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2020年妇产科指南共识分类汇总,不容错过!

发布时间:2021-01-21 10:57:38来源:医者部落

拓展阅读

2020年妇产科领域更新发布了不少指南,有临床诊治疾病的参考和规范,也有面对新冠疫情传播迅速发布的应对之策,您及时掌握并学以致用了吗?

「妇产科在线」将2020年度妇产科领域的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了分类整理汇总,方便大家查阅学习,点击指南共识标题即可跳转阅读,也可下载「妇产科在线」APP在指南共识栏目免费查看学习。

妇科常见病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指南适用于青春期、育龄期和围绝经期PCOS患者的诊疗及管理。

子宫腺肌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引起的月经过多、严重痛经和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本专家共识对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治疗以及长期管理诊疗流程,提出了以证据为基础的专家共识性指导建议。

阴道松弛症是女性产后的常见问题,由于文化及教育的影响,尽管阴道松弛症的发病率很高,但由此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多。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伴随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会出现多种绝经相关症状、组织萎缩退化和代谢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

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延误对PID的诊断和有效治疗都可能导致PID永久性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症、异位妊娠等)。

慢性盆腔痛是一种常见、症状明显且治疗繁琐的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规范和促进慢性盆腔痛的诊治势在必行。

不同年龄阶段的内异症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存在个体化差异,只有充分理解,真正做好分阶段处理,分层次治疗,才能在患者的各个年龄阶段给予最需要的帮助。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本指南将AUB限定于生育期非妊娠妇女。

本共识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指导妇科诊治。

妇科肿瘤相关

新冠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得到适宜的诊疗,本共识为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工作的有序规范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遗传性肿瘤的规范咨询有助于筛查和识别高危个体,依据遗传学原则指导干预措施。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越来越多的患者特别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希望能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选择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可发生在包括育龄期的任何年龄段女性。

(2020)

NCCN关于治疗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相关更新。

制订子宫外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原发部位判定的快速指南,以便为“卵巢癌”进行可重复的修正分类,指导HGSC患者、尤其是低分期病例的精准定位。

子宫癌肉瘤(UCS)仅占所有子宫体恶性肿瘤的2%~5%,但其相关死亡在子宫恶性肿瘤占比超过16%。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大常见癌症,指南讨论的范围包括子宫颈鳞癌、腺鳞癌和腺癌,以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

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

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是局限于阴道上皮内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性改变,多为阴道浸润癌的癌前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是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局限于鳞状上皮内,与HPV感染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改变。

(2020)

盆腔淋巴囊肿是淋巴结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少数淋巴囊肿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乃至延迟后续治疗。

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有赖于血液供应,阻断血管生成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型治疗策略。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PLD)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尤其对卵巢癌具有显著的疗效。

妇科手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小阴唇整形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处理棘手。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术后盆腹腔粘连可能导致不孕不育、慢性腹痛/盆腔痛、肠梗阻等多种并发症。本共识旨在为妇科手术防粘连提出指导意见。

实施对目标人群HPV疫苗的接种、子宫颈癌筛查,并对检出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治疗,可以消除子宫颈癌。阴道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是实现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防治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保障。

虽然宫腔操作并不复杂,但宫腔操作前的宫颈准备十分重要。

该共识针对宫腔镜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及防治等给出一系列推荐和建议。

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既能降低传统分期手术切除淋巴结的并发症,又可精准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近年来被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

(2020)

本共识旨在规范腹腔镜技术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严格把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手术操作;同时特别强调需对开展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

介入栓塞技术不仅可以迅速止血、保留子宫,并且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逐渐成为产后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

本实践指南对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同期手术应用进行了审查,以期辅助妇科医生围绕良性指征的子宫切除术进行决策。

孕产相关

新冠疫情持续存在,无法确定新冠疫苗对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及其子代的安全性,因此目前暂缓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

规范终止妊娠时机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本共识重点关注需要终止妊娠的常见疾病,包括母亲、胎儿、胎盘、脐带、羊水和子宫各个环节。

妊娠和分娩过程存在着各种危及母胎健康和安全的风险。随着我国产科的发展,亟须撰写正常分娩的指南,以规范正常分娩的处理,提高阴道分娩率。

(2020)

地中海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开展育龄夫妇地贫基因的规范筛查并对携带者进行规范管理是控制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和改善母儿结局的重要措施。

(20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双胎妊娠率的不断升高与胎儿医学的迅速发展,TAPS等双胎并发症的规范化诊治与围产期保健成为迫在眉睫的需要。

根据在国内试点地区的试行情况更新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临床实施建议,其中增加了健康教育、感染防控以及母婴安全等相关内容。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和早产的重要原因,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及死亡密切相关。

终止早期妊娠后的女性大多数能够顺利恢复月经,但有一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延迟,甚至闭经等症状,临床上应该积极进行相关检查,找出原因进行必要的治疗。

(2020)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血栓形成或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的识别与干预不是单纯的产科问题。

本指南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并扩展临床多方面诊治思路。

随着育龄期肥胖女性的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妊娠合并糖尿病会使母婴相关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妊娠是加重1型糖尿病(T1DM)病情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T1DM患者进行覆盖孕前及孕期全过程的规范和严格管理,对于母婴结局的改善十分重要。

(2020)

宫角妊娠是指胚胎种植在接近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的子宫腔内妊娠,是子宫特殊部位妊娠,是“异位妊娠”的一种。

做好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减少新生儿HIV感染的风险,提高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水平。

尽管这些检查在妊娠期应用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很多医生和患者对其安全性存在疑问,希望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正确认识妊娠期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相关问题。

(2020)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

在分娩过程中,无论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均需要融入快速康复理念(ERAD),不仅强调产后快速康复,更提倡产妇享受分娩的过程。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从流行病学来看,葡萄胎在我国及亚洲一些地区较常见。

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儿已死亡并滞留在子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

本共识包括卡前列甲酯药理作用、产科和妇科及计划生育临床应用等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

新指南评价了测量胎儿体重方法的准确性及局限性,量定“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于“可疑巨大儿”的孕期管理。

生殖与避孕相关

复发性流产(RSA)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超适应证用药等现象普遍存在。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参考。

免疫抑制剂在复发性流产合并风湿免疫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疗效肯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过度治疗、超适应证使用等现象普遍存在。

本共识主要针对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无不典型增生等子宫体良性疾病的14周前人工流产。

此共识能进一步规范超重/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路径,设立标准化体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使超重/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更加科学。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期妇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安全、高效、长效、可逆、简便、经济。

(2020)

产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国内外首选的产后避孕措施,专门用于产后即时放置的产后无支架固定式IUD(PPIUD)有其特殊性。

为避免人工流产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制定本指南以促进青少年知情选择和持续使用高效避孕方法,有效避免非意愿妊娠。

40岁及以上女性在完成生育后仍需长期避孕,原则为既满足高效避孕需求,又兼顾防治月经相关疾病及缓解绝经综合征症状等额外获益。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1种子宫腔内高效孕激素的缓释系统,全球获批的适应证包括避孕、月经过多、痛经以及雌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预防子宫内膜增生。

小编整理不易,

给个点赞和在看吧~

一次看不完可先收藏本文

或转发朋友圈~

方便以后查阅

来源:妇产科在线

内容推荐

HPV疫苗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