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不要以为腿疼是小事,搞不好会截肢的!

发布时间:2021-02-24 11:57:31来源:兰世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冬天邻居王大爷突然出现腿部疼痛、酸麻,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骨骼和肌肉老化经受不住寒流,后来疼痛越来越严重、走路都有困难。去医院一查竟是下肢血管出现了问题。血管外科的医生说王大爷得的是一种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这种病如果不及时诊治,很可能会出现小腿溃烂,病情严重者还会面临截肢的风险。

什么是下肢动脉闭塞症

这是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70、80岁是高发人群,近几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一些50、60岁的中老年朋友也患上了此病。

受年龄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血液中的脂质大量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血栓,引起血管闭塞。因为下肢动脉血管离心脏比较远且日常活动中承重最多,因此60%~70%的动脉硬化闭塞发生在下肢,称为下肢动脉闭塞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表现随病情的进展一般有4个阶段。

1.轻微主诉期由于下肢动脉堵塞造成小腿尤其是足部缺血,足部的皮肤温度会偏凉,足底会有麻木的感觉。

2.间歇性跛行期病人走路时由于肢体缺血缺氧,出现小腿肌肉痉挛、疼痛、疲乏无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好转,再次行走后症状会出现。随病情进展血管堵塞越来越严重,能持续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

3.静息痛期不走路时下肢也会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夜间疼痛会加剧,严重时病人无法忍受,需要止痛药来缓解。

4.组织坏死期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液供氧,缺血部分的脚会溃烂、发黑,严重缺血伤口无法愈合,面临截肢的风险。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一旦吸收入血,随血液在全身运行,则会造成致命的并发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除了这些典型症状之外,一些病人由于心力衰竭等原因无法行走足够的距离,或因为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致机体对疼痛不敏感,不会表现出以上这些典型症状。这类患者往往是高龄、有数种严重合并症,轻微的外伤(如剪指甲时的破损)即会导致脚趾坏死,对于这些人来说肢体保护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诊断

当出现上诉症状时,在排除关节问题及风湿免疫系统的毛病后,要警惕可能是血管出了问题,建议有类似症状的中老年朋友尽早去医院诊治。一般针对血管的检查有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具体选用何种检查手段要由医生评估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分级后来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治疗

1.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因为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容易加重病情;饮食上不宜肥腻,多喝水;患有此病的病人不建议泡脚,泡脚虽然一开始会觉得舒服,但其实会造成恶性循环,因为热水泡脚时足部血管会扩张,加快组织的新陈代谢,需要更多血液提供养分,但是在血管闭塞致血供不足的情况下会加重缺血症状。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足的患者,脚的感觉会差一些,容易因水温过高而造成烫伤,这种损伤是难以愈合的,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2.科学锻炼

很多病人以为生病了就应该让脚多休息,这是不对的,我们提倡科学地走路锻炼。病人可在能够承受的速度下尽量快走,同时记录步行的距离。若越走越短,说明病情很可能在进展;若越走越远,说明血管供血在改善。建议每次运动5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次,这可以帮助改善肢体的缺血症状。

3.尽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疏通血管药物;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好血糖极为重要。

为了避免截肢,必须做到早期识别出组织坏死或感染,及时进行伤口护理,包括控制感染和缓解疼痛,并请血管外科专科医生诊治,只要有可能,均应该对肢体进行血运重建。对于慢性肢体重度缺血的患者,为了去除坏死组织来降低患者死亡率,通常建议截肢,截肢范围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前大部分病人通常到了“静息痛“的阶段才到医院就诊,往往这个阶段就会面临截肢的风险。现在随着人们医学素养的提高,很多患者在“间歇跛行”的阶段就到医院就诊了,一般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为避免截肢,强烈呼吁广大中老年朋友们尽早治疗,及时帮助下肢恢复良好的血供!

不要以为腿疼是小事,搞不好会截肢的!------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2292帖

马医生推荐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