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30 22:22:36来源:LinkedIn
昨天晚上,身边朋友给我发了张截图:
大致情况,是因为朋友没有留在公司加班,从而受到了领导批评。但在这之前,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没有休息,并且公司没有加班费,很多事都是白干。
即便是这样,领导也不领情,还反将一军,要是谁没有加班,就是没有上进心。
说来也怪,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有的上进心,怎么进入职场后,就变味了呢?
上进
何时成了绑架压榨的武器
看到这,或许你会觉得我这个朋友终于醒悟了是吧,是不是要准备辞职换工作了?
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他在和我说这件事情时,还在反思自己,说领导批评的很有道理,确实是他没有上进心。
What???
出现这种情况,很明显他是被领导洗脑了,或者说PUA了,而这种类似经历,我也曾体验过。
前几年我在一家公司,内部就是这种奋斗文化。
老板总会抓住一切机会,来分享自己的创业“励志”故事,然后要求公司所有人都要按这个标准来奋斗。
而老板的这个举动,就等于是设定了一个框架,让我误以为,只有按照他说的做,才是具备上进心的体现。
当时各个部门主管,也在继承这种思想,向我们不断渗透这种理念。
我也很快就被影响。但当我把老板那个所谓的上进心当成一切,奋斗到最后也没有实现他所谓的成功时,感觉就像被骗了一样。
一个人是否具备上进心,需要自己定义,而不是轻信别人的言语。
上进的基础,是有一个自己认可的,且有价值的目标,而如果这个目标并不是你的,或者压根不认可,就要清醒一下了。
换句话来说,我们的上进心,可以为自己发展的道路上添砖加瓦,却没必要为别人的发家致富当炮灰。
安逸
并不意味着混吃等死
之前有读者和我分享说,她在公司里一直都是一种标杆的存在,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好。
可之后因为年纪与身体健康的原因,她很难一直保持对工作的拼劲,所以领导就想把她调到相对稳定的部门。
这看似是件好事,可读者却和我说:
“我不敢调岗,就是害怕新部门太安逸了,我要是过去恐怕会和很多人一样,变得混吃等死,不再上进。”
等等,为什么非要把上进和安逸放在对立面呢?
其实有这个误区的人很多,例如,我之前就特别看不起那些享受安逸的人,就觉得只有奋斗保持上进,才是有发展的选择。但之后,认识的一位朋友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比我年长5岁,平时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最初我觉得他并不上进,就是个活在安逸中的普通人。
可当我逐渐和他熟悉之后,才知道他每到周末都会去社区当志愿者,然后平时赚的钱,也都会拿出一部分,捐给有需要的人和慈善机构。
可以说这位朋友在公益上的成就,甩了我好几条街。
那时我才明白,原来他的上进,并不是在工作中,而是在工作以外。我拿自己井底之蛙式的标准去衡量他,真的很不应该。
还有我身边所认识的一些经理人,他们最开始也都是站在公司最耀眼的位置,但这几年,很多人都是急流勇退,选择了相对稳定的位置。
然后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陪伴家人,照顾父母的事情上。
对于他们来说,能为自己家人的幸福负责,这就是一种上进。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以为的那些停留在安逸区,整天“混吃等死”的人,他们并不是不上进,而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的上进之处。
毕竟工作并不是上进的唯一选择,很多人即便是在工作上没有大的成就,但他们一样可以在别的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个社会美好之处就在于选择的多样性,工作内外,用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
想把控好上进心
你需要明确这三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定义好属于自己的上进心?对此,我有三点建议给到大家:
第一,你要认清“投资成本”与“机会成本”。
在你选择上进方向时,要先考虑到两个成本:
对于投资成本,是指我们为了上进,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
对于机会成本,是指我们因为选择,从而放弃了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例如,当你准备在闲暇时间闷在家里看书学习,作为投资成本,你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但作为投资回报,你能获得更多知识。相比之下,作为机会成本,你失去了社交以及娱乐放松的时间,过得不会像是原来那么舒服。
但总体来讲,当投资回报大于付出,那就值得做。
相反,如果是前面那种,被老板忽悠的上进,付出精力和劳动却得不到相匹配的报酬,也失去了自我提升的时间,那么我们不仅会在投资成本上血本无归,还会在机会成本上浪费更多时间,那这样的上进,就不值得做。
第二,你的上进要基于“需求”,而不是“欲求”。
其实现在多数人都很焦虑,然后就容易跟风,看着别人做了什么上进的事情,自己也要模仿去做。
但你要知道,能产生结果的上进,一定是源于我们自身的实际需求,也就是我们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并且这个事确实是对自己有用。
而这种需求的想法,一定是发自内心,并且是由内向外迸发出的一种能量。
那这样的上进,就可以开始。
如果你没有经过这样的考虑,而是为了上进而变得“上进”,那这种欲望需求所驱使的结果,就会让我们的行动变成搭建面子工程的行为。
最常见的例子,多少去健身房打卡自拍的人,转身就买杯奶茶点个炸鸡,只有真的迫切想要瘦身,真的受亚健康困扰想要寻求改变的人,才能做到严格训练。
所以,直面需求,才能找到最精准的自驱力。
第三,上进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动作。
找准了方向,就要坚持。
有些人之所以成果有限,就是因为他们习惯摇摆不定。就像过年串门走亲戚,今天干一件事,明天干另一件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持之以恒当然很难,我们从来不强迫每个人都能做到,甚至我自己也做得不够好。
但是,这不就是我们与金字塔尖小部分人的差距吗?该服气还是得服气。
其实比起上进心,我觉得更可贵的是平常心。
我们不该一边连坚持都做不到,一边埋怨命运不公。
也不该照着别人的标准拼命努力后一无所获,就从此丧失信心。
就是前哈佛商学院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所说的那样:
“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感到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技艺超群,也不是因为他们信心百倍,而是他们都有着自己对于成功和卓越的定义,并且一直朝着心中目标不断前进着。”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你怎么看待职场上的奉献精神?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晋良。LinkedIn专栏作者,恩师名晋,前百万粉丝公号运营培训师,持续自学5年,个人微信(id:a1219523276)。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及网络。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20领英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