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汽车 文章内容

自动驾驶真的可以走进现实吗?现阶段我们离它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1-05-31 19:08:19来源:汽车评中评

说到自动驾驶,相信很多人都对它百感交集吧。

解放双手,再无驾驶技术门槛,你想去的地方它都可以带你去到。这赤裸裸的诱惑让当代大众憧憬不已,但脱离了人脑,那些靠着程序运转的系统真的可靠吗?当人情变成固定的规则,自动驾驶是否失去了社会该有的温存?

对于这个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终极愿景,你怎么看?

五级划档需逐步突破

操之过急代价恐大

想要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将会是一场技术的硬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动驾驶的几个Level。

L0级别:车辆完全由驾驶员掌控,驾驶员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并且车上不存在任何的自动驾驶技术。

L1级别:车辆的操控依旧离不开驾驶员的主导,但出现了一些比较简单的辅助功能,比如ACC自适应巡航等安全系统。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仍需要眼和手的高度操作。

L2级别:到这个级别,可以说才算是正式步入初级阶段。车辆可以短暂的完成一些驾驶任务,驾驶员可以获得暂时的休息,但仍要集中精神,时刻准备接管驾驶,毕竟这个阶段的技术还不能很好的应对变化的交通状况。

L3级别:和L2相比,有了更大的进步。驾驶员可以将手离开方向盘,脚离开踏板。车辆可以实现独立驾驶操作,虽然可以抽空开开小差,但还需要有意识的随时接管驾驶任务。

L4级别:做到L4这个阶段,就开始真正步入自动驾驶。驾驶人员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的事情,仅需偶尔关注一下当前的驾驶状态即可。

L5级别:自动驾驶的最高级别,也是该技术的最终目标。到那时,或许早就没有了驾驶员这个称呼。上了车,只要说出你想去的地方,剩下的只要交给程序就行了。

很显然,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汽车产品还在维持着L2级别,想要迈入L3级别着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此前靠着“自动驾驶黑科技”杀出竞争重围的特斯拉,也曾因为它跌入口碑谷底。

看着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大众开始愈发冷静,在享受程序驾驶带来的红利时,安全又能否得到保障?当车辆高速行驶,危险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而一旦发生,生死存亡变成了未知。

技术突破困难重重

该如何定人心?

仅一级之隔,却是巨大的考验。如何让人们可以真正放心的放下手中的方向盘,也是国内外自动驾驶工程师们的心头患。

就单一路况而言,实在车辆自主驾驶并非难事。目前国内的部分车型,已经可以支持在高速路段或者简单路况的自动辅助驾驶。

但当车辆密集,人员活动复杂时,车辆仍旧无法实在安全操作,这也无疑是算法设定的一大难题。此外,如果在此状态下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又将面临分歧。(怪人还是怪车?怪车的话该如何惩罚?)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的“头号玩家”,德国在几天前正式通过立法,允许L4级别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于2022年出现在德国的公共道路。

△用于外卖配送车的无人驾驶车辆

不过,“任性”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德国公共道路的指定区域行驶,并始终保持随时可远程接管状态。其次,如果自动驾驶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必须购买相应责任保险。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可通过远程控制将其关闭。最后,该法律还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结构、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进行重新规范,并调整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许可证要求。

反复测试的产品技术加上明文规则,或许听上去安全了不少。

专项领域先试点

全面推广非一朝一夕

面对国内更加复杂的城市路况,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考验显得就更为严峻。

但这并没有阻挡国人对于它的追求与渴望。在德国颁布《自动驾驶法》的同时期,国内也正式推出《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版),京东、美团、新石器三家企业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上路的成员。

既然普及大众尚且不可,从配送领域入手也十分妙哉。

相较日常生活中变化莫测的驾驶环境,特定工种和行业用途的车辆似乎就不会遇到那么多“危险”了。相信如果效果不错,未来实现大规模推进只是时间的问题。

评中评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深入,人们对科技服务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这其中也包括出行。

但就目前的技术来看,憧憬是必然的,未来能否真正实现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无到有,是一个固有事物的勇敢突破,让出行更加自由的自动驾驶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以德国为首的“勇者们”已经开始尝试,相信这过程虽然坎坷,但也值得期待。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