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19 22:38:47来源:安徽共青团
✪个人能力有限,那就努力在自己的能力之上,不断突破能力的边界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作者李红红
二〇二一年二月十九日
欢迎到“新浪微博”APP
搜索并关注
@安徽团省委
#和团团一起聊青春#
最近在看《穷查理宝典》,书中有一段查理·芒格说过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他说:
你们必须弄清楚你们有什么本领。
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的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那是必定无疑的事情。
你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
如果想在不擅长的领域中取得成功,那你们的生活可能会过得一团糟。
看了这段话后,我不禁想起了“走出舒适圈”这个不绝于耳的口号。
网络上大喊的“走出舒适圈”似乎和芒格说的“在能力圈内竞争”不大一样。
先聊聊“走出舒适圈”这个说法吧。
01
不要盲目地“走出舒适圈”
以我对身边大部分的有限观察而言,我发现很多人对“走出舒适圈”的理解都有点自我感动。
大家都认为跳出舒适圈,就是“逼自己一把”,跳出自己熟悉的环境,不让自己舒服,甚至是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才成功。
然后在这种自我感动,自我鸡血的情绪下,开始给自己制定目标,期待自己破圈。
前段时间,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参加了一个付费的“行动营”社群,是的,我也想要试试“走出舒适圈”。
这个行动营进去要先交押金,顺利完成21天的打卡才能退还押金,因为交了钱,所以更能促使人去行动。我抱着一腔热血入群了,两天后,我就决定退群了。
我需要说明一下,不是这个行动营不好,而是因为,不适合我。
首先,因为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在线教育内容生产的,早前也做训练营课程,所以这个行动营设置的学习内容,我基本都接触过。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行动营的打卡规则不太符合我的生物钟。
早上7-8点就开始晨读打卡,中间还会穿插很多分享活动,然后晚上10点半之前还要完成几百字的分享打卡。
很可惜,我刚好是夜型人,白天一睁眼就开始忙工作,晚上孩子睡着后我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搞自己的事情。
所以,晨读和白天的分享我基本都参加不了,晚上10点半的打卡对我来说也有些勉强,因为还是有时候稍微睡晚一点我就会错过打卡时间。
于是,刚开始我在心里暗示自己:你要走出舒适圈,你要努力,坚持就能适应。
于是,预备营开营的第一天,我一会儿看手机爬楼,一会儿处理工作,一会被拉进各种小群去自我介绍去欢迎其他小伙伴,还要完成几百字的打卡文字。
结果就是,混乱的一天,啥都没做好,还焦虑得不行。
看着工作群的小红点和行动营社群的小红点,很想把手机给砸了,这时候,回到家如果女儿再闹一闹,简直分分钟崩溃。
为了想办法适应这种状态,我第二天6点钟就起床了,因为前一晚我暗暗在心里盘算:我每天早点起床,或许就可以完成这个行动营的内容了。
结果,我一整天都困恹恹、无精打采的。更严重的是,我开始觉得很丧。
所谓“丧”,几乎都是来自对于自己无能的焦虑。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症结。
这个“行动营”要求参与者早起早睡,于是我就开始逼自己早起早睡,但说句实话,这有必要吗?
本来每个人的生理时钟就不一样,有晨起型的人,有晚睡型的人,也有正常作息的人。
我刚好就是晚睡型的人,一到晚上精力特好效率也贼高,但当我有精力有时间的时候当天行动营的活动已经全部结束了。
我思来想去,决定退营,就在我开始背上心理包袱的时候,及时止损。因为还在预备营,所以也顺利退了押金。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得找到自己的“节奏”。
这不是在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而是你得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现状,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去发力,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给自己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明明睡得很晚,还要逼自己早起;
比如明明不喜欢看书,还要逼自己每周读完一本书;
明明性格内向,还是个“社恐”,还要逼自己去参加各种聚会。
然后还要告诉自己“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不能在舒适圈混吃等死”,不丧才怪。
所以,不要盲目地去“跳出舒适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得在你的能力圈内发力
02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有一款游戏叫做”动物森友会”的,特别火。
当时身边几乎人手一台switch,下班休息就约联机打游戏,算是当时身边人的一种社交方式吧。
我也随大流地买了这款游戏,结果没玩两天,就变成我女儿在帮我“猛男捡树枝”了。
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玩游戏,游戏自然玩得很菜,即便很多人都觉得简单又好玩。
但它依然属于我能力圈和兴趣圈之外的事情,我不能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我是真的不喜欢玩。
虽然,当时这款游戏已经成为了我身边大多数朋友的社交工具,聚会什么的都在玩。
但我也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花时间去学会玩这款游戏,而是选择去做我擅长且喜欢的事情,学习投资理财。
因为喜欢赚钱的感觉,也通过理财小小的赚了一些。
于是跟身边的朋友聚会聊天都是在聊哪只基金很不错,哪只新股可以打,什么行业板块可以关注一下,每次都聊得不亦乐乎。
查理·芒格说的:
我们成功的诀窍是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去解决难题。
这些“简单的事情”就是指我们有能力并有兴趣去做的事情,而“难题”就像是我永远学不会也不想学会的游戏一样。
比如,你让一个游泳冠军去打篮球,他再努力也没办法获得他在游泳上面的成功。
跨界成功,哪有这么容易?
可能你要说,你看人家薇娅,带货网红主播不也参加跨界歌王嘛,不也做得很好?
但你可知道薇娅原本就是女团出身,她之前就是歌手啊!
当时,薇娅刚出道的时候,面临着竞争淘汰压力超强的娱乐圈,她毅然决定退出做起自己的服装生意,开起了淘宝店,结婚生子,然后进入网红带货行列。
她凭借自己超强的业务能力(擅长)获得了成功,再迂回作战,在自己人气爆棚的时期再战娱乐圈。
你看,薇娅不也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努力吗?不然,她咋不去打NBA呢?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盲目地跳出能力圈去和自己“死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牛人和大神们除外)。
普通人获得成功的捷径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03
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儿?
去做!
如果你现在也搞不清楚你的能力圈在哪儿,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开始
比如,你对自媒体感兴趣,那就去写它几十篇文章,去投稿,去各种平台发布。
根据市场的反馈,你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擅长写文章,或许你写了一堆垃圾,又或许你真的写了很多有用且有温度的文字。
又或者你想做短视频,那就去拍点素材、学习如何剪辑,可能在做剪辑的时候你就放弃了,也可能做出来的视频收获了很多粉丝。
谁知道呢?你得去尝试。
从自己擅长的、做起来不费劲的事情开始
我认识的是一个全职妈妈就是在为家人配置保险的过程中,把自己研究成了半个专家。
后来,她就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买保险的心得,再后来,她开始做咨询,为别人提供保险配置方案。
比如,你也是一个全职妈妈,每天带娃带出了心得,那就写一写育儿文章,记录和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收获的经验,说不定,也能圈一波妈妈粉。
在擅长的事情上面花时间,不断升级能力圈
即便是擅长的事情,也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去不断精进。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就是这样,他花了75年的时间,每天5点出发,晚上10点回家,专注做手握寿司,经过几十年的练习,才让他的手法举世无双。
他一生都在“做最好的寿司”这一件事情上不断努力。
人啊,一生中要完成无数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也就是常说的“升级打怪”,不必要求自己在所有事情上都做到最佳,这太反人类了。
有些事情你就是能轻松做好,有些事情你不擅长,也没必要去死磕,这很正常。
不要太高估自己没有的,也不要去低估自己已有的。
你需要认清楚自己是谁,认清楚你的能力圈在哪里,然后在你的能力圈去努力,而不是盲目地跳出舒适圈,去一个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间。
陪你·成长
听完FM的你,有何感触呢?
在留言区和团团分享吧!
二月十九日,星期五,皖团·FM
晚安
亲爱的团粉
愿你微笑拥抱每一天
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人儿
每晚八点半
无论你在哪里
请记得拿起手机
聆听你我他的青春故事
我是团团,我在皖团·FM等你
如果你也想加入我们,欢迎在下方留言
责编|顾伟嘉
主播|黄天翊
编辑|朱佳怡
校对|曹胜男、舒云飞
审核|勤为师
来源|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作为优质的内容平台,樊登读书一直在打磨好内容,精推好书,为无数书友的实际生活带来改变。关注樊登读书,和3600万+书友一起用读书点亮生活。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哪儿舒服,那就在哪儿待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