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4 13:57:36来源: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院01
提起痛风,很多人都非常害怕患上这种慢性疾病。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患了痛风后得长期坚持控制饮食与用药;另一方面是痛风发作后会让人行动不便、痛苦万分。其实,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关节炎疾病。
一、嘌呤和尿酸之间的关系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而这些嘌呤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饮食中摄入的,另一种是细胞代谢产生的。正常情况下,大约有70%的尿酸是从肾脏中排泄出体外的;剩余的30%则是通过消化道排泄出体外的。一般来说,尿酸的产生量与排出量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如果长期维持一种尿酸产出量>尿酸排泄量的话,患者就很容易患上高尿酸血症。
尿酸正常值
一般来说,男性尿酸正常值为210~420μmol/L(3.5~7.0mg/dl),女性为150~360μmol/L(2.5~6.0mg/dl)。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或更年期后女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每日嘌呤摄入量标准
正常人嘌呤摄入量每天可多达600~1000mg;痛风患者在关节炎发作时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
二、痛风的四个阶段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
2、痛风早期
3、痛风中期
4、痛风晚期
三、痛风的症状及危害
1、急性发作期:患者常常在半夜被突如其来的疼痛给痛醒,患处部位会出现红肿、灼热发胀的情况,并且关节功能会出现暂时障碍的情况。一般会持续2周左右,即使不治疗也能自行好转,只是过程会变得很难受。
2、痛风石:当被发现患了痛风之后,如果不进行系统化治疗的话,只会导致痛风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症状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将血尿酸值长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大约8-10年左右的时间,身体上会长出痛风石。一般来说,如果血尿酸在540μmol/L以上,会有50%的几率患有痛风石。外耳的耳轮、尺骨鹰嘴、指间和掌指关节、指端皮肤、手掌、腕关节、踌趾、踩关节、足背、足底、膝关节等处都是常见的比较容易长痛风石的部位。
如果尿酸盐沉积越来越多,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就会导致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甚至残疾。而且一旦痛风石出现破溃的话,伤口不容易愈合并且还容易引发感染,甚至有可能要截肢。
3、肾病变:由于尿酸主要的代谢都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如果尿酸沉积到肾脏中,就会对原有的肾功能造成破坏,引起痛风性肾病、尿酸性结石,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尿毒症甚至是肾衰竭。
4、心血管并发症:高尿酸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独立因素,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严重者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四、尿酸高发人群
1.中老年男性为痛风的高发人群。相关数据表示,40-55岁是男性的高发期,并且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而且痛风不只是男性才会患上的疾病,更年期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含量显著下降,患上痛风的几率会显著增加。
2.肥胖。大约有60%-70%的痛风是肥胖患者,其中40岁以下痛风患者有近85%的肥胖者。
3.长期服用一些会使得尿酸含量升高的药物。比如说利尿剂、烟酸等会抑制尿酸排泄,对于需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病人需格外注意。
4.内分泌慢性病患者。正如前面说到的,高尿酸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病的危险独立因素,但其实是互为危险独立因素的。一旦患有这些疾病的话,相较于正常人来说,还是有很高的几率会诱发痛风的。
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展风湿病临床治疗、康复医学研究。医院以风湿病为重点建设特色诊疗项目,专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等风湿病的医学研究与临床诊疗,中西医诊疗特色鲜明,收治各种疑难杂症,针对风湿病分期、分类、分级、分型,采用规范化和个体化组合诊疗方案,为各地风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医师推荐
主任:李南山
专家简介:
中医传承世家,师从于湖北省国家名老中医:杨佑民老师。在风湿骨病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
擅长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系统性红斑等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类慢性骨病的辩证治疗,在癫痫病方面也有一定造诣。
主任:郑炳强
专家简介:
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曾经在公立二甲医院工作多年,并多次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见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的临床诊治。同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内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呼吸、消化等常见疾病、疑难病的诊治。
咨询电话
0551-62751702
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就诊地址:合肥市当涂北路与皇藏峪路交口
扫码关注我们
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徽中医药附院关爱您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