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13 17:57:39来源:辽沈晚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让网友一秒穿越回大唐的舞蹈,
是什么“神仙节目”?
这两天,
在各台春晚节目争奇斗艳之时,
河南卫视春晚舞蹈
《唐宫夜宴》异军突起,
以黑马之姿赢得了满屏的喝彩。
↓↓
14位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从古画中走出,演员们俏皮可爱的舞姿,结合AR技术展示的虚拟场景,被部分网友誉为“今年春晚最好看的节目”。
如果你已经看过这段舞蹈,
恭喜你发现宝藏:
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播出后,
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
创作的舞蹈《唐宫夜宴》脱颖而出,
舞台上14位“丰腴”的“唐朝少女”
活泼美丽的样子,
一下子走进了观众心里:
她们婀娜漫步,
像从画中走出:
娇憨可爱,
偷偷去捡遗落之物,
还说着悄悄话:
沉浸于吹奏的少女,
意外发现自己掉队,
慌乱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
要参加夜宴的她们,
又激动又紧张,
争先恐后地看着水中倒影,
仔细检查妆容:
置身于瑰丽堂皇的“唐宫”中,
她们又收起之前的稚气,
从容上阵,翩翩起舞:
最令人惊艳的是,
伴随她们灵动的舞姿,
古画和文物在现代科技舞美的辅助下,
徐徐呈现。
据河南广电旗下
@猛犸新闻报道,
少女们路过的“宝贝”皆有出处:
舞台左1的莲鹤方壶产自春秋中期,
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左3的妇好鸮尊,
产于商代晚期,
亦位居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据晚会总导演陈雷介绍,除了可供考究的文物,舞蹈演员们为了重现唐俑丰腴的身姿,不仅穿了塞海绵的连体衣,嘴里还含着棉花。
《唐宫夜宴》并不只是讲夜宴,而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细节精致到,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型的妆容,都模仿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红”。
其实,早在登上河南牛年春晚之前,这段舞蹈的7分钟完整版就已经成为了B站热门。
据中国舞蹈家协会官方网站消息,去年10月16日,郑州歌舞剧院的《唐宫夜宴》(原名《唐俑》)入围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虽然最终并未获奖,但别具一心的舞蹈编排成功“出圈”。
而此次河南春晚呈现的《唐宫夜宴》,又经过了晚会栏目组的特别创作,加上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呈现出了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网友们忍不住称赞,
“这才是传统古典和现代科技结合的艺术啊”。
一指禅戳标题阅读!
来源:观察者网文/严珊珊
编辑:韩涛
太惊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