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深度|细胞治疗风云正起,筹谋在前抢先机(上)

发布时间:2021-05-24 10:53:54来源:细胞王国

作者:摩西|编辑:摩西

前言/

随着当前全球细胞、免疫、及其交集细胞免疫精准治疗技术的颠覆性突破、成功病例增加、专利数上升以及各国政府政策的转暖,相关产业链正处于其生命周期曲线的最临近奇点突破的区域。

细胞治疗,是再生医学或以细胞为基础的疗法,被誉为第三次医学革命,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

为了帮助感兴趣并有想法进入该领域的朋友,小编大致汇总了目前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的一些宏观概况,此系列推文分为上下两篇,请持续关注细胞王国。

细胞治疗是指来自自体、同种或异种活细胞在体外经过加工或处理后,再输注回人体,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治疗过程。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遗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再生医学等领域,细胞治疗技术的出现和突破带来了新希望。

对于某些疾病,理论上甚至可以根治疾病。细胞治疗大致包含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后者主要集中在肿瘤的免疫治疗,如CAR-T、TCR-T等疗法,通过调控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量80-90%)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的免疫应答来实现抗肿瘤的作用。

细胞治疗涉及的主要三大类——干细胞、免疫细胞、其他体细胞

来源:国金证券

春与青溪长,细胞治疗行业欣欣向荣

目前全球已经展开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在ClinicalTrial.gov上注册的有44218项,其中,中国大陆有1958项,占4.6%。

全球注册临床细胞治疗研究(分布情况)42218例

来源:ClinicalTrail.gov

中国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面位居全球第二

来源:Clinicaltrials.gov、德勤分析

干细胞:再生、修复与难疾治疗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的原始细胞。干细胞成为热点,因为它超强的再生、修复能力为大量传统医学难治性疾病带来了希望。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三大能力:

1、在长期的自我更新,

2、单细胞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

3、在活体内组织功能再生。按发育潜能可以分为单能干细胞(unipotentstemcell)、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stemcell)、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stemcell)。

单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

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间充质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属于全能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环境均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但由于胚胎干细胞研究涉及诸多伦理与法律问题,且输入人体易产生畸胎瘤,因此其研究与应用争议较大。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与其他干细胞相比,因为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及道德伦理争议小等因素,成为科学家及产业界关注的重要领域。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干细胞在细胞技术基因治疗上的应用

来源:NIH

干细胞治疗市场将超越千亿美元数级

根据全球市场情报机构Fiormarkets发布的新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细胞治疗与基因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未来20年,干细胞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可望达到3000亿美元。“取出一点水,就可以全新构建一片森林”可以恰当的比喻干细胞治疗产业,这是一个处于颠覆性突破的生命周期的行业;现有的业务、供需,并不足以据此来推算未来业务市场的规模。而从国际药企巨头参与投资的程度,可以对未来市场与收益窥得一斑:

全球已上市干细胞药物

来源:国金证劵

全球已上市干细胞药物公司的成立与上市情况

来源:国金证劵

在全球火热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中国已经走在前列

目前中国有注册的临床项目多达346项;而在诸多疾病领域,中国也获得了进展,比如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地中海贫血、帕金森症等。但是由于政策的轨道还在修建中,目前国内干细胞产业链短期的现金收入只有存储这一个环节。

延伸阅读:

全球干细胞临床研究分布图

来源:Clinicaltrials.gov

免疫细胞疗法,攻克肿瘤的曙光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领域。免疫细胞疗法是基于免疫学原理与方法,采集人体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以增强靶向性杀伤功能,再输回人体内,通过调动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血液与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及突变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随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制药企业研发技术持续突破、肿瘤患病率持续增长拉动治疗需求,中国细胞免疫治疗市场持续扩容。

细胞免疫治疗经历了对多种细胞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过程,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式。目前,细胞免疫疗法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两大类型,具体包括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疗法、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疗法、DC(树突状细胞)疗法、DC-CIK(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混合)疗法、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NK(自然杀伤细胞)疗法、TCRT(T细胞受体嵌合T细胞)疗法、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八大类。近两年,TCR-T疗法、CAR-T疗法逐渐成为生物研发领域的热点。

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4至2018年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规模从570.6亿元增长至92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9%。未来五年,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将在规范管理中保持理性化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0.4%,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20.7亿元。

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头豹研究院

中国在全球注册的305项CART研究中,占据了近3成,多达90项临床研究在北京、重庆、上海、合肥、广州重点展开

全球CAR-T临床试验/研究地图

来源:Clinicaltrials.gov

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恶性肿瘤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抗癌治疗及药物需求增长。受经济、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变化影响,中国恶性肿瘤患病人数逐年增加,预计到2023年中国癌症患病数将达533.5万;

2、制药巨头积极布局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加速临床应用进程。恒瑞、复星凯特、药明康德等中国领先药企均涉入细胞免疫治疗领域,通过跨国合作等形式,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加速中国细胞免疫治疗行业整体发展;

3、药品审评体系加速细胞免疫疗法上市。中国以临床为导向的药品审评体系逐步形成,有助于缩短创新药、临床急需用药的上市时间。

政策热风频起,细胞治疗稳健前行

总体来说,中国细胞治疗政策正在逐步放开。但细胞治疗有高危和低危之别,在国际上已有明确的分类监管路线图,如高危产品必须按药品监管审批。

由此看来,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我国在相关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整体质量水平进行有效把控,目前,国内细胞治疗的监管采取与日本相似的“双轨制监管体系”,但无论怎么管,其初衷都是为了支持行业合规合法地发展。

中国细胞治疗相关政策发展进程

来源: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德勤分析

关注细胞治疗创新+美国技术+中国渠道

来源:德勤分析

小编寄语:

细胞治疗行业风起云涌,随各地方政府支持政策的持续推出,投身这一领域的行业人、专家学者、临床技术等人员,看到了无限希望。但在看似一片大好的形势背后,普罗大众对于新兴技术的一知半解,也体现出各研究及临床机构,在教育宣传上的投入有很大的不足,这也导致整个行业鱼龙混杂,阻碍了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

另外,记得今年两会某人大代表在会上的提议:建议国家继续支持在医院内开展符合临床标准的细胞治疗研究,但小编认为,院内开展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观点固然可取,但大多数药品研发的基础工作都落在制药公司,国家也更应该关注生物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上的进展,多给予基础研究人员和研发机构财政及其他多维的支持,这或是有效缩短我国细胞药物上市周期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注细胞王国,做个明白的行业人,欢迎评论区留言,留下您的观点。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细胞王国”原创内容;头图来自:免费素材图片。谢绝转载到其它平台。如需开设白名单,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星标“细胞王国”,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马太福音23:12|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凡自卑的,必升为高

主编推荐

细胞治疗行业的第三视角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