的可能性。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