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3 07:57:38来源:一附院内分泌科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应该说,高血压是许多疾病共同的临床表现或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中间环节;不同的高血压个体或人群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同一个体又有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升压机制。
所有的高血压都是有原因的,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那是我们还没有认识或还没有能力认识其形成高血压的原因。
1、为什么要筛查继发性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在初诊时都要经过诊断性评估过程,其中就包括继发性高血压的评估。评估手段包括病史询问、查体、生化检查等。对于高度可疑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更针对性的检查。
此外,继发性高血压一经确诊,多可被手术等方法治愈,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明确;否则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继发性高血压有何特点?
存在伴随危险因素:继发性高血压除了血压难以控制外,还往往伴随高肾素、高皮质醇、高儿茶酚胺、高醛固酮、低血钾、低血氧等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
发病率并不低:以往认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比例<10%,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最为重要的病因,占成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可能>3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种非常隐袭的继发性高血压不再是罕见病,多认为占高血压患者的比例>10%。
3、哪些因素会引发继发性高血压?
病变部位广泛:继发性高血压往往由于病因隐蔽,涉及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睡眠医学、精神心理疾病等多个系统。继发性高血压种类繁多,病变部位广泛。
常见的高血压病因:
①肾性高血压,包括肾的实质性病变,如各类型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巨大肾积水、多囊肾、肾结石、肾结核、肾脏肿瘤等;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性结构不良、外伤导致的肾动脉血栓等;
②OSHAS;
③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疾病,常见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及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氏甲状腺炎、肾素分泌瘤、垂体瘤等;
④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等;
⑤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
⑥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压增高、间脑综合征、脊髓横贯性损伤;
⑦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划重点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高血压最常见的继发性病因是肾实质性或血管性疾病和主动脉缩窄。在成年中,既往研究证实肾实质性和血管性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的原因,最近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越来越成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内分泌相关的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为常见,继而是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低),皮质醇增多症(库欣),最后是嗜铬细胞瘤。
4、哪些患者需要筛查继发性高血压?
①发病年龄<30岁,血压水平呈中、重度升高且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家族史或超重等);
②老年患者原来血压正常或者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时血压控制平稳,但突然出现了高血压或者原有降压药物疗效下降;
③血压波动性大,药物治疗反应差,顽固性高血压(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三种降压药血压仍然>140/90mmHg);
④严重的高血压(>180/110mmHg)或高血压危象,靶器官损害严重,病程短;
⑤肌无力、周期性四肢麻痹;明显怕热、多汗、消瘦;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憋气现象;
⑥体检时或临床检查中发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血象异常、电解质紊乱、双肾不等大、肾上腺偶发瘤的高血压患者;
⑦24h动态血压监测出现非杓型或者是反杓型。
5、如何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排查:需要紧密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家族史加以细心分析和判断。
①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应该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在病史询问过程中,应关注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发病时间,血压水平,高血压类型(持续/阵发),有无夜间睡眠障碍,有无夜尿增多/周期性麻痹史,有无多汗、心悸、面色苍白史,有无尿急、尿痛、血尿、贫血及水肿史,药物治疗反应,甘草制剂、类固醇激素及避孕药服用史,月经/性功能发育史。
体格检查应注意:立卧位血压,四肢脉搏、血压、腱反射,体形、面色及末梢温度,面/下肢有无水肿,皮肤、毛发、毛细血管有无异常,腹部及腰背部血管杂音,心率及心脏杂音,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眼底以及血压的节律性。
②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浆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和眼底检查均为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提供绝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所合并最为常见的代谢异常,也可以部分反映靶器官损害的状况。
③另外,肾上腺CT、24h动态血压监测在继发性高血压筛选检查中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病史、症状的分析、阳性体征的发现以及一般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初步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对有继发性高血压线索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一步进行专科检查。
▲筛查流程图
6、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注意事项
①基础临床资料的收集必须严格认真
②一切生化试验除试验室数据要求准确
③有的生化试验因目的不同要求检查时的条件也不同
④根据病情决定影像学检查
⑤不要忘记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⑥不要忘记随诊观察
⑦不能根据任何一项结果确诊或排除某一诊断
⑧不能盲目进行剖腹探查
▼最后附赠整体思路一张,请大家注意保存哟~
高血压是心血管最常见的疾病,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3亿余人。存在“三高三低”的现象,即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随着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比例明显升高,尤其对于青中年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高血压及分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实际临床上,从目前来看,继发性高血压的占比远远大于5%,有学者提出甚至达到了20%。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
超重和肥胖;
过量饮酒;
长期精神紧张;
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大气污染:暴露于PM2.5、PM10、SO2和O3等污染物中均伴随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推荐
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应该进行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
难治性高血压应该考虑到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必要时建议到相应的内分泌、肾病等专科就诊。
一附院内分泌高血压门诊已经开诊!
您知道吗?难治性高血压及持续性血压>160/100mmHg,高血压合并低血钾,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35岁)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这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去哪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高血压门诊已经开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会终身获益!
什么是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压升高,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我国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有多少?
内分泌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5~10%,据统计,我国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也就是说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有1千多万。而绝大部分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没有被明确诊断,发现了高血压,只是口服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
内分泌性高血压如何治疗呢?
有一半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从此以后,高血压得到治愈,不再服用降压药。
也有一半患者无需行手术治疗,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呢?
1.难治性高血压及持续性血压>160/100mmHg。
2.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3.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
4.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35岁)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5.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6.高血压伴有头痛、心悸、多汗、体重下降表现,尤其是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患者。
7.有嗜铬细胞瘤家族史患者。
8.高血压伴有向心性肥胖、多血质面容、皮肤紫纹、皮肤变薄、女性多毛、女性月经过少、男性性腺功能减退表现者。
9.体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长停滞的肥胖儿童。
10.男性高血压患者伴有性早熟,女性高血压患者伴男性化表现者。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也称为症状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症状之一,当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
除了高血压本身造成的危害以外,与之伴随的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衡、低氧血症等等还可导致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其危害程度较原发性高血压更大;
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肾实质性高血压
常见病因
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多囊肾性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反流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
系统性或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硬皮病等);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脏疾病(轻链沉积病);
遗传性肾脏疾病(Liddle综合征等)。
诊断要点
肾脏病史;
蛋白尿、血尿;
肾功能异常;
eGFR降低;
肾脏大小、形态异常;必要时行肾脏病理活检;
同时需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相鉴别,前者肾脏病变的发生常先于高血压或与其同时出现;血压较高且难以控制;蛋白尿/血尿发生早、程度重、肾脏功能受损明显。
治疗
予低盐饮食(NaCl<6.0g/d,Na<2.3g/d);
肾功能不全者,宜选择高生物价优质蛋白[0.3~0.6g/(kg•d)],保证足够能量摄入,配合α-酮酸治疗;
目标血压130/80mmHg;有蛋白尿的患者首选ACEI或ARB作为降压药物;
长效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
2肾动脉狭窄
主要特征
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导致患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明显增高,引起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
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约占高血压人群的1%~3%;
我国肾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约为82%,其次为大动脉炎(约12%)、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约5%)及其他病因占1%。
诊断要点
中青年患者,严重且顽固的高血压;
有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资料(肾动脉超声,CT以及肾动脉造影);
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经动脉血管造影。
治疗
药物降压基础治疗,CCB是安全有效药物,ACEI或ARB是最有针对性的药物(慎用于单功能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
严重肾动脉狭窄(直径狭窄>70%),如出现血压控制不良、肾萎缩或肾功能减退,建议行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策略首选腔内治疗,失败病变建议行开放直视手术。
3主动脉狭窄
包括先天性及获得性主动脉狭窄;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或闭锁,发病部位常在主动脉峡部原动脉导管开口处附近,个别可发生于主动脉的其他位置;
获得性主动脉狭窄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夹层剥离等所致的主动脉狭窄;
主动脉狭窄主要表现上肢高血压,而下肢脉弱或无脉,双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ABI<0.9),听诊狭窄血管周围有明显血管杂音;
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腔内治疗或开放手术;
活动期大动脉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包括睡眠期间上呼吸道肌肉塌陷,呼吸暂停或口鼻气流量大幅度减低,导致间歇性低氧、睡眠片段化、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神经体液调节障碍等;
该类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约35%~80%;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是诊断OSAS的“金标准”;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依据AHI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AHI5~15次/小时
中度:AHI15~30次/小时
重度:AHI≥30次/小时
治疗
基础:生活模式改良,包括减重、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侧卧睡眠等;
轻度OSAS的患者:建议行口腔矫正器治疗;
无创通气(CPAP)治疗:轻度OSAS但症状明显(如白天嗜睡、认知障碍、抑郁等),或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患者,以及中、重度OSAS患者(AHI>15次/小时)。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高血压、低钾血症、肾素活性受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类型:醛固酮瘤(3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0%);
少见类型:肾上腺皮质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如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5%~10%。
临床诊断流程包括筛查、确诊、分型三个步骤:
1.筛查采用血醛固酮/肾素比值(ARR)
主要针对人群: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药诱发低钾血症、或肾上腺意外瘤、或一级亲属患原醛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发高血压或心血管事件家族史(<40岁)。
2.确诊试验主要有:高钠饮食试验、静脉生理盐水试验、氟氢考地松抑制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
3.分型诊断方法: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和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
治疗
外科手术;
内科药物治疗:一线用药为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首选螺内酯。
6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来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神经链嗜铬细胞的肿瘤,瘤体可分泌过多儿茶酚胺(CA),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是临床可治愈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表现:
阵发性、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的高血压
高血压发作时常伴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
可伴有糖、脂代谢异常
诊断要点: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是其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
建议增强CT作为胸、腹、盆腔病灶首选定位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颅底和颈部病灶首选定位方法;
间碘苄胍(MIBG)、18F-FDGPET及生长抑素显像对转移性、肾上腺外的肿瘤可进行功能影像学定位。
手术切除肿瘤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7库欣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症,过高的皮质醇血症可伴发多种合并症,引起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和骨质疏松为典型表现的综合征。
典型的临床表现: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皮肤紫纹等。
诊断要点:检测血皮质醇激素水平。
CS的定性、定位诊断及治疗比较复杂,建议积极与内分泌科的医生沟通和协作。
治疗
起始治疗首选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
如果血压仍高于130/80mmHg,则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合并低钾血症,可选择与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或CCB联合
如果血压仍高于130/80mmHg,可在此基础上加用α-受体阻断剂或硝酸制剂,滴定剂量后血压仍不能达标,可再谨慎选用β阻断剂和利尿剂
8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临床上尚可见到一些少见病因导致的血压升高,它们在高血压病因构成中所占比例均小于1%;
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素瘤;
诊断要点:检测甲状腺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分侧肾静脉取血测定肾素活性。
9药物性高血压
药物性高血压是常规剂量的药物本身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
涉及的药物主要包括:
①激素类药物;
②中枢神经类药物;
③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
④中草药类;
⑤其他
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尽量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
小结
高血压目前发病率高,尤其中青年人群;
继发性高血压的实际发病比例高,且病因繁多;
鉴别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针对常见的继发性病因从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进行一系列完整的筛查;
继发性高血压的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一旦病因得到治疗控制,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来源医格心领域、医学之声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
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自2016年开展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主要针对内分泌性高血压进行病因检查及肾上腺疾病诊治。科室制定规范诊治流程,同时具备肾上腺激素的精确检测,其中包括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胺、17a羟孕酮等激素水平测定及相关功能试验:醛固酮卧立位及开博通试验、大、中、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64排及320排肾上腺CT检查,高血压基因用药指导及单基因性高血压基因检测。目前科室诊治内分泌高血压疾病患者300余例,明确诊断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250余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0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15余例,还有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疾病;诊断世界罕见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例。对于诊断明确的需要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疾病与我院泌尿外科合作,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高血压得以根治,同时治疗了患者因肾上腺激素增多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心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患者因低钾血症在我科明确诊断相关疾病包括:垂体ACTH瘤、肾上腺疾病、Gitelman综合征、肾上腺酸中毒等疾病,真正做到了精准的病因诊断,提高诊治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后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张家口山城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专家介绍:
谷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河北省医疗机构体检主检医师。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糖尿病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肥胖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张家口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200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内分泌硕士学位。2009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进修学习一年,201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9年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完成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研究科学重点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项。目前主持河北省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计划财政资助项目1项。在《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杂质》、《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骨质疏松、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疑难罕见高血压疾病、肾上腺疾病及性腺疾病的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内分泌科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肾上腺专病门诊。联系电话:15530396747。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126.com,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