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6 08:02:46来源:家长慧
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家长慧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孩子太小!”今天慧姐给大家推荐一套非常实用的性教育书本,分男孩版本和女孩版本。亲子共读增强感情,运用法学和心理学知识,专业解答可靠,科学引导孩子了解性知识,传递正确价值观。详情点击:
以下为正文:
随着各地的不断开学,“双减”政策也在不断落实,慧姐今天看到北京双减后第一天的中小学生作息时间表,感觉真是爽爆了。
小学生上午8:30开始上课教育,不得分快慢班,体育课每周至少5节,老师流动讲课,不允许成绩排名,不得讲课超纲,不能考试。下午15:30下课,17:30放学,晚上21:20小学生建议睡觉,22:00初中睡觉,22:00后所有的游戏功能不能给中小学生提供。所有辅导班节假日不能补课,寒暑假不能补课,拍照搜题节假日app也不管用,所有限制对策卡的死死的。
这个作息时间孩子们是开心了,但是慧姐看到有部分家长留言说,想到以后的中高考对孩子的成绩要求,感觉更加焦虑了。
其实慧姐倒是觉得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实施应该开心应该庆幸,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的成绩是及具有欺骗性的:
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来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
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注重体育锻炼,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下面慧姐给大家来具体说一说,这其中的“门道”。
1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而在阅读;小学欠下的阅读账,早晚会暴露。
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常常考100分,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
其实,小学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而初中成绩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小学时,家长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的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即使孩子门门功课考满分也证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是孩子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作业里面去,高分自然就是对此努力的回报。
但是因为孩子把时间投入单一学习,自然就没有时间进行大量的读书。
没有阅读就没有思维发散和思考能力,那再有天赋的孩子也走不远,只会把天赋一点点消磨掉,最终走向一种怪现象.
正如有文章所说那样:
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2体育运动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影响。
慧姐之前看过这样一个实验:
芝加哥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大家都是反对的,怕孩子早起犯困,运动后会疲惫,不利于知识输入。但是结果恰好相反,运动之后的孩子们很有精神,连专注力都变强了。
“运动除了能让我们的心态做好准备,还能从细胞层面直接影响学习,提高大脑输入及处理新讯息的潜力。”
长期研究大脑与运动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瑞提,认为运动不只对身体好,对大脑也好。
有人根据各地媒体的报道,统计出了2017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58名高考高分获得者的详细资料,发现不少人都表示喜欢运动,甚至有一两项运动专长。其中平时有运动锻炼习惯的,占比达到了57%。
据研究发现,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在6岁~1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经常运动,非常有助于智力发展。
因此,小学阶段一定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和体育锻炼习惯。
“双减”政策的落地初衷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减轻学业负担,促使孩子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阅读等活动,所以家长应该高兴而不是焦虑。
就像一位作者所言:
如果你真的担心孩子在没有培训班的情况下学习会落后,不如好好考虑下面的问题:
如何跟孩子一起摸索更适合的学习方法?
如何利用双休日查漏补缺,让孩子学会反思,学会主动发现学习上的问题?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起来看看哦。
1)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去做事,孩子都会模仿你的行为。
因此,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很大原因在于家长。建议爸妈们和孩子一起拿起书本去阅读,为孩子营造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
除此之外,还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阅读和写作同时进行,比如家长慧的这一栏目,也是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孩子有了成就感才会继续读更多的书。
2)培养孩子归纳整理,错题反思、善于发问的习惯。
孩子学习新知识之时,一定要及时复习、归纳,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
还可以建立错题本,归纳易错知识点,反思之前的学习才能让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利。
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及时发问。家长解答不了的,就问同学,问老师。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3)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运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
有很多家说工作忙没时间,家里小没空地,每次跟孩子一起运动的尝试都是一拖再拖。
其实运动不一定非要装备和时间都面面俱到,一些生活里的碎片化时间都能利用起来,想要运动随时实地都可以。
慧姐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适合孩子的运动,不妨试一试哟。
各种球类运动
球类游戏能充分锻炼孩子的视觉能力、四肢协调和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大脑发育。
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球类运动的玩法很多,运球,踢球,接球,拍球,每一种玩法都能起到全身锻炼的作用。
比如足球可以锻炼孩子腿部力量,乒乓球可以让孩子感知球的弹跳习性、方向和球拍的方向,锻炼孩子手眼协调。
跳绳运动
家长要注意的是跳绳运动前手腕、脚踝、膝关节充分活动,尽量选择地胶或者木地板场地进行训练,为了更好的促进身高,跳绳时追求的是跳起高度尽可能达到10cm,而不是一味追求跳绳的个数。
骑车
幼儿骑自行车既可以发展孩子腿部和足部肌肉的力量,还能提高孩子的速度、灵敏度和平衡能力。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
无论是居家还是户外,都要找到适合的运动和孩子一起锻炼,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情。
以前孩子的时间总是被成堆的作业和数不完的培训班挤占,孩子的每一天都是满满当当的,压得孩子透不过气。
家长和孩子一样,没有时间去思考孩子喜欢什么,孩子该做什么,也没有时间来复盘这段时间孩子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双减”政策正好给了孩子一个喘气的机会,也给了父母一个慢下来静下来的机会。
与其像无头苍蝇般去焦虑,不如放宽心,让你的家成为孩子书房,成为孩子的运动场,这才是最好的培训班!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个在看转发出去吧~也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
阅读推荐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