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20:57:34来源:心在线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疾病预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做好心血管疾病防控是减少死亡的重要环节。近期,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回顾了2020年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生活方式、行为以及环境因素
1.遗传学女性更易患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以及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syndrome)。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常出现颈部疼痛、疲乏、气短以及恶心,并且不以胸痛为主要症状。2.电子烟近年来,电子烟在年轻人中尤为盛行。这种具有尼古丁、丙二醇以及丙三醇等毒物的新型产品会导致心血管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增高,并且感染各类肺炎的风险也增加。电子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阻碍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过程,同时加深动脉硬化程度(表现为脉搏波速率上升),还能引起血压的升高以及超氧化物的大量生成,从而影响外周动脉与脑皮质。3.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心衰以及房颤的基石。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预防策略之一。有研究者找出一种包含67个代谢产物的代谢指标模型,评估了用该模型评价个体对地中海饮食方案的依从性及其代谢反应,发现其能独立预测未来出现心血管病的风险。饮食习惯也与卒中发生息息相关。新鲜蔬果、膳食纤维、牛奶、酸奶与奶酪可分别降低13%、23%、5%、9%以及12%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值得注意的是,20g/天的鸡蛋摄入反而会增加25%的出血性卒中可能。铁代谢平衡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一环。过多的铁摄入会加剧APOE基因缺乏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程度,而铁缺乏又会恶化心衰患者的预后。过度饮酒可损害心血管系统,包括诱发心房重构以及房颤。对于规律饮酒的房颤患者而言,戒酒有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4.锻炼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心血管病与非心血管病人群的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将相应减少。对于年轻人群而言,更应强调锻炼的重要性。达到1-500分钟/周的代谢当量(MET)即可有明显获益。HUNT研究发现对于规律锻炼且心肺适能良好的房颤患者而言,心血管病与全因死亡的长期风险减低。同样,经常锻炼的人房颤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更低。此外,运动也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老龄化进程。5.肥胖肥胖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关系呈”J”型曲线。超过2/3的归因于高BMI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造成,尤其是冠心病;但肥胖与其他心血管病不良预后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BMI水平的升高与主动脉瓣狭窄、房颤、缺血性卒中以及腹主动脉关系密切。间歇性禁食是最受关注的减肥方案。据称间歇性禁食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还能重返年轻、延长寿命,并且改善其他慢性疾病。然而,上述结论来源于动物试验,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此外,肥胖的外科治疗也具有长期的心血管益处。肥胖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可减少60%的MACE事件(主要为心梗)以及新发心衰几率。6.其他生活因素适宜的睡眠时长(6-8小时/天)可减少34%的冠心病与卒中风险,而抑郁症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将增加30%。较低的文化及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作压力也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息息相关。
糖尿病
近年,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肾结局的改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为更积极地预防心血管病及肾脏并发症,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推荐将该类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三层),其中高危与极高危者考虑加用GLP1-RAs或SGLT2i治疗。(分层见表1)
表1.糖尿病患者危险分层
临床常用的四种SGLT2i各有其作用特点。CREDENCE试验表明卡格列净显著减少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人群的3P-MACE事件(非致命性心脏病发作,非致命性卒中,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住院,全因住院)。而DECLARETIMI-58试验并未发现达格列净具有类似作用,可能因为该试验中60%的受试者危险因素较少且不具冠心病。但在VERTISCV研究中,尽管纳入冠心病患者,埃格列净未能明显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研究提示达格列净与恩格列净可使射血分数减少型心衰患者的心衰或心血管死亡复合终点风险降低,无论该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MarsicoF等人的荟萃分析结果提示GLP-1RAs显著减少3P-MACE以及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卒中以及心衰住院风险。此外,GLP-1RAs不仅对冠心病患者产生保护作用,同样也能改善高危人群的预后。ORIGIN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体型人群,伴有超重或轻度肥胖的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未来出现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更低,而该类人群在减重后会导致死亡风险进一步升高。对于中危及具有冠心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的患者而言,如何进行体重管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下篇将于明日发布,与大家继续回顾2020年度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预防的进展,敬请期待!
来源
RamonEstruch,LuisMRuilope,FrancescoCosentino.Theyearincardiovascularmedicine2020:epidemiologyandprevention.EurHeartJ.2021J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