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0 10:20:16来源:丁香园
每个工作日早晨
丁香早读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追踪医疗热点
天津市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系海联冷库相关人员,行动轨迹公布
11月9日上午8时19分,天津市报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专家组研判,于当日中午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张某某,男,临时居住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路,职业为货车司机。在我市开展对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中,经排查主动发现。
张某某曾于11月5日上午11时左右驾驶货车到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装载冷链货物,11月7日,天津市接到山东省德州市通报,称自该市发出的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1月8日上午,天津市疾控部门与张某某取得联系,并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停靠唐官屯服务区等候,后经120救护车转运至静海区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11月8日至9日上午,张某某在静海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经静海区人民医院采样核酸检测阳性,并再次采样送静海区疾控中心复核阳性。无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随即将张某某由120救护车转运至天津市海河医院,经市级专家组研判,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张某某所到区域信息,已推送相关省市疾控部门。
据调查,11月5日上午,张某某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装货后离开。11月6日上午到达河南省濮阳市某食品厂,卸货后离开,下午回到河南家中。11月7日早上驾驶货车离家,中午到达河北省平乡某包子铺吃饭,下午到达荣越科技园装货,之后驾驶货车离开返回天津。11月8日上午于静海区唐官屯服务区停车等待。目前,该无症状感染者在海河医院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经排查,在津尚未发现有密切接触者。(来源:津云)
兰州回应布病确诊患者收到健康证明:由甘肃省专家组评估
11月5日下午,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为何有个别居民在两省多家医院确诊为布病,却依旧被认定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
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和布鲁氏菌病最大的区别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毒力不同。
本次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是由弱毒兽用布鲁氏菌疫苗菌株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侵害能力远小于自然界的布鲁氏菌活菌。弱毒疫苗进入人体一般会产生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不产生抗体,没任何反应;第二种是产生抗体,身体没什么明显不适;第三种情况是产生抗体而且因免疫反应引起身体不适,出现发热、疲乏、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单纯抗体阳性没有明显相关症状,不建议治疗。如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活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类对布鲁氏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都是易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和反复发热、乏力、多汗、关节和肌肉疼痛等,尤其是骨关节损害比较显著,需要临床规范治疗。
因此,在不同的流行病学背景下,要明确区分是否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群。
国家和省级专家依据健康评估方案对本次事件中抗体阳性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进行阶段性医学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三类:一是无健康损害(无论抗体检测结果是否仍为阳性,无典型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二是无相关性(抗体仍为阳性,患有其它疾病);三是不良反应。
必须同时具备抗体阳性、典型症状(比如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及器质性损害(比如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皮疹、黄疸等)三个条件,专家组依据就诊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评估。如果只持有其它医院出具的「布病」诊断证明单,未提供以上医疗资料的,专家组将根据工作方案评估为「无健康损害」。
为什么给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发放「健康证明书」?
「健康证明书」是省级专家按照《兰州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抗体阳性人员健康评估工作方案》,根据每个人的抗体检测结果、相关检查结果、流行病学等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并将研判结果报请国家专家逐一审核后,再由市肺科医院统一出具的,目的是告知群众布鲁氏菌抗体阳性对健康的影响。这一健康评估结果是由国家、省级专家对抗体阳性人员健康损害状况的阶段性综合评估,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来源:兰州发布)
辉瑞新冠疫苗Ⅲ期有效率达90%,或于本月第三周递交紧急上市申请
11月9日,辉瑞和BioNTech宣布,联合研制的新冠候选疫苗BNT162b2在第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的中期分析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疫苗接种阻止了90%的新冠感染。BioNTech首席执行官UgurSahin表示,由于第一批疫苗的有效性预计在60%到70%之间,「超过90%是非同寻常的」。
本次试验从多个国家招募了43538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被分为使用安慰剂和接种新冠疫苗两类。目前94人感染,试验仍将继续,直到发生164例感染时,将进行最终的数据分析,以进一步收集数据并确定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辉瑞预计,在11月第三周,将获得两个月的安全跟踪数据,这是美国监管机构在批准紧急使用授权前所要求的一项关键指标。如果没有引起任何问题,辉瑞本月会向FDA申请授权。
这种疫苗采用了mRNA技术,这从未在任何一种被批准的药物中使用过。利用mRNA可以让人体细胞成为免疫工厂,使其比传统疫苗开发速度要快得多。
这一积极的初步数据意味着,这家美国制药巨头及其德国合作伙伴有望率先推出新冠疫苗,此前该公司已与世界各国政府签订了数十万剂疫苗的协议。辉瑞表示,预计到2020年,可生产5000万剂新冠疫苗;到2021年底,预计产出13亿支疫苗,足够6.5亿人接种疫苗。(来源:Bloomberg)
中国疾控中心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11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开启动了面向公众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第二轮调查问卷。
征集通知显示,疫苗对防控传染病至关重要。此次调查旨在持续了解公众对未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意愿。调查内容中,除了有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公众是否患有某种基础性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以及近3个月内是否有因公、因私出国工作或学习的计划。同时,调查中还涉及到了公众对新冠肺炎和疫苗的看法。
同时,调查中明确询问了公众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以及不愿意接受紧急使用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调查还询问了公众对新冠疫苗价格的合理预期,其中包括「只接受免费」「200元以内」「201至400元」「401至600元」和「601至1000元」五种价格档位。
据中国疾控中心称,本次调查采取匿名形式,不涉及个人隐私,公众可以放心填写。(来源:北京日报)
国务院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全面消杀,严防输入
1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海关部门组织指导督促查验场地经营者或进口企业,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
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过程中,承运企业不得开箱。冷库接受进口冷链食品时,应如实记录并核对集装箱号及铅封号,做好货物的出入库记录,相关资料和记录应至少留存2年。
对从口岸放行的进口冷链食品,在社会冷库或企业冷库倒箱过车、入库存储前,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查验货物所附的消毒证明,如未消毒,则在掏箱卸货时,对该批货物的集装箱内壁、货物外包装实施消毒。
进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做到所有进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来源:国家卫健委)
8日新增境外输入32例、本土病例1例
11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2例(上海13例,陕西6例,广东4例,四川4例,内蒙古2例,山西1例,辽宁1例,江苏1例),本土病例1例(在天津);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6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截至8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424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6503人。
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8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804例(境外输入497例)。(来源:国家卫健委)
第476期丁香早读到此结束
策划:张佳楠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