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傅园慧“摸摸”不离身,孩子有恋物怪癖,父母要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0-10-06 13:21:25来源:育儿须知

文|秘籍君

生活中,孩子对某样物品有特殊的依赖,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抓着奶嘴;爬行时期的孩子手绢不让离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被子不让换、旧玩具不让丢等等。更有甚者,有的孩子长大后,还有明显的“恋物”表现。

“洪荒少女”傅园慧,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当初她在参加里约奥运会接受采访时,凭借一句“洪荒之力”走红。前段时间,我看见她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发现她有一个小习惯,走到哪里都不忘记身上斜挎着的一根红圈圈,傅园慧还管它叫“摸摸”。据傅园慧爸爸透露,傅园慧小的时候喜欢摸一块儿毛巾,长大后就变成了这根红圈。当时,我就意识到这孩子从小到大都有恋物情结。

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身上遇到类似的情况:家里的东西千千万,贵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有,但是孩子就是钟情于一个,即便是脏了、破了,也不会产生丝毫的嫌弃。这种异常的表现,会让很多家长担心,这是不是怪癖,要不要改正?

其实,这种表现是“恋物情结”,通常发生在3-6岁的儿童身上,也有极少数可持续到成年。孩子出现恋物行为,主要是渴望获得安全感和慰藉,对其成长没有坏处。因为,有的孩子从小由父母抚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和父母的分离必不可少,恋物行为,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缓解焦虑,适应独立面对新环境。

孩子过度地依赖某一样东西,在外人看来总是奇奇怪怪的,忍不住有不好的联想。所以,家里孩子有恋物的行为,会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是我家孩子?我家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孩子有恋物的行为,原因复杂。

①缺乏安全感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需要和照料者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赖关系,比如可能喜欢依偎在父母怀里,亲亲抱抱父母。但是,有的父母工作繁忙,大部分时间无法陪着孩子,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的渠道就会打破,所以会从身边寻找一些物品来代替。像触感毛茸茸的玩具、温暖柔软的被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新的依恋对象,当孩子感到恐惧不安是,就会从这些东西上,寻找安全感。

②孩子对皮肤和身体有接触的需求

父母会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对父母的身体很感兴趣,喜欢摸摸父母的头发,拧拧父母的耳朵,揉揉父母的脸等等,如果不让他做,他就会跟你急,这是因为我们人有“皮肤饥渴”,有身体接触的需求。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触觉发育最早,他通过触摸情绪上得到满足,心理上就会感受到安全和舒适。孩子恋物,可能就是和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孩子渴望肢体接触,就转移到了物品上面。

③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

孩子在一岁前,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如果他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他就不会因为父母的不在身边患得患失,有足够的勇气探索外部的世界。但是,有的父母陪伴孩子,亲密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比如,和孩子相处太冷漠、不关心孩子的内心等等。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爱和关怀少,孩子就会转而寻找更能够给自己安全感、幸福感的东西。

孩子有恋物情结,对某一件东西迷恋,不是坏事情。但是,这些身外之物,难免有遗失情况的出现,对孩子情绪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所以,有家长也会希望帮助孩子摆脱:

①多陪陪孩子。孩子有恋物情结,比如有小毯子、毛绒玩具依恋,但是他内心最渴望依恋的对象肯定是父母。所以,父母可以多陪陪孩子,陪孩子聊天、玩耍,让填补孩子的情感空缺,孩子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父母的身上,对其他的物品的依恋,也会逐渐地减少。

②学会拥抱孩子。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需要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供给,他也需要和父母有肢体上的接触,偶尔需要父母温暖的怀抱。所以,父母养育孩子,不要羞于表达情感,可以多多拥抱孩子,给孩子安慰和鼓励。

③努力去理解孩子。父母让孩子感受到,有亲人是理解他的十分重要。即便父母觉得孩子有恋物情结不好,也不好斥责他,用爱和关爱体贴他,孩子心理更加健康积极,有助于摆脱恋物情结。

【话题讨论:你家孩子有恋物情结吗?】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