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早读 | BNP与NT-proBNP,诊断心衰孰优孰劣?

发布时间:2020-11-25 09:20:11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B型利钠肽(BNP)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已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然而,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何时检测BNP?何时须检测NT-proBNP?两者到底孰优孰劣?

BNP/NT-proBNP的来源

1988年,日本学者TetsujiSudoh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NP)[1]。它主要存在于心室隔膜颗粒中,当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心肌细胞合成其前体多肽(Pre-proBNP),含有134个氨基酸,在进入血循环后降解产生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proBNP在内切酶的作用下形成1个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1个无活性的76个氨基酸片段NT-proBNP,两者产生的比例为1:1[2]。

BNP和NT-proBNP的比较

1.半衰期:

BNP的半衰期20min,NT-proBNP的半衰期120min,因此一般情况下血浆中NT-proBNP的摩尔浓度是BNP的6倍左右[2]。

2.代谢途径:

BNP主要与位于肝脏、肾脏和血管内皮的C型利钠肽受体结合,被中性内肽酶水解清除,少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清除;而NT-proBNP则几乎完全经肾小球滤过清除,因而受年龄和肾功能影响较大。

3.生物活性:

BNP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RAS系统活性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因而血浆BNP水平升高能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减轻心脏负担。BNP不仅是一个良好的心衰检测指标,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药物,目前已有两类药物投入临床:一类是外源人重组BNP制剂(如奈西利肽),另一类是抑制体内BNP分解的药物,如脑啡肽酶受体抑制剂(ARNI)/血管紧张素双受体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而NT-proBNP没有生物活性。

4.稳定性:

BNP稳定性较差,保存需要用抗凝剂和非硅化玻璃试管,常温下可保存半天;NT-proBNP稳定性较好,对保存条件无特别要求,常温下可保存7天。

诊断心衰的临界点

BNP和NT-proBNP被广泛用于心衰诊断,需要注意的时,两者对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要大于慢性心衰,对心衰的排除价值要大于诊断价值[3]。

1.BNP/NT-proBNP排除急性心衰的界点

BNP<100ng/L、NT-proBNP<300ng/L为排除急性心衰的临界值。

2.BNP/NT-proBNP诊断急性心衰的界点

BNP>400pg/mL;NT-proBNP水平受年龄和肾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年龄和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

50岁以下的成人血浆NT-proBNP浓度>450pg/mL;

50-75岁之间血浆浓度>900pg/mL;

75岁以上应>1800pg/mL,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应>1200pg/mL。

3.BNP/NT-proBNP排除慢性心衰的界点

BNP<35ng/L,NT-proBNP<125ng/L。在此范围内,存在心衰的可能性很小。由于除了心衰以外的其他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也会引起BNP/NT-proBNP轻度升高,因而用于诊断慢性心衰的BNP/NT-proBNP界值难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BNP/NT-proBNP诊断心衰只是作为一项参考指标,应用时应当结合传统的临床指标,如是否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以及既往心衰史等,尤其是BNP/NT-proBNP处于灰区值时(介于排除和诊断界值之间)。

BNP与NT-proBNP孰优孰劣?

BNP与NT-proBNP的检测在临床上都被广泛应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临床价值相近,均可采用,个别情形下需要注意[2]:

1.NT-proBNP半衰期较长,因而有更长的检测窗口,不容易漏诊心衰,但不能即时快速的判断治疗效果和目前真实病情。

2.与BNP相比,NT-proBNP受年龄和肾功能的影响更大。目前NT-proBNP诊断急性心衰界值对年龄进行了分层,因而大大提高了NT-proBNP的诊断准确率。当前唯一没有解决的是NT-proBNP受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优先检测BNP。

3.在使用外源人重组BNP制剂治疗心衰时,由于检测BNP所采用的抗体无法区分内源性和外源性BNP,因此会导致测得的BNP水平偏高,影响结果判读,所以在接受该种药物治疗时,应优先检测pro-BNP。

参考文献1.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小组.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9(6):401-408.2.韩治伟,刘晓飞,王勇.正确解读BNP和NT-proBNP[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27(02):113-115.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18(04):196-225.

本文来源:心希望快讯

相关阅读

▶▶

【重磅消息】

双十一返场特惠火热进行中

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23:59

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立即抢购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了解冠脉学院详情!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