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充电桩联播快讯 | 2020第51周

发布时间:2020-12-20 19:58:41来源:充电桩视界

智慧车联网平台是由公司自主建设、全球覆盖面最广、用户数量最多的充电桩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3个城市,服务新能源汽车用户550万人。其中,该平台在山东的注册用户达32.8万人,山东省接入该平台的各类充电桩近8万台,约占该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总量的90%。

充换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2010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开展充换电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和充电网络建设,目前共建成各类充电站1767座、公用充电桩10269台,占全省公用充电桩总量的44.3%。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快充站162座,实现了全省市县及主要高速干道服务区全覆盖。同时,该公司致力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为全省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推荐、定位导航、一键充电、便捷支付等全方位服务。

相比公用充换电站,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难度更大。国网山东电力推进居民区充电网络设施发展,从充电设施建设、充电桩报装、小区配套电网扩容改造等多方面入手,全力助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个人充电设施方面,该公司为用户提供充电桩报装申请、安装、接电、运维一条龙服务;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倡导“共建共营共享”,依托“互联网+”在全省建成9个居民充电示范小区,目前已建成投运有序充电桩710台,通过“随车配桩、带桩运营”普及充电桩设施,方便用户在居住小区充电。(中国电力网)

数据显示,中国的乘用车产销量已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而江苏省是全国终端销量第二的省份,每年都有上百万辆新车上路,给交通和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对环境更为友好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关注,"新车优选新能源"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共识。

江苏省商务厅9月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意见,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同时要求城市公共停车位,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并配套充电设施,鼓励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对新能源汽车1小时免费停车。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升。

到今年年底,江苏将实现乡镇充电设施的全覆盖,届时省内充电桩的数量将达到约9万个,每两辆电动汽车将配有一根充电桩。

随着城乡居民对新能源的认知提升,换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加快城乡布局,新能源车推广普及的瓶颈得到解决,9、10两个月全省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1.5万台,同比增长250%以上。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表示:“从九月份开始我们在全省10座城市组织新能源汽车巡展活动,同步在1000个门店进行宣传。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乘用车险量下降10%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上险量却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16%。”

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以行动支持环境保护,更可以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汽车资讯评论员蒋永明表示:“首先新能源车在后期使用上是有很大优势的,它的使用成本是远低于汽油车的。这对于老百姓有很大的实惠。其次新能源技术在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整体行驶表现、隔音以及制造工艺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甚至超越了部分燃油车,老百姓更愿意去选择一个既有科技感,驾驶起来又截然不同、又能打破里程焦虑的新能源车。”(中国能源网)

12月16日,从重庆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新闻通气会暨电视电话培训会上了解到,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重庆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要求重庆市从今年11月起正式启动绿色社区创建行动。

绿色社区指拥有符合环保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并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在重庆市,绿色社区的创建对象为广大城市社区,即各区县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空间区域。

据介绍,重庆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结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进行。具体来说,绿色社区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多方式搭建社区沟通议事平台;将推进社区海绵化改造和建设,避免和解决社区内涝积水问题;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体系;合理布局和建设各类社区绿地,增加公共活动场所、运动场地及设施;合理规划停车区域,配建停车、充电设施;推动不同方式的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对噪声、臭气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积极治理;将推进基础设施、安防设施智能化改造与建设,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引导社区编制发布绿色生活公约,加强社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等。

以正在创建绿色社区的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万紫山社区为例,该社区种植乔木上千棵,种植灌木2.6万平方米,使得小区绿化率提升至38%。该社区还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健身设施,居民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火凤山公园、棕榈泉公园、万年路体育公园。社区还将节水节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投放、不销售和食用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社区树木花草等5项绿色生活倡议列入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目前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7%。

根据《方案》,2021年,重庆市将确保各区县30%以上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2022年,确保60%以上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2022年后,全市将建立健全绿色社区创建、运营、管理长效机制。(重庆日报)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发布《关于昆明市2019年-2020年9月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市级奖补资金分配方案的公示》,昆明拟对27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给予奖补,资金总额逾2549万元,以加快昆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昆明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对在昆明市投资建设、通过验收,且对社会运营、接入市级新能源平台的充换电设施、集中式充换电示范站等给予财政补贴。其中,对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按照直流充电设施25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100元/千瓦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在主要街道路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地建设的集中式充换电示范站,按照20万元/座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此次符合申报条件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共27家,涉及98个站点(含示范站54座)、1349个充电桩。按照交流充电桩100元/千瓦、直流充电桩250元/千瓦、集中式充换电站20万元/个的标准给予补贴。

为公平、公正、准确有效地补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发改部门会同相关机构,对申报企业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合规性审查,对项目完成情况现场核查。昆明市新能源汽车运营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根据入网数据,再次对站点(含示范站)、充电桩进行核查。对符合奖补规定的,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对27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给予奖补,奖补资金共计2549.2366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构建良好、稳健的产业发展环境,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充电服务,上述部门将在3年内不定期对获得补贴企业的充电基础设施进行核查。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资金,查实后将收回全额补贴资金,并对企业实施联合信用惩戒;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此次公示为期5个工作日(12月16日-12月22日),如有异议可向市发展改革委(0871-63960651)、市财政局(0871-63550711)进行电话反馈。(昆明日报)

2020年12月15日,济南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联盟第一届全体成员大会在济南舜耕山庄举办,济南市发改委副局级领导干部盛顺吉,济南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咏,济南市发改委电力处处长徐钢,历下区发改局副局长高慧玲,市中区发改局副局长李勇峰,槐荫区发改局副局长赵朋,天桥区发改局副局长董汭,静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培钢等及产业联盟各副理事长、理事、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徐钢就《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做好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验收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

静态交通集团董事会秘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倍豪向大会汇报了《产业联盟发展规划》。静态交通集团副总经理赵新对《济南市充电基础设施数据并网接入流程》及《充电运营企业、场站评级评星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我们将着力打造我市充换电服务智能化体系、设备检测检验规范化体系、统一售后维保标准化体系。”李培钢表示,产业联盟将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工作号召,更加切实有效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更加坚定地遵守行业秩序和规范,更加充分地挖掘市场活力与潜力,紧紧围绕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体工作部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借助于市发改委制定的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在各个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努力实现济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

盛顺吉强调,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时期。产业联盟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加快新能源汽车消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度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新认识,全面落实国家加快新基建的部署,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设好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盖全市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助力济南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全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济南蓝天白云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李咏指出,产业联盟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在技术路线选择、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切实落实和强化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在产业规划引导、标准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推进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各成员单位要紧密协同,加强合作,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逐步形成我市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生态,助力我市新能源产业健康、良性发展。(齐鲁晚报)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