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用好厨房两样宝,温阳驱寒少生病

发布时间:2020-11-04 08:20:19来源:郭力话健康

全国广播电视金牌主持人郭力和您聊健康

郭力导读:从中医角度讲,外界正逐渐从秋燥转变为冬寒,我们的养身重点也要从降燥转变为防寒,否则让寒气滞留在体内深处,就容易埋下病根……~关注郭力微信号“郭力话健康”健康快乐每一天!

1分钟自测寒气

如果有下列症状,可能说明体内有寒气,症状越严重可能寒气越重:

经常虚弱,容易疲劳;

手脚冰凉,怕冷;

容易腹泻,喜欢热食、烫食;

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腿脚容易水肿;

下肢容易无力,酸麻,易犯腰痛;

夜尿增多等。

身上这4个地方最怕寒

人体有几个薄弱之处最容易被寒邪侵入,也更容易引起疾病,分别是:

1

头部

头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一旦受寒,往往会引发头痛、头晕、失眠等症。另外,对于有高血压、脑梗塞的患者来说,寒冷会刺激大脑皮层毛细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易出现血压升高、小血管血液淤堵的情况。

【建议】洗完头发一定要及时擦干,不带着湿发入睡或者出门。出现不明头痛症状时,先查明病因再止痛,以免是脑梗塞发作而被忽视。

2

脖颈

颈部有大椎穴,是人体阳经交汇的要穴,此处一旦受寒,全身的气血运行都会受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大脑供血将更加困难,还容易引起感冒。

【建议】颈部易出汗,因此要注意保持温暖干燥,出门多选择衣领处防风保暖的衣物或者围巾,尽量不让后颈裸露在外。

3

肚脐

中医上将肚脐称为神阙穴,它疏通着人体下焦的血液循环,固护着腹部脏器的阳气,如果受寒,腹部的脾、胃、肝、胆、肠等消化器官都会受到损害。反过来,适当按摩或热敷腹部有益于生发阳气,提高消化能力和免疫水平。

【建议】每天饭后半小时,可用双手手掌适当围绕肚脐进行揉腹动作,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坚持5~10分钟,以感觉微微发热为宜。

4

双脚

脚是人体末梢,距离心脏最远,因此血液循环的负担更大,维持体表温暖更加困难。特别是脚踝处,不仅分布着很多重要的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穴等,还是很多泌尿生殖器官的反射区,比如前列腺、子宫、输卵管、输精管等。一旦脚踝长期受寒,就可能影响到生殖健康。

【建议】双脚踩在干花椒皮上轻轻搓动,可按摩脚底穴位,还能暖阳气、散寒气。

厨房里的2样宝

驱寒方便好帮手

其实真正驱寒的“高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得好,就能帮你暖暖地渡过秋冬换季,还能少生病。

1

干姜

干姜味辛、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中老年人当中,阳虚的情况比较普遍,适合用干姜驱寒。

干姜茶

【材料】干姜5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

【做法】开水煎煮15分钟,作为代茶饮即可。

【提示】热性的药吃久了会上火,如果服用后舌头转红、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停止。饮用前可咨询医师。

2

椒盐

花椒不仅是调料,也是一味中药。其药性辛热,归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等功效。制作椒盐热敷止痛包,敷在受凉的肩颈和关节,可以缓解疼痛。

椒盐热敷包

【材料】花椒和粗盐的比例是1:1。

【做法】将花椒、粗盐装入纯棉布袋中,表面淋湿,放入微波炉加热4分钟,等到温度适中后,敷于关节患处即可。

天气渐冷,平时也可以用艾草、红花、干姜等泡脚驱赶寒气,还有助于入睡,改善睡眠,简单方便,您不妨试试吧!

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请联系微信guolijiankang

郭力微信公众号:guolijiankang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