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为什么越是大厂越注重细节?

发布时间:2021-02-20 07:59:13来源:交互设计学堂

写公众号以来,有不少人找我看过作品集。

其实能力很难单从一个作品集看出来,但这个人是不是在大厂工作,或者有没有可能去大厂工作,我发现有一个最明显的点:

01

细节

一个学生的创意作品可能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放大仔细来看一定没有成熟的大厂设计师的作品经得起考验。

上图来源:站酷

不单是看员工,看产品也是这样。

02

哪里讲究细节?

小公司的APP可能也有惊艳之处,但你不得不说,不论是功能、交互还是视觉,大厂的产品总有独到的细腻之处。

拼多多虽然也是发展得很成功了,却因为积累打磨不够,和淘宝比起来还是缺点明显。

咱们就姑且拿这两家耳熟能详的APP举例吧:

功能细节

拼多多不能多个款式/商品合成一单的问题,一直被业界各种讨论的。

虽然很多支持者说,拼多多主打拼单冲动购物,就是想要让消费者快点下单,所以才不做这个功能。

但我始终觉得,鼓励快速下单是一方面,但这和加一个合单的功能也不冲突吧?

比较,有些商品量太少不好发货,有些高级用户有特殊需求…

后来,拼多多总算搞了一个功能允许用户一次多选几种款式,但这交互流程感觉真的太不优雅了:

交互细节

小公司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好处是迭代灵活高效,坏处是为了KPI容易不择手段。

拼多多每次确认收货都强行拉摄像头这个行为,真的吃相极其难看,不接受任何辩驳!

我只是好心点个“确认收货”让商家快点收到货款,平台却不经同意直接打开摄像头…

而且不写评价直接退出时,还要弹窗阻断我一下…

这操作简直生生让我改掉了在淘宝养成都“确认收货”这一习惯,评论也没心情写了

视觉

看看图标和首页对比,就不用多说了吧:

03

为什么讲究细节?

体量大,再小的增长也是额

例如,根据eMarketer的数据,淘宝的年销售额为5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万3千多亿。

数据来源eMarker/CGCC/CNCIC

如果一个细节能够带来平台1%的成长,那么多得的收益就是3百万。

而对于体量只有1/3的拼多多来说,1%的成长只能多获得1百万的收益,还不够养一个好点的员工。

钱多投入大

我们知道从0到1很难,从1到99相对容易,而从99到100才是真实难于登天。

打磨细节是很耗费时间的,需要有大量的投入。

这就是为什么厉害的咨询/设计公司价格不菲,却还是很难赚钱(相比很多其它暴利行业)。

很多小公司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省略掉很多产品设计的步骤,试图通过“借鉴”从大公司偷师,最后却只能东施效颦:

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

多了这些设计步骤最后肯定有提升,只是这个提升是1%还是100%没有那么确定。积累多底蕴足大公司的管理层对专业往往更加尊重,因为他们见过很多厉害的员工和同事,知道在非自身专业领域,要多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而很多小公司发展时间太短,又因为薪资名气等问题找不到好员工。导致里面的领导和老板哪怕不小心招了一个有点水平的,也容易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我在大公司里做设计师时发现,大公司里的产品负责人看设计稿的细致程度,比很多小公司的设计师还高,所以大公司的设计稿也会比较讲究。

做设计标注也要讲武德

04

总结

强调一下,我并不认为细节越多越好,小公司学大公司那样吹毛求疵,反而会把自己往坑里推。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发现很多想要进大厂的设计师,都欠缺在了细节上。

逻辑、审美这些东西都和天赋捆绑太深,对于普通人来说难以突破。而细节,却完全是可以靠勤奋补齐的。

所以,我想要鼓励任何想要去大厂工作的人,不论是设计师、产品经理还是其它岗位,如果履历不硬天赋不高,那就一定要勤奋仔细些,把细节加强起来。

加老D私人微信,朋友圈更多精彩

你有在看么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