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31 12:07:29来源:心在线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标准抗血小板方案是6-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然后长期的单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的指南推荐中,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首选推荐选择,氯吡格雷是不耐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的替代选择。然而,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接受PCI的冠心病人群中,没有试验专门探索哪种抗血小板药物是PCI后长期抗血小板的最佳选择。
近期,Lancet杂志发表了HOST-EXAM研究的结果,回答了上述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背景
冠心病患者PCI后长期单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药物选择尚不明确。因此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在这一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HOST-EXAM研究是一项在韩国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前瞻、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年龄20岁和以上的患者,在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PCI治疗后6-18个月内维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无临床事件。排除了有任何缺血和严重出血并发症的患者。
患者被随机分配(1:1)到接受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或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的单药治疗组,持续24个月。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和BARC出血类型3型或更高类型。
研究流程图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5530名患者。5438例(98.3%)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其中氯吡格雷组(2710例[49.8%])和阿司匹林组(2728例[50.2%])。5338例(98.2%)患者完成了主要终点的核定。随访24个月,氯吡格雷组152例(5.7%)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阿司匹林组207例(7.7%)发生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比0.73,95%CI0.59-0.90;p=0·0035)。
ITT分析人群的临床终点事件
研究结论
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和3型或更高的BARC出血的风险。
PCI后需要长期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在预防未来不良临床事件方面,氯吡格雷单药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研究意义
HOST-EXAM是第一个在接受PCI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中开展的,比较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为回答冠心病PCI后,单药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哪个更好的重要临床问题,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5438名患者中,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可降低不良临床事件的风险(在24个月的随访期内,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和3型或3型以上的BARC出血)。预先设定和事后亚组分析也表明,在不同亚组中,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获益优于阿司匹林单药这一发现是一致的,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不同亚组中主要有效性终点的比较
此外,为减少主要终点事件(n=51)和复合血栓终点事件(n=59)的发生而需要治疗的患者数量(NNT)相当少,也凸显了HOST-EXAM研究的临床价值。
研究述评
从HOST-EXAM结果来看,临床实践中,氯吡格雷是否会取代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由于这项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说,氯吡格雷不会很快取代阿司匹林。
PCI后患者长期单联抗血小板治疗这一问题,HOST-EXAM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但在这一人群中,氯吡格雷是否会取代阿司匹林,还需要在不同种族的患者中开展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
估计以后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可能会考虑推荐氯吡格雷作为阿司匹林的有效替代药物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并可能作为特定亚组患者(如胃肠道和颅内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的首选药物。
来源:
Aspirinversusclopidogrelforchronicmaintenancemonotherapyafter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HOST-EXAM):aninvestigator-initiated,prospective,randomised,open-label,multicentretrial.Lancet.2021;Epubdoi:10.1016/S0140-6736(21)0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