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喝咖啡对身体有这么多好处!但得这么喝才对

发布时间:2020-11-03 08:20:11来源:一附院内分泌科

一年总有四天犯困

分别是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对于总是睡不够的资深社畜们

咖啡是“续命”的必备

但关于咖啡争论一直没停过

咖啡=不健康?

一图看懂

咖啡因在各器官系统内对健康的影响

图片来源:医学前言

源自《新英格兰杂志》官网

血压

短期内会提高肾上腺素水平和血压;

但大多数人可在1周内产生耐受;

即使是高血压患者适量饮用也无需担心血压飙升。

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摄入咖啡因与心房颤动不相关。

事实上,适量饮用反而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每日3~5杯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改善肥胖

可通过降低食欲、提高基础代谢率和食物热效应来改善能量平衡。

白天多次摄入咖啡因(6×100mg)可使24小时能量消耗增加5%。

2型糖尿病

在短期内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但长期(每天4~5杯,长达6个月)则没有影响。并且咖啡摄入还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

癌症

与癌症发病率增加或癌症死亡率增加均不相关。

不仅如此还与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和胆囊癌的风险降低相关,特别是子宫内膜癌和肝细胞癌。

肝脏疾病

咖啡因有助于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风险。

神经系统

咖啡因摄入量与帕金森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也与抑郁和自杀风险降低相关,但不适用于每天饮用大于8杯的人。

这样看来

喝咖啡的好处未免也太多了吧

那是不是可以任意喝咖啡了

且慢!

说完了优点,再让我们说说缺点!

喝咖啡的缺点

01

对睡眠、焦虑的影响及戒断症状

02

毒性作用

03

制作方式

咖啡因摄入上限

那么问题来了

400mg的咖啡因换算成咖啡是多少呢?

请看

常见咖啡店的咖啡因含量(mg/473ml,大杯)

数据来源于https://www.caffeineinformer.com

常见其他食品及饮品咖啡因含量

数据来源于FoodDataCentral。

表中列出的数据是常见咖啡因含量,不同品牌下可能有所不同。

奶茶等茶饮料中的咖啡因也不容忽视哦

部分咖啡因含量甚至高于咖啡

2017年上海消保委

对27家奶茶店51件样品进行比较

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居然有428mg

相当于4杯咖啡

这下你找到喝完奶茶睡不着的原因了吧!

来源:邵逸夫医院营养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1989年成立内分泌专业组,2003年独立门诊,2006年独立病房,2011年独立病区。内分泌科是国家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内分泌专业)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河北省生长发育与矮小症专病联盟单位,河北省罕见病成员医院,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多次承办河北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内分泌科将努力建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质、团结协作的学习型团队,集医教研于一体、以内分泌代谢疾病为诊疗特色的京西北区域国家重点内分泌专科。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5.67万人次,病房床位65张,年住院2124人次。内分泌科现有医生1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内分泌科现有护士17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

内分泌学科是院级重点学科,开设有内分泌专家门诊、生长发育门诊、肾上腺门诊、肥胖门诊、甲状腺门诊、普通门诊、宣教门诊。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目前内分泌科开展的亚专业包括生长发育、内分泌高血压、肥胖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涉及病种包括生长发育异常、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01什么病在威胁5%中国女性的生育?

作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我国育龄妇女中的流行率为5.6%[1],且逐年增长[2]。

这意味着我国每20个育龄妇女中就至少有1位患PCOS。

图1每20个育龄妇女中就至少有1位患PCOS/图源网络

而这种疾病的初始症状大多只是月经周期或出血量异常,很多人不以为然,却想不到PCOS很可能导致不孕!PCOS患者不孕可能性为非PCOS女性的9倍多[3]!甚至PCOS患者的流产率也更高[4]。

通过药物治疗,PCOS患者基本可以实现生育愿望!(具体措施见第3章节)

但是一项最新研究表示,即使通过各种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或其他方式受孕的PCOS妊娠女性,也可能面临着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危险……

这项研究使用美国最大的住院患者样本数据库HCUP-NIS,收集了2004-2014年间900多万人次怀孕和分娩的数据,其中,患有PCOS的妊娠女性有14882人,非PCOS的妊娠女性为9081906人,是目前为止PCOS样本量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研究[2]。(注:HCUP-NIS是美国最大的住院患者样本数据库,由全国各地医院提交的住院病历组成。数据代表了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医院20%入院率。。)

图2研究发表于HumanReproduction

该研究的结果包括两部分,确认受孕时(基线)和妊娠过程中,PCOS孕妇和非PCOS孕妇的数据对比。

确认受孕时(基线),与非PCOS孕妇相比,患PCOS的孕妇有肥胖,或已伴发慢性高血压、孕前糖尿病、既往接受过甲状腺疾病治疗、使用体外受精技术(IVF)或多胎妊娠比例更高。

图3确认受孕时(基线)PCOS与非PCOS孕妇特征比较

妊娠过程中,与非PCOS孕妇相比,患有PCOS的孕妇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119%,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增加47%,子痫前期风险增加29%。(已校对混杂因素:年龄、种族、收入、等级、保险类型、肥胖、既往IVF治疗、剖宫产、慢性高血压、孕前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多胎妊娠、吸烟和吸毒史)。

图4妊娠过程中PCOS与非PCOS孕妇特征比较

这项研究首次将PCOS确定为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我们,应当加强对PCOS的重视,以做好PCOS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月经异常的女性朋友们或她们的亲人已经开始慌了(说实话小编自己也很慌……),但大家稳住!先看看PCOS的诊断标准再决定要不要去医院检查吧!

02如何诊断PCOS?

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根据汉族女性的特点,通过大样本资料的研究,完成了中国育龄期女性PCOS诊断标准的制定[5-6]:

表1:中国育龄期女性PCOS诊断标准

而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在发育阶段,在月经初潮后2年内,激素反应一般不符合成人模式,故针对青春期PCOS的诊断标准更为严格,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条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疾病方可诊断[7]:

①初潮后月经稀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

②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③超声下卵巢多囊。

女性也可以通过一些临床表现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高雄激素水平——多毛、痤疮、雄激素性脱发。

03得了PCOS怎么办?

虽说PCOS罪行种种,不仅影响女性生产能力,甚至危及孕妇们的健康。但怀疑或确诊是PCOS的女性朋友不要焦虑,目前,PCOS也有一定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实现生育愿望等。

目前,国内外的指南都强调PCOS的治疗原则为[8-9]:

PCOS为慢性病,自青春期发病影响女性一生,其治疗是长期且动态的;

除生活方式建议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无需任何干预;

PCOS难以根治,目前尚无专门针对PCOS的特效药,但可有效控制症状;

无针对PCOS的通用治疗方法,需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的靶点应考虑雄激素过多、排卵少和胰岛素抵抗。

根据国内外共识,对PCOS的治疗首要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善[6]。包括:

①饮食控制:饮食控制包括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主要的营养成分、替代饮食等;

②运动:运动可有效减轻体质量和预防体质量增加;

③行为干预:逐步改变易于引起PCOS疾病的生活习惯(不运动、摄入酒精和吸烟等)和心理状态(如压力、沮丧和抑郁等)。

生活方式的改善可有效减重——有研究表明,体重降低5%-10%即可降低PCOS患者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和雄激素水平,并改善月经功能并可能改善生育能力[10]。

01对青春期、育龄期无生育要求、因排卵障碍引起月经紊乱的患者[6]

可用药调整其月经周期,包括周期性使用孕激素、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

02对有生育要求者[6]

①妊娠前咨询。明确PCOS女性不孕的风险因素(肥胖、吸烟、酗酒),并在治疗前予以纠正。

②三线治疗流程:

不孕的一线治疗:氯米芬、来曲唑;

不孕的二线治疗:外源的促性腺激素或者腹腔镜下卵巢手术;

不孕的三线治疗:体外受精技术。不推荐常规应用二甲双胍诱导排卵,该方法仅限于糖耐量受损的女性。

最后,提醒各位,虽说PCOS是不可痊愈的慢性病,但其实目前的治疗基本上都可使PCOS患者获得同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生育、月经周期等各种问题。所以疑似或确诊PCOS也不要过于焦虑哦!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126.com,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