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刘云鹏教授: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三大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0-10-12 21:20:26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早期结直肠癌通过手术可以获得90%的治愈率,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1%,因此术后辅助化疗目前已经成为早期结直肠癌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今年的CSCO大会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为我们分享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相关热点话题。

专家简介

刘云鹏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内科治疗专委会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智慧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常委

化疗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肠癌专委会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精准医疗专委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肿瘤药物专委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医脉通:辅助化疗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在过去10多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对于辅助化疗的时机,从您的经验来看,什么时候开始最好?

刘云鹏教授:辅助化疗的治疗目标是根除隐匿性微转移病灶、消灭R0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改善无进展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增加治愈机会。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通常在术后四周内进行,做完手术后四周,患者大都能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所以我们会在患者临床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开始术后的辅助化疗。

医脉通: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方案又有哪些选择?

刘云鹏教授:肠癌手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TNM分期I-III期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I期肠癌患者,手术后不需要化疗;有高危因素的II期肠癌患者需要化疗,而III期肠癌患者都需进行辅助化疗。当然实际是否进行化疗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态,如果年龄很大或慢性病多、全身情况比较差,则需要通盘权衡其风险和获益,再决定是否化疗。

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主要是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II期和III期肠癌的辅助化疗方案通常为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卡倍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于老年人或有特殊情况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以采用氟尿嘧啶单药化疗。

医脉通:IDEA研究对临床实践有什么样的影响?您会如何根据临床情况来选择具体的辅助治疗方案?

刘云鹏教授:IDEA研究解决了临床中一直困扰我们的辅助化疗问题。在IDEA研究结果公布之前,我们对Ⅲ期结直肠癌是做标准的术后辅助治疗,通常是6个月。IDEA研究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危险度相对比较低的亚组人群,采用减轻剂量强度、减少化疗时间的方案,并得到阳性结果,这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实际上,III期肠癌中有低危也有高危的患者,而对于低危的患者,选择3个月的联合化疗就可以了。IDEA研究纳入的II期肠癌患者数量不多,所以对于高危II期肠癌患者,目前我们大多选择3个月的联合化疗。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