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科技 文章内容

【观察】中国电子云:为政企数字化转型而生,安全为先筑牢转型底座

发布时间:2020-09-14 19:20:30来源:申耀的科技观察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毫无疑问,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无论是快速建立高效指挥系统,创新数字政务服务新模式,还是推动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对每一座城市的管理者而言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疫情就像一把“尺子”,不仅衡量出了不同城市的治理能力,更改变了城市管理者们对数字化的认知,而“新基建”的到来,则加速了这个过程,这也意味着政企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新周期。

在此背景下,9月9日,以“云可信,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电子云战略与产品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中国电子云全球总部也正式落户武汉。作为中国电子自主技术的“匠心巨作”,同时也是“中国架构”安全为先的最佳实践,中国电子云明确定位为“为政企数字化转型而生”,今后将为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央企国企专属打造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那么,中国电子云为何此时宣布强势入局政企市场?它的到来会加速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并重构中国云市场的格局吗?

强势入局“正当其时”

众所周知,中国云计算产业在经历了以互联网、电商、视频为代表的“公有云+互联网客户”大发展阶段之后,在2020年进入了以政企核心业务上云为代表的新阶段,上云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看来,“新基建”正在开启中国经济的新篇章,政企正在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这也是中国电子云在推向市场前就重点考虑的应用方向。

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

客观的说,马劲对中国政企市场的理解是十分准确且深入的,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一是,从政企转型变化看,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建设,目前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云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正逐步由云化基础设施过渡到平台和应用层面。特别是随着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云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正趋向集成于数字政府和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中,这说明了过去政企数字化转型更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今天则更侧重运营,政企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是,从政企技术需求看,过去单纯的私有云同样也满足不了政企多租户的需求,专属公有云的建设成为政企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政企客户需要能自己部署和管理专属于自己的产品化公有云,而不是简单的私有云。此外,在安全层面,过去几年随着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这也放大了安全之于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是,从政企市场规模看,以政务云为例,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仅2019年中国政务云的规模就高达459.3亿元,同比增长25.7%,而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8%,预计到2022年达到794.2亿元。但与此同时,目前国内的政务云的需求结构并不均衡,明显呈现出IaaS份额过大、而PaaS与SaaS相对较小,不同地区的政务云建设基本与区域经济水平呈现正相关的特征。

这一系列的变化和数据说明,中国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规模足够大,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政务云市场的多样化的需求和机会,因这种不均衡和多样性,也让市场期待更多的云服务商的入局,这样才会激发政企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的“百花齐放”。由此可见,中国电子云宣布此时强势入局,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正当其时”。

为政企数字化转型而生

事实上,政企的数字化转型一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是业务的创新,也是技术的变更,更是流程和组织的再造。正如马劲所言:“这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注定这个阶段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而中国电子云为政企数字化转型而生,也意味着我们在做一件最难的事情。”

确实如此,早在201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动云基础设施的落地,随着云技术的不断成熟,“云”在政企领域被广泛运用,技术本身似乎已经不是阻挡政企数字化转型向深层次进化的最大难题,真正的难题是对政府行业运行逻辑的理解,以及做好云和大数据的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化解新阶段的挑战。

基于此,中国电子云在“数”、“云”和“运营”三个层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希望以此“匹配”当下政企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具体来说:

首先是“数”,这里指的不是数据,也不是数据中台,更不是大数据工具,而是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有解决方案,更要靠场景驱动;同样在数据层面,中国电子云不仅是做数据的汇聚,更要做数据的运营。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例,未来进一步创新数字治理的模式,离不开数据的全面赋能。因此,唯有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和统筹建设、统一管理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改变传统治理模式,打造围绕数据的政务工作新模式,构建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数字政府将是大势所趋。

其次是“云”,中国电子云是混合云,既能提供公有云服务,同时也能够产品化地输出给客户,构建专属公有云。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混合云的模式呢?在马劲看来,公有云一般是快速迭代的,但由于有成千上万的开发人员在维护,往往在运维、运营方面不是产品化的,难以交付给客户,同时公有云的规模较大,即使是产品化,其初始成本也比较高。但政企客户同样也需要能够更快速的享受到公有云推出的功能。因此,中国电子云的公有云,从设计之初就非常注重产品化输出,让客户能很好地管理运维和运营,比如可以持续升级。

在此基础上,中国电子云的专属公有云,则是特别为政企客户的组织架构特点和业务需求而打造的介于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云,它可以属于一个城市,也可以属于一家大型的集团企业内部,它不仅能够提供全栈云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政企客户自己来建设和运维。

最后是“运营”,中国电子云提供的全场景的“运营”服务,它包括三个层面,即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数据的运营以及场景的运营,这不仅是一种增值的服务,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与其他云服务商不同,中国电子云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为运营者的角色。中国电子云副总裁周崇毅解释说:“政务上云或者数字政府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工作,如果还是传统的甲乙双方关系和建设模式,那么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冲突与问题。通过云服务赋能,并且与政府真正一起管理和运营,在未来对大家都是双赢。”

马劲也表示,现在很多云服务商给政企客户提供的更多是技术能力,而中国电子云不但能够提供技术支持,也能够提供“陪伴”式服务,特别是在现代数字城市领域,中国电子云将会始终“陪伴”签约的城市,一起跨过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

截至目前,中国电子云已与40个城市签约,未来将为这些客户提供数字政务、现代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通过创新赋能的方式促进现代数字城市的转型和升级。

不难看出,为政企数字化转型而生的中国电子云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子云倾力推动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与信心,更是其在政企数字化转型迈入“深水区”新阶段,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的重要印证。

安全为先筑牢转型底座

回头来看,中国电子云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决心和信心,背后其实离不开中国电子的强大支持。作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国家队,中国电子拥有完整的网信自主创新体系,在“安全为先”前提下,构筑了丰富的信息化产品组合,全面覆盖芯片、操作系统、安全整机、云计算、大数据、存储、网络、安全服务等全产业链自主产品。

而中国电子云作为中国电子的“集大成之作”,也采用了被誉为“中国架构”的“PK”体系(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并加入“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在筑牢自主核心安全技术的基础和底座的同时,也为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安全有力的“心脏”。

不仅如此,在PKS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中国电子云还集成了中国电子的核心技术,整合蓝信、奇安信、达梦数据库等软件产品技术,提供全栈IaaS、PaaS云服务和产品,整体架构保持开放;同时提供现代数字城市、政务云、应急指挥、数据运营等解决方案,以及少而精的SaaS产品和服务。显而易见,这也形成了中国电子云在政企数字化转型市场中“独一无二”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政企客户的通用计算、安全计算的需求的同时,中国电子云也将坚持“需求牵引”,以开放的心态和生态支持政企客户的选择。也就是说,尽管PKS是中国电子云的核心特色,但为了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中国电子云在硬件上也会支持x86架构、异构计算的架构;而软件上则会与合作伙伴广泛适配并拥抱开源。

对此,中国电子云副总裁常慧锋表示,中国电子云的生态开放包含了两个维度:一方面,云是一个典型的需要生态共同驱动和成长的市场,而中国电子云欢迎大量的国内伙伴能够加入进来一起合作创新,同时未来也会为伙伴提供生态创新的适配场所和平台,消除核心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之间的“鸿沟”,加速政企客户冲出数字化转型“深水区”。

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子云目前聚焦的现代数字城市领域,中国电子云也能够提供数据中台、人工智能中台以及PaaS业务平台,同样也可以承载整个城市的应用创新生态,未来通过技术合作、资源互动、商机共享等方式,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携手合作,一起引领现代数字城市的创新。

目前,中国电子云已推出“砥砺同行”合伙人计划,未来通过“PKS”体系上云后形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电子云将与更多的客户、伙伴携手打造“共享、共建、共用、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掀起“新基建”时代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全文总结,在“新基建”提速的背景下,政企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在此过程中,政企客户最为希望的就是做到如何安全、平滑,甚至润物细无声的转变。站在这个重要的关口和节点,中国电子云以“安全为先”,以“公有云服务+专属公有云产品”创新,再加上其围绕全场景“运营”打造的全新商业模式,都将是中国电子云未来能够不断快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所在,也是它能够破局中国云服务市场的关键底气所在。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8年企业级媒体工作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