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30 18:58:58来源:中山发布
一方水土,一方食味。中山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味道的极致,各色佳肴为四方人们喜爱。中山发布每周推出《爱·中山味》栏目,邀您共同踏上令人欲罢不能的中山美食之旅。
每到春节临近的时候
中山沙溪镇很多人家
都会制作三稔包
以便节日期间走亲访友之用
相传,清朝时期,沙溪申明亭村杨用卿任官在外,回乡探亲期间欲带些家乡特产馈赠同僚,一时无法找到。一天饭后,他顺手拿几片三稔干一边咀嚼一边踱步。忽见一乡亲送来一碟熟姜,他随手拿一块放入口中与三稔干共嚼,顿觉味道新奇,酸辣适口,香甜有味,心中顿觉一亮:何不用三稔干包裹姜丝等物,加上各种配料,自制成食品,以赠同僚。
三稔包流传至今,已成为沙溪最具特色的传统小食。每当春节前后,沙溪人都会用自己独特制作的三稔包等赠送给亲朋好友,因此三稔包早被中山人口耳相传,飘名海外。其味道甜酸甘辣,开胃消滞,男女老少咸宜。
三稔包的主要原料是杨桃
隆都人习惯将杨桃唤作“三稔”
三稔包由此而来
在中山隆都地区
人们一般用三稔加工成蜜饯
又或者入汤
具有降血脂
清肠胃等功效
制作三稔包的材料很简单
只需新鲜三稔、姜蓉、
干木瓜丝和片糖
但制作工艺却复杂讲究
煮一锅馅需要3个多小时
村中制作手艺颇受大家赞誉的
要数龙头环村的王晋槐师傅
王师傅15岁便跟着师傅
学三稔包制作
只见天还未亮
王师傅就起床备料
王师傅说:“像往年一样,春节期间
有很多街坊前来预定购买三稔包
需要抓紧时间制作。”
经过精心挑选的三稔边
在太阳下晾晒
再裁剪成大小均一的三稔胚
经过陶罐密封腌制
才能用于制作三稔包
熬糖
将糖片放入铜锅中
用木棒不断搅拌,直至糖片融化
过程持续30分钟
王师傅介绍,相比铁锅,铜锅可锁住食材的原汁原味,不会有一股“生铁味”,其次用木棒搅拌,不会刮擦到食物,保存食材完整味道。
糖浆熬化后
紧接着加入姜丝和木瓜丝
将食材全部搅拌混合
这一过程持续2个钟
用柴火文火熬煮
熬煮过程中
木瓜丝颜色逐渐加深
直至红棕色
食材凝成团状搅拌不动
便可收火出锅
将馅料舀出锅,净放冷却
紧接着便可招呼人手包馅了
包馅
制作好的三稔包成榄状
依次放在簸箕上
左邻右里的乡亲也会过来帮忙包
闲话家常中
美食就制作完成了
晾晒
最后一步便是晾晒
天气晴好,晾晒一周即可
若有北风加持
三天即可晒干储藏
香气扑鼻而来
一种浓浓的乡情也随之荡漾
金黄透亮的姜蓉木瓜丝
酸甜可口的三稔胚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食材
搭配在一起
竟能擦出令人齿颊留香的美味
初尝三稔包
入口酸酸甜甜,清香宜人
细细咀嚼
香脆柔辣的味道齐袭喉咙
随之整个口腔
顿感清凉生津
如今,三稔包已流传到港澳地区
并漂洋过海到北美、澳大利亚等地
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信息
■■■
■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郑敏君
摄影:颜敏斯郑敏君
美编:陈泰玉
责编:孙少军
执行总编辑:蓝天
总编辑:李华炎
(中山发布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