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1 19:02:04来源:黎想说什么
写在前面
今年是建党百年,献礼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并驱争先,
唯独《觉醒年代》独占鳌头。
哪怕已经完播很久,它的后劲依旧很足。
足到听过无数次的台词,
再听时还是会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足到看过无数次的情节,
再看时还是会无语凝噎,热泪盈眶。
抛开主旋律的滤镜,《觉醒年代》为什么能深受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因为其故事内核足够发人省醒——
先贤们仅凭着满腔的热血,便开天辟地、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种信念,打通了古今,穿越了时空。
把上一个时代革命者的精神,“亲手”交棒给下一时代的我们。
有一句话概括得很到位:
“我们如今的生活,就是先辈们的续集。”
一直以来,日本对中国都是虎视眈眈。
自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他就有一个“强国梦”:
“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这个“唐”,指的就是中国。
只“可惜”,直到丰臣秀吉去世,也没能完成这个“伟业”。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后,野心更是空前膨胀: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
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为了征服中国,日本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划。
1914年,日军紧随西方列强打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
作为战胜国,日本在和会上提出要接管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同为战胜国中的一员,中国外交官力辩日方,拒签条约。
但碍于政府当局的软弱妥协。
次年5月,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割让山东。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园里,留日的中国学生激昂愤慨:
一部分学生坚称“倒袁,回国”;
另一部分学生坚持走“君主立宪道路”。
这就是当时中国最真实的状况——
大家都知道旧中国出了问题,可谁也不知道救国的「药」在哪里。
就在学生们争论不休的时候,蓬头垢面的陈独秀出场了。
他披散着头发,狼吞虎咽地嚼着盒饭。
面对学生恳切的发问,他一脸的不以为意:
“依我看,这样的国,无药可救。”
为什么说当时的中国无药可救?
从《觉醒年代》的几幕场景中,便能窥见一二。
首先,是教员毛泽东的出场。
一场瓢泼大雨落在中华大地上。
街上行人神色匆匆,社会众生相一览无遗:
有牵着牛的农民;
有在大雨中奔跑的车夫;
有卖鱼的小贩;
有骑马的政府官兵;
有在街边匍匐乞讨的乞儿;
……
穷人为了讨生活,在街头叫卖:
“卖孩子啦,卖孩子啦,多乖巧的孩子啊……”
另一边,富商之子却坐在小车里悠闲地吃着三明治,仆人在一旁为他擦去嘴边的面包屑……
这短短一分钟的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一幅乱世中的浮世绘——
富人富得流油,穷人穷得饿死。
一针见血地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社会阶层分化鲜明。
在这样阴冷黑暗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开辟新中国,谈何容易?
再是鲁迅先生的出场。
街头的菜市口,一众官兵压着一个盗窃犯。
临街的百姓蜂拥而至,笑呵呵地围观这场极刑。
小女孩躲在人群里,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男人轻飘飘地叫嚣着“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女人挎着篮子捧着碗,围在一旁等候。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鲜血飞溅。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女人们将钱币递给刽子手,催促道:
“蘸血要趁热。”
抢到人血馒头后,她们激动地大喊:
“我儿子有救了,我儿子有救了!”
民众思想如此封建愚昧;
社会风气如此麻木冷血。
在这样腐朽吃人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开辟新中国,谈何容易?
亦如鲁迅先生所想:
那个吃人的旧中国,绝不单单是先进的武器和一套社会制度就可以拯救的。
最后是陈独秀的崩溃。
陈独秀在吴柄湘的监视下,不得已出逃北京。
路上,他看到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社会现状——
逃荒被饿死的女孩;
在河边放纸花的老人;
妻离子散的难民;
一向洒脱的陈独秀,也忍不住跪地痛哭。
这时候,李大钊哽咽地问:
“你的理想是什么?”
陈独秀斩钉截铁地回答: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
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
人人都能当家作主,
为了让人人都受教育,
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为了中华国民富强,
为了民族再造复兴,
我愿意奋斗终生!
昏暗压抑的滤镜,悲沉厚重的音乐,更是平添了一抹绝望的色彩:
在这样积贫积弱的经济背景下,要想开辟新中国,谈何容易?
旧中国腐朽落败、无药可救的命运似乎已成定局。
推倒袁世凯后,张勋积极主张复辟帝制。
当时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似乎也正朝着陈独秀预料的那样:
一夜之间,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哄抢假辫子。
北大的学生成了“辫子军”的狗腿。
甚至连骆驼,也要戴一顶清官帽。
面对这样的政府、民众和精英,
革命家们当然会觉得:这个国家完了,烂透了!
但当巴黎和会洽谈失败后,政府当局才惊讶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原本文弱的知识分子,纷纷涌上街头,
发传单、卖国货、开演讲,企图用尽一切办法唤醒民智。
原本毫无团结力的工人,纷纷参与抗议,
突然之间就凝成了万里长城的气势。
原本麻木不仁的中国老百姓,纷纷围堵大使馆,
抛头颅洒热血,突然之间就有了抵抗力。
那些愚昧、冷漠、自私的中国人,
突然之间就被某种意识唤醒了,纷纷投身于这场爱国运动中。
为什么一夜之间都觉醒了?
因为在无数革命家的奔走呼号中,中国人终于意识到:
“国在,我在;
国亡,我亡。”
而这条轰轰烈烈的救国之路,走得可谓是艰难泥泞。
付出的革命代价更是惨痛——
牺牲了数以万计的爱国革命者。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建党创始人平均寿命为27岁。
以《觉醒年代》中的延年、乔年为例。
陈家是安庆城内有名的书香门第,陈氏两兄弟本可以安稳自得地生活,可他们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死而后已。
他们牺牲时,双双不到30岁。
陈延年一生未婚,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工作。
他给自己立下“六不原则”,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作私交。”
他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同志、对得起父母,却唯独对不起自己。
1927年6月26日,延年因担心党组织的绝密材料泄露,冒险返回省委紧急转移材料。
转移途中不幸被敌军发现,虽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却因寡不敌众被捕。
由于党内叛徒的指认,延年的真实身份暴露,生命危在旦夕。
在酷刑面前,他紧咬牙关,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情报。
哪怕在阴森的刑场上,他的眼神依旧坚定从容。
壮烈牺牲时,陈延年因宁死不跪,被刽子手乱刀砍死。
延年的牺牲,让乔年备受打击。
第二年,乔年在各区特派员及产业总工会主任联席会议上,
因叛徒泄密而遭到敌军的大肆破坏,陈乔年不幸被捕入狱。
后来在营救时出了差错,乔年的身份完全暴露,
不久后被敌军枪杀于上海龙华塔下(也是延年的就义之地)。
牺牲前,乔年大声高呼: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像延年、乔年这样为国捐躯的烈士,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自己无惧生死,什么都不图,
只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再流离失所、让中华民族能再造复兴。
他们傻不傻?
傻。
却也纯粹。
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信仰。
看到过一句话:
今天大多数的青年,根本无法想象,教科书上遥远而冰冷的历史考点,
曾被一群人当成毕生信念去奋斗,甚至牺牲。
建党一百年来,我们享受到和平幸福,感受到国泰民安,
却不知有多少青春的革命者,永远倒在追寻胜利的路上。
他们在牺牲时,不能预知未来,并不确定自己的牺牲能否换来真正的胜利。
可他们却依然抱着一腔热血,向死而生。
尽管我们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既然这段历史如此悲痛沉重。
导演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年代?
又为什么会讲述这些人觉醒的故事?
因为这些人中有立志救国的革命者;
有心系天下的学生;
有鞠躬尽瘁的工人;
有各社会阶层的劳苦大众;
……
他们是英雄,也是血肉之躯的平凡人。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舍生取义,中国才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
我们国家才扛住了他国的炮火,才有如今的太平盛世。
在黎哥看来,《觉醒年代》不仅仅是一部影视剧,它更是一种精神。
这部影片里,没有夸大虚假,没有矫揉造作,
只有感人肺腑的民族信仰、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先生曾说过:
“我是一个年轻时候就立志救国的革命者。”
「立志救国」是先辈们的觉醒。
那我们呢?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的觉醒又是什么?
我想,那大概是——
袁隆平院士逝世,市民手捧鲜花,不远万里赶去瞻仰先生遗容;
中国航天事业一路高歌猛进,人民骄傲得举手欢呼、热泪盈眶;
听闻戍边英雄壮烈牺牲,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响彻中华大地;
知晓先烈伟人们的事迹,民众自发前往烈士陵园献花以寄哀思。
这种铭记历史、悼念伟人、民族荣辱与共的精神,就是我们这代人的觉醒。
一个民族的觉醒,不仅要看英雄,更要看无名之辈。
所谓国家,即是千千万万个你我。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饱受摧残,中国共产党也历经风雨磨难。
但。
无论遭遇多艰难的险境;
无论遭遇多强劲的侵略;
无论遭遇多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依然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败?
或许答案正如作家明月所说:
“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劣根性的民族。
但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的民族,一个有着无数先进性的民族。
她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都无法计算。”
诚然,面对冷刀炮火,我们会怯懦,我们会自私,我们会怕死,
但真正面临「国之有难」时,我们终究会选择站出来,义无反顾地去战斗。
无关年龄,无关职业,无关主义。
“因为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所有中国人的战争。
生为中国人,我们必须为中国而战。
吾国虽大,寸土必争。”
1919年,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雄辩日方代表,
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拒绝在屈辱的和约上签字。
但结局又能如何?
外交官在和会上据理力争,却依旧改变不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结果。
时至今日,102年过去了。
中国还是那个温良的中国,但中国也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中国。
2021年,面对美国无理的态度,中国代表毫不留情: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因为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此一时非彼一时。
那些企图用经济打压和科技封锁来击垮中国的的爪牙,
他们的“强国梦”终究会走向失败,化为泡影。
而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
尤其是绵亘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
他们坚韧、勇敢、敢拼敢闯、无所畏惧。
这些基因,早已深深刻入了我们的骨髓。
以前如是。
现在如是。
将来亦如是。
最后,点个【在看】,祝愿中国共产党100年诞辰快乐!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