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6 19:30:27来源:江门发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建党百年之际,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
江门红色女交通员钟少琼的故事
点击视频马上了解
☟☟☟
忆峥嵘岁月守革命初心
——访新会红色女交通员钟少琼
作者丨黄伟亮
▲钟少琼近照|小蔓摄
最近,我在收集江门地区中共秘密交通线的历史资料。
一天,朋友告诉我:“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豪山村有位尚健在的红色女交通员、老党员,她的名字叫钟少琼,今年96岁,1983年在新会县财贸办物资站离休,曾为会城镇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人大代表,新会市第十届人大代表。”此外,她还被老同志们称为“活着的刘胡兰”。当我听到这信息的时候,十分兴奋,心想,能近距离聆听她的传奇故事,真切感受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那肯定是十分荣幸和难得的事情。于是,我想方设法去拜访这位革命老前辈。
8月3日,我在新会双水豪山乡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张卫民、热心村民张国锐的陪同下,在会城厂边街一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旧民居里找到钟少琼老人。
她家里没有贵重的家具,只有几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桌椅。最贵重的东西,可能是放在桌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钟少琼坐在客厅的轮椅上,沧桑岁月像把刀刻在她的脸上,眼神已显得有点呆滞,但是当我们问到她过去参加革命的事情,唱起她以前最熟悉的抗日歌曲,她的眼睛就会变得格外有神。
她的家人告诉我们,钟少琼在革命年代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为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经常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因此落下病根,现在的她耳聋腿软,身体一年比一年差,特别是记忆力,已经衰退得比较严重。
在她家人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这次采访工作。在回家的路上,钟少琼的革命事迹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脑海里。今择其三,与诸君分享。
乔装打扮智送情报
钟少琼(曾用名:钟女美)1924年生于双水镇蓢头村(后嫁到双水豪山村),其父亲及哥哥在越南务工。钟少琼在蓢头小学就读。其时,地下党员朱政敏在该校任教。钟少琼自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幼小的心灵早就埋藏着一颗革命的种子。
1942年初,钟少琼在江南区党支部书记李锋和组织委员朱政敏的教育帮助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党组织决定在双水镇蓢头村钟少琼的家里设立地下交通站,指定她为地下交通员,任务是收集和传送情报,联络革命同志。钟少琼老人说:“做交通员很不容易,经常出生入死,弄不好,不但自己会丢掉生命,还可能给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她说,有一次,党组织安排她到三江跟地下党李建中接头。她从双水出发,途经会城环溪庙,发现此地有日军设卡盘查路人,于是,急中生智,迅速将自己装扮成一个疯疯癫癫的女孩,在好心的路人帮助下,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还有几次,她要到台山台城与地下党员谭蝉接头,为了不暴露身份,经常改头换面,有时烫个秀发,身穿旗袍,打扮成富家的千金小姐;有时穿着学生装,打扮成中学学生;有时背上旧的背包,里面装几件旧的衣服,将自己装扮成卖旧衣服的小姑娘。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据她家人说,以前曾有人问过钟少琼这样的问题:“路上遇到敌人,你害怕吗?”钟少琼会笑着说,开始时会有点紧张,但只要想起敌人的种种恶行,心中会很憎恨,就想着一定要把这些敌人赶出中国,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如此自信,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年轻时的钟少琼
变卖家产筹措粮食
1943年广东发生严重旱灾,新会出现大饥荒,米价一日三涨。其时,全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战略反攻阶段。在太平洋战场,日军节节失利。5月,以在新会的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为基础,组建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7至8月间,鹤山的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加入新鹤大队。为消灭日本侵略者,党组织委派党员干部许林彬到双水筹措3000斤稻谷作粮食。尽管此时饥荒减弱,但筹措3000斤粮食,谈何容易!许林彬通过组织关系找到钟少琼,希望钟少琼帮忙解决。钟少琼想:“粮食问题不解决,战士就要饿着肚子打仗。解决粮食问题就是抢救战友,就是革命!”她一方面将自家的稻谷捐出去,又卖了几分田,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动员其母亲变卖家产,购买稻谷。此外,四处向耕种大户筹借。在钟少琼的艰苦努力下,那3000斤稻谷终于如数交给游击队。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奉献,包括财富,甚至是生命。钟少琼就是这样热爱其信仰的共产党。为了这个组织,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年,前方战士缺少衣物,她把家里的衣物甚至连自己身上穿的毛衣都送出去。1947年,有位革命同志因为没有路费未能转移到澳门,她马上将自己身上仅有的800元港币交给他……
老同志赵梅友生前曾说,钟少琼为党为革命工作出资出力,无私奉献,她是尽了心。
▲钟少琼的纪念章|黄伟亮摄
▲2005年的钟少琼
战友被捕火速营救
1944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李江勾结地方武装头子高勤,指使其带领部队逮捕驻守在崖南交贝石的游击队政治处副主任赵荣、副官杨明达、队长梁群光等14人,囚禁在双水天亭天后庙里,已经过了三天。
我党组织得知情报后,千方百计进行营救。一方面,派赵梅友等人做国民党上层的工作,另一方面,派青山交通站邝士云找到潜伏在国民党部队的地下党员李桂籍,要求李桂籍想办法营救被捕的同志。李桂籍与国民官军赵士浓是夫妻关系。其时,赵士浓的部队正驻扎在台山大江。李桂籍接受任务后,旋即到蓢头找钟少琼帮忙营救。原来,李桂籍与钟少琼在冈州中学读书期间,曾同宿舍同床铺生活,后来一起参加革命。钟少琼心想:救人如救火。这些人若不及时救出,恐怕会遭国民党毒手。于是,她与李桂籍马上赶到赵士浓的部队,找到潜伏在该部队的地下党员李柏荣。经商量,决定一起说服赵士浓出手营救。钟少琼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深深打动赵士浓,在李桂籍和李柏荣的帮助下,赵士浓答应了钟少琼等人的要求。经多方努力,14人全部获救。
钟少琼认为,人活在这世界上,应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作为一名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采访到这里,我说:“钟老一生为党的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应该感谢你。”
据她家人说,钟少琼以前说过“党交给我的一件工作没有完成。”
原来,1943年,台山一位共产党员黄美英将余锡泉、黄雅新两位革命孤儿委托她,希望她将他们抚养成人。当时,余锡泉9岁,黄雅新8岁。1944年,双水沦陷,他们两人因此走失,她多次寻找,但至今尚未获消息。
钟老尽管已到耄耋之年,但党的使命她常牢记于心,这就是钟少琼革命的初心,也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初心。
正可谓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我想,好人应一生平安。祝愿钟老身体健康,早日圆梦。
▲钟少琼|杨荣春摄
来源:双水发布、双水镇党建办、新会侨报社
责任编辑:方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