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4 22:20:15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医脉通导读
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很有难度;然而早在基线时,日后被确诊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首发精神病患者已呈现出某些症状及功能差异。
具体而言,基线社会心理功能良好,基线阴性症状少,基线认知灵活性高,均与基线后12个月的双相障碍(而非精神分裂症)诊断显著相关。
上述结果进一步提示,横断面症状谱存在重叠而难以鉴别时,社会及认知功能或应视为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的突破口。
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复杂,诊断难度高,病程早期误诊率高达30%-60%。例如,存在显著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现象绝不鲜见,尤其是当精神病性症状似乎与心境不协调时。
McLean-Harvard国际首发精神病计划中,研究者于基线2年后对超过500名首发精神病患者的诊断进行了再次评估。结果显示,最终被确诊为双相障碍的患者,每6个人中有1人在基线时被诊断为非情感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
鉴于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早期有效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针对此课题的前瞻性研究证据仍很有限。
研究简介
为探索早期预测双相障碍vs.精神分裂症诊断的基线特征,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EstelaSalagre博士及其合作者对一个多中心首发精神病患者队列进行了分析。该研究11月3日在线发表于JClinPsychiatry.。
本项研究属于「表型-基因型与环境交互:首发精神病预测模型的应用」(PEPs)研究的一部分;后者为一项多中心纵向自然随访研究,共有16个研究中心参与。本项研究纳入了来自这些研究中心的335名首发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年龄7-35岁,过去12个月内首次出现持续至少一周的精神病性症状,入组前使用抗精神病药时间小于12个月。
研究者采集了这些患者的一系列基线信息,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功能等,并使用二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基线后12个月诊断的预测效力。本项分析的随访评估时间点包括基线后2、6、12及24个月;作者指出,之所以选择基线后12个月作为诊断观测点,原因在于这一时间窗对于观察诊断修改而言是合理的,且受试者留存较24个月更多。
研究结果
335名首发精神病患者中,47人(14.0%)基线后12个月的最终诊断为双相障碍,105人(31.3%)最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9.6%待诊或确诊为分裂情感性障碍等;另有25%的患者脱落,其诊断主要为精神病性障碍未特定或急短等。
初步分析显示,确诊双相障碍组患者存在以下基线特征(相比于确诊精神分裂症组):
▶心境障碍家族史阳性比例更高(38.2%vs.18.0%,P=.02)
▶病前适应能力更优(病前适应能力量表[PAS],38.4vs.50.6,P<.01;评分更低提示适应能力更优)
▶基线社会心理功能更优(简短功能评估测验[FAST],23.6vs33.7,P=.001;评分更低提示社会心理功能更优)
▶基线认知灵活性更优(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错误数,14.2vs.19.7,P=.01)
▶基线躁狂症状更多(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14.1vs.7.3,P<.01)
▶基线阴性症状更少(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子量表[PANSS-N],15.0vs.22.3,P<.001)
▶病前未治疗时间(DUP)更短(144.2vs.194.7天,P<.01)
表1与双相障碍诊断显著相关的基线因素(SalagreE,etal.2020)
二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显示,以下三个因素与双相障碍诊断显著相关:
▶基线社会心理功能更优(FAST得分更低;OR0.956;P=.015)
▶基线阴性症状更少(PANSS-N得分更低;OR0.93;P=.048)
▶基线认知灵活性更优(WCST持续性错误数更少;OR0.946;P=.035)
结论
基于上述结果,早在基线时,日后被确诊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首发精神病患者已呈现出某些临床及认知功能差异。具体而言,基线社会心理功能良好、阴性症状少、认知灵活性高与基线后12个月双相障碍诊断显著相关。横断面症状存在重叠而难以鉴别时,社会及认知功能或应视为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重要鉴别点。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而言,心境稳定剂及非药物治疗使用越早疗效越佳,故上述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针对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旨在增强认知储备的干预措施或许也应有所差异。未来有必要开展规模更大、随访时间更长的研究,以确认上述发现。
文献索引:SalagreE,GrandeI,VietaE,etal.Predictorsofbipolardisorderversusschizophreniadiagnosisinamulticenterfirstpsychoticepisodecohort:baselinecharacterizationanda12-monthfollow-upanalysis.JClinPsychiatry.2020;81(6):19m12996.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