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月薪5万,寿命减半?”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高达60万,你还敢无效加班么?

发布时间:2020-12-15 21:59:56来源:LinkedIn

最近很多小伙伴反映收不到领英的推送,为了不让大家错过我们的精彩文章,欢迎看完文章后点击【LinkedIn】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并多多【点赞、在看、转发】哦!

前阵,又看到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

一位投资负责人,因为过度加班,失去了生命。

小调查也显示,在如今职场中,天天加班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或许有少部分人极度热爱工作,不舍得休息,但加班,其实并不是大多数人的主动选择。

加班图啥呢?图钱?能按照规定发加班费的公司凤毛麟角。图业绩?

事实是大部分加班不过是由于被低效的会议拖延了进度。

之前在文章评论区,有位读者就道出了心声。

为什么加班文化会愈演愈烈?这种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接下来,咱们就来来聊聊这件事。

死于薪水

并非无中生有

曾听过一些老板吐槽,他们觉得员工们太矫情,不就是加个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实际上,老板们根本就不理解我们的处境。

在上周学习时,我了解到一本书,中文译名:《死于薪水:现代管理方式如何伤害员工健康》。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瑞·菲佛,他在书中揭露了一些企业制度,对我们身心健康的致命影响:

(1)无休无止的轮班工作,把我们当成生产线上的机器;

(2)不近人情的超时加班,让我们整天在公司虚度光阴;

(3)在工作中没有自由空间,导致我们只能被人操纵。

这三种影响,都会产生巨大的心里压力。如果压力足够强烈,我们的皮质醇水平就会升高。

而这种激素往往与慢性压力、炎症、加速细胞死亡和总体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很多公司所推行的加班制度,天天加、月月加、一直加,让员工很容易出现失眠、脱发、身材走形、内心焦虑甚至抑郁的情况。

因此,我们对加班文化所表现出的抵制,不是矫情,而是我们必须要争取的权益。

曾有位人资总监和我分享说:

“公司不会对员工的健康负责,因为双方只是雇佣关系,除了缴纳基本保险,公司所提供的薪水,就是给员工最直接的回报。”

这句话也揭示了一个真相:

虽然我们可以为了薪水卖掉时间,可健康的身体,终究是我们自己的。

无效加班背后

是人性与权利的博弈

加班文化为何会愈演愈烈?

这当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科技的进步,丰富了公司压榨我们的手段。

各种考核工具,无时无刻都在监督我们;为了达成所谓的绩效指标,我们都成了算法中的棋子。

还有前段时间,某多多被爆出在厕所安装计时器事件,防止员工上厕所时间过长。

第二个原因,资本的利益面前,普通人的权益鲜有人关心。

大佬们大谈特谈企业利益的时候,轻飘飘一句话把员工的辛苦比作了“福报”,普通人自然是不领情的,也难怪某爸爸如今在B站上的风评一落千丈。

还有第三个原因:

一些公司的加班盛行,企业高管才是幕后推手。

曾有位咨询顾问和我分享一个案例:

他去一家企业做咨询,在评估后,项目预计一个月就可以做完。可和他对接的那位企业高管,却要求他按照两个月的期限来做。

为什么?

因为那位高管,原来就弄过类似项目,结果没做好。如果咨询顾问过来一个月之内就搞定,岂不是让高管丢了面子。

对方为了自己的钱途,硬是拉着咨询顾问磨了两个月,而那家公司的员工,也在蒙圈状态下,跟着加了两个月的班。

这种事情不是个例。

之前在聊天时,作为公司高管的朋友,也和我说了些实话:

“我知道效率的重要性,也知道总加班只是加个寂寞。”

“可平时业绩不理想,用户没增长,老板发脾气要改变,作为负责人,我只能拿出全员奋斗的架势,推行加班制度,带着下属一起内卷,这样才能给老板一个交代。”

所以,在推行加班这件事上,老板虽然握有绝对权力,可如果没有高管的推波助澜,公司不可能是这幅嘴脸。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公司都放弃无效加班,然后凡事追求效率,做事追求结果,那有能力的人,将会快速脱颖而出。

而有资历的人,一旦能力跟不上,就会导致个人地位与资源的迅速贬值,乃至最终被淘汰。

可毕竟在职场中,靠资历的人有很多,靠能力的人很少。所以既得利益者,不会任由这种事发生。

很可能我们在为各种无效加班而感到怀疑人生时,一些高管正在暗地里,偷偷窃喜。

面对无效加班

我们能做什么

想解决加班文化盛行的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有能力的人成为高管,然后把那些依靠混资历的人给踹下去。

往上爬,让自己有权利去影响公司制度,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当然,毕竟晋升的机会很少,而且我们多数人也都处在员工这个位置。那么这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向那些优秀高管靠拢。

(1)躲避无能高管,也就躲避了无效加班。

客观来说,能力强的高管,因为对方本身就很厉害,所以不怕下属优秀。这种高管,更倾向去鼓励下属追求效率,一切以实际成果为准。

在这种环境下,无效加班的情况很难出现。

如果是饭桶型高管,对方没啥能力,那肯定心虚,之后各种瞎折腾肯定就少不了。

而判定对方是否有能力,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我们和对方一起工作,能不能学到东西?

对方是否做过成功案例?次数多不多?

当对方遇到问题,是认真反思还是随后甩锅?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追随的高管没啥能力,趁早跑路才是良策。

(2)如果不能跑路,那就“碎片化摸鱼”。

如果我们难以摆脱无效加班的影响,自己也不能换工作,这时就得考虑用摸鱼来保命。

摸鱼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自己干活时敲锣打鼓让身边人知道,等到了想要休息时,再去隐身。

其中需要注意三种情况:

第一种,在协同工作时,因为高管和同事会随时找我们,这时就尽量别摸鱼。

要保证自己能及时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要有基本的责任心,不能耽误集体的进度。

第二种,在独立工作时,虽然摸鱼很方便,但我们也要评估好任务进度,保持一定的摸鱼节奏,在确保最终事情可以完成的前提下,适当休息。

第三种,在空闲自由时,也不要过于奔放。至少办公桌要摆一堆书或者是文件资料,电脑屏幕也得打开一些正经页面。

最后再安利一个“防偷窥膜”,网上有售,买回来贴到电脑上,特别稳妥。

(3)可以讨厌上班,但不能丢了对工作的热忱。

中国艺术家陈丹青曾说过一段话:

“年轻人可以讨厌上班,但绝对不可以厌恶工作。”

虽然现在我们很讨厌无效加班,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这样;

虽然我在文章中,提到了让各位去摸鱼,可这并不代表之后的工作,就不值得我们去努力;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上班过程,就是一种为了生活和成长的权宜之计。

所以在我们使用各种办法,应对当下的处境时,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也别忘了自己的追求。

兜兜转转,曲折前行,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东西。

刘慈欣上着班敲出了畅销小说,曾引发争议,我们可以批评他不够负责,却不能评论他对工作不够热爱。

因为他追求和热爱的,只不过不是当下这份工作而已。

你认为加班对你来说是负担吗?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晋良。LinkedIn专栏作者,恩师名晋,前百万粉丝公号运营培训师,持续自学五年,个人微信(id:a1219523276)。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及网络。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20领英保留所有权利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