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7 18:59:03来源:大众健康报
双击报纸可放大阅读
腊肉、腊肠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代表着浓浓的年味儿。但关于它们影响健康的争议却一直不断,比如有人认为,经常吃腊肉、腊肠会得癌症。其实,适当吃点腊味并不会带来额外的致癌风险。不过,孕妇等部分人群并不适合吃腊味。
适当食用腊味不会带来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加工肉制品(如咸肉、熏肉等)和红肉(如牛肉、猪肉等未经加工的哺乳动物肌肉)分别作为1类和2A类致癌物,但这主要是基于对致癌性证据确凿程度的高低,而非它们致癌性强度或者“毒性”、危害性的高低。
因此,要理性看待某些食物被列入IARC致癌物清单的意义,它主要还是提醒人们需要关注出现在清单上的食物,在日常膳食中注意控制它们的摄入量,以减少可能的风险。总的来说,适当吃点腊味并不会带来额外的致癌风险。
食盐通常是腊肉、腊肠加工的必备配料,且添加量较高,吃多了容易造成钠摄入过量,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此外,腊肉、腊肠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比较高,过多食用也容易造成热量和脂肪摄入过多。从健康角度来说,不宜过多食用腊味,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100克。
三类人不适合吃腊味
腊肉、腊肠虽说美味,但并非老少皆宜,以下这些人就不适合吃。
1
孕妇
工业化生产的腊肉有时会添加亚硝酸盐,对肉的质构、风味起到积极影响,还能起到防腐、发色的作用。但亚硝酸盐不仅是2A类致癌物,还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产生致畸作用。
2
高血压和肾病患者
腊肉、腊肠中的盐分通常都比较高,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生腊肉和腊肠中的钠含量分别可以达到763.9毫克/100克和1420毫克/100克,而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建议超过6克(约折合2300毫克钠),故高血压和肾病患者也不适合吃。
2
肥胖和对体重控制有特殊需求的人群
腊味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类人群不适合吃。
腊肉怎么吃才健康?
01
不要放食盐
制作腊肉的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食盐,若是在烹饪的时候继续加盐的话,那么煮出来的肉会非常咸。食物过咸吃多了会导致体内盐分过多,让人们觉得口渴,还容易造成盐分和水分潴留,诱发水肿问题。
建议烹饪腊肉的时候,不要再加入食盐了。先把腊肉放入锅中加水煮一会儿,之后放入搭配的蔬菜,不断翻炒烹饪,有助给蔬菜调味,让蔬菜变得有味道。
02
先煮后蒸
烹饪腊肉的时候,放入锅中炒一会儿,再倒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炖煮,这样做有助肉组织吸收水分。让腊肉变软变滋润,吃的时候更好咀嚼。同时还可以去除腊肉上的一部分盐分,从而让腊肉吃起来不那么咸。
煮几分钟后放入盘中接着放入蒸笼中蒸上几分钟就可以吃了,这样做腊肉会变得更软更有嚼劲。
03
要搭配蔬菜煮
煮腊肉一定要搭配蔬菜一起煮,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消除亚硝酸盐,让人们吃腊肉吃得健康一些。比如说芹菜、西兰花、蒜苔、青椒、豌豆等,都是很不错的蔬菜,搭配腊肉一起煮起来吃,味道非常不错。
(据科普中国)
文字编辑:大众健康报
音频剪辑:李心睿
背景音乐来源:Bensound.com
版式设计:杨紫琪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