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培训中的意外防不胜防,但不可不防。怎么防?

发布时间:2020-12-01 20:21:47来源:培训杂志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意外是个不速之客,总是不约而至,常常在我们最放松的时候,猝不及防地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惊吓。

做为培训师,我们除了可能会遭遇生活意外,还有可能时不时地受到培训意外的骚扰,有的意外会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断送培训师的职业生涯。

因此,意外不可不防,但意外防不胜防。

今天,《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任旭焱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剂预防针,帮助我们“抵御意外”的入侵。一起来通过阅读和学习注入到日常的培训工作中吧~

培训意外的出现,关联因素很多。

有与培训师、学员、管理人员、助教、班主任等人员相关的软性因素,有与环境、设备、场地、资料等方面相关的硬性因素,还有与外界影响、不可控突发状况等相关的情况不明、软硬不定的莫名因素。

其中有些因素已经超出了培训师的可控范围,对于培训人来说,意外和效果哪一个会先来呢?这还是一个问题。

在这里,我按照影响的轻重程度将各类培训意外划分为三个等级呈现给大家——

无伤大雅的小意外

小意外指的是能在课堂上很快解决的小问题、小状况。

小意外可甜可咸,如果置之不理或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培训效果。但如果化意外为亮点,就可以让意外为我所用,让“效果”锦上添花,这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

在某次主题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创新的培训中,讨论时,培训师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组一组地提问,一组一组地回答,大家的答案都还算正常,比如VR应用、混合教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先进的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加以说明,培训师再一一进行点评,学员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就在培训师暗自得意,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突然有一位学员表示:“我认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就是用好讲授法。”此言一出,其他学员都呆住了,这也叫创新吗?

培训师先是一惊,后是一定,马上分析了学员的思维是逆向思维,并说明这是创新中的常用思维方式,然后就介绍了教学创新中常用的思维方式,还对讲授法的发展做了回顾,最后肯定了学员旧法新用也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创新。

在讲解过程中,学员们听得非常投入,培训师话音一落,掌声四起。

一个可能会带来尴尬的小意外,就这样凭着培训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轻松地转化为课堂的精彩之处。

小意外好比生活中的小烦恼,无处不在。

现代培训思想特别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在培训中非常注重学员的感受和收获,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为了使培训效果增色,很多培训师设计了互动活动、讨论探究、现场演练等学员参与的体验式环节。

因为培训针对的是成人学员,他们有自己的阅历和见解,往往不习惯按牌理出牌,有时上着上着,就碰到一两个不按备课套路进行的学员,一不留神节奏就会被带偏了。

因此,培训的开展已不再是培训师独自掌控的事儿,而是由培训师和学员共同干预。

培训活动也因为有了学员的大量参与,使得培训师在备课时不可能预估到所有的情况,也无法真正做到算无遗策。意外就在这不可知的未来中悄悄地来了。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

小意外就好比这小火花、小种子一样,可能会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意外还是那个意外。

搞定小意外要做好“二备”——

培训师要做好个人素养提升储备,包括知识储备、技能储备、教学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加强等多项内容。

上课前务必做好扎实的备课准备。

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能收获到惊喜,

不想吃“苦果”

你需要超强的专业力

《培训》杂志

采他山之石,纳百家所长

祝你练就一身好本领

2021年征订中

现在拼团即可享受8折优惠

皮肉之伤的中意外

中意外指的是无法在课堂上即时解决,或超出了培训师的能力范畴,一时半会不易解决,却又会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的突发状况。

这类意外对培训师来说是有伤害的。轻则反馈不良,重则声誉受损。

有一位名校博导受邀为某企业讲授企业大学的案例开发课程,他准备了满满的干货,计划用案例分析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授课。

于是培训前2天,博导就提前将自己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发给了班主任,要求打印出来给学员预习,让学员带着思考和问题进入课堂。

但是,意外来了,班主任没有很好地理解博导的意思,以为只要为学员准备好资料就行了,于是,他把打印出来的资料在上课当天放在了每个学员的座位上。

博导按着自己的预设,以为万事俱备,就差开讲了。开课后就直奔主题,要求大家针对案例给出自己的分析意见,预想中的踊跃发言、百家争鸣的场面并没有如期而至,回应博导的是小白学员们脸上的各种蒙。

寂静的课堂让博导也有点蒙了,学员的表现为啥不在套路上?这可咋整?

简单地了解情况后,博导发现自己的计划无法实施,但课还要上下去,怎么办呢?准备好的课件也用不上了,手上又没有别的资料,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只好不停地板书,凭经验继续下去。

一堂好课,因为一个意外弄砸了。

有时,意外会来得莫名其妙,培训师完全是当了背锅侠。

小王刚进入培训领域不久,正是踌躇满志、无知无畏的时候,却被现实不轻不重地打了脸。

有一次在某公司做培训,正值金秋十月,恰是不冷不热的好季节,但偏偏培训那天,秋老虎来了,这有啥,开个空调就好了,于是,培训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开场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谁知开了好头,却没收好结尾,因为,意外上门了。

培训室的空调比较老旧,转着转着就罢工了,陌生的环境,也不知找谁进行处理,小王决定不理它,继续上课。15分钟后,所有人都冒汗了,学员也开始骚动起来,原本安静的课堂慢慢变得嘈杂了,学员因为身体上的不适,已不能安心于课堂了。

他们有的开始开小差了,有的说起了小话,有的提前离场了,现场一片混乱,培训以失败告终。

对于此次培训,小王当时做足了功课,却没想到被意外破坏了。

做为培训师,不管你愿不愿意,意外就在你想不到的地方等着你,想躲也躲不掉。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二到位”来预防中意外的发生。

沟通到位:对训前准备、设备标准、场地安排、人员配备、培训目标、学员状态等各种情况,培训师、主办方和学员等培训参与者应多方充分沟通,落实到位。

B计划到位:培训师应制定教学B计划以应对培训过程中的现场变化,主办方也应制定保障B计划,以应对突发状况。

伤筋动骨的大意外

大意外小则砸人饭碗,损人皮肉,大则囚人牢狱,取人性命。

培训有风险,上课需谨慎,每一个上课的培训师,始终不能淡化安全防范的意识。意外往往就出现在我们最为松懈的时候。

2016年齐鲁网曾报道过一则新闻,济南一家酒店,邀请消防公司上门做培训,这本是一件大好的事儿,培训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

事发之时,酒店院子里放着一个不锈钢盆,一个装可燃物的塑料桶和一个灭火器,酒店的60名员工围着这些物品,听消防培训人员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然后,他指导一位酒店员工进行灭火演示。谁知,向盆里倾倒完燃料后,大团的火焰喷涌而出,学员避之不及,被烧伤9人。

这种培训大意外,给学员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应坚决杜绝。

在实际工作中,越是危险的工作越要加强培训,但如果培训中准备不充分、防护不到位,会反受其害。

那么,培训中如何避免大意外的出现呢?可以从防患未然着手,做好“二预”。

做好风险预案,将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充分预估,并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

做好施救预备,危险培训现场应预备紧急救援人员和设备,以备意外发生时能及时救援,将伤害降到最小。

总结

其实,世界上本没有意外,所谓意外,只是事情没有按计划中的进行罢了。

对于培训而言,没有意外的培训,可能才是真正的意外,意外是培训常态,应对意外当如洪应明所言:“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每一个培训师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意外纳入意料之中,这也是培训师的基本素养之一。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