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年纪轻轻就健忘?元凶竟是它!中医浮针来帮忙

发布时间:2021-09-14 19:51:20来源:江西省中医院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是赵医生,希望为大家带来实用的科普文章。

近段时间针灸二科诊室来了一位年龄37岁的小伙,是一名经理助理兼职司机,身材壮硕。小伙子上来就说:医生,我最近特别不舒服。头脑总觉得昏昏沉沉,老忘事,记忆力下降,还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因为兼职司机的原因,工作时间要经常开车,昏昏沉沉的状态对安全行驶造成了阻碍。小伙担心是不是大脑缺血?或是脑袋里长了什么?想做个全面检查心安。

症状线索

那么这位小张到底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呢?!

患者,男性37岁,职业:经理助理兼职司机,平时颈部保持同一个姿势的时间较长。

主要症状:头脑昏昏沉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伴随症状:颈肩部紧张感,偶有胸闷心慌。严重时伴有脸部发麻和一侧头痛。不伴症状:无恶心呕吐,无晕厥发作,头脑昏沉与颈部动作无关。无一侧的肢体无力或者麻木。

完善检查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颈椎X线片示:有轻度生理曲度变直,未见寰枢关节失稳,未见明显的骨质增生。颈椎CT显示:有轻度的生理曲度变直,各个椎体间的椎间盘未见突出。继续完善经颅多普勒显示:各条动脉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医生给小张的病情做一个初步判断:“脑动脉供血不足”。那么脑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有哪些呢?

血管因素1: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等使得颈动脉、椎动脉、脑内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影响脑动脉的供血。(患者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并且经颅磁共振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报告,所以这一项原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必要时需要抽血化验已进一步明确诊断。)血管因素2:颈椎的椎体错位或增生导致椎动脉受到挤压或变形,影响脑动脉的供血。(但是患者的颈椎X线和CT检查不支持)

心脏因素:慢性心衰,很显然,患者并不符合这一诊断。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可能的原因了。就是肌肉紧张压迫椎动脉或者颈总动脉导致的。如下图所示:

我们的脑部供血主要依靠颈总动脉和椎动脉两套系统,而颈总动脉行走的周缘覆盖了许多颈部肌肉,比如:斜角肌、头夹肌、颈夹肌、胸锁乳突肌等。如果因为这些颈部肌肉的僵硬,而导致颈总动脉受到压迫,很有可能引发脑动脉供血不足。而椎动脉的走行的大部分在椎管内,主要受椎体的横突孔的影响,而椎动脉走行将要进入枕骨大孔的位置正是枕下肌群分布的位置。它们的紧张僵硬都会压迫到椎动脉进而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

脑动脉供血不足,那么脑部就发出呼救信号了,头脑昏昏沉沉、头痛等不适自然就出现了;脑部供血不足,脑部功能就自然下降了,注意力不集、记忆力下降,甚至脑卒中都可能发生。

那么这些肌肉出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浮针疗法源于《黄帝内经》的“直针刺”,受现代激痛点理论启发,并基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现代针灸。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如风之吹云。《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说明皮部-筋经之功能依赖卫气调节,而皮部-筋经相当于现在我们常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浮针通过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皮肤浅层)针对相关患肌(紧张的肌肉)进行扫散并进行特殊的再灌注活动,以调动人体筋经皮部之卫气达到通筋活络,激发人体自愈能力,从而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治疗效果常常很好,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都较为可靠。

浮针疗法的适应症

膝关节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肩袖损伤、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非活动性强制性脊柱炎、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损伤、网球肘、足跟痛、腱鞘炎、习惯性便秘、头昏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面瘫、失眠抑郁、心慌胸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漏尿、小儿遗尿、原发性痛经、乳腺增生、乳汁分泌不足、良性盆腔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干眼症、黄斑变性等疾病。

医生简介

赵奇林

主治医师浮针一段

擅长运用浮针治疗膝关节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肩袖损伤、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非活动性强制性脊柱炎、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损伤、网球肘、足跟痛、腱鞘炎、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呃逆、肢体畏寒、头昏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顽固性面瘫、失眠抑郁、心慌胸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漏尿、小儿遗尿、原发性痛经、乳腺增生、乳汁分泌不足、良性盆腔痛、功能性子宫出血、干眼症、黄斑变性等疾病。

浮针治疗咨询电话:17679016973(微信同号)

坐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总院,五号楼二楼针灸二科诊室)

周二下午,周一、周三、周四全天,周五上午,周六上午(西湖院区,住院部四楼针灸二科、住院部八楼浮针疗法室)

针灸二科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二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学术创新团队。

特色优势

科室以著名的针灸学家、博士生导师陈日新教授首创的“腧穴敏化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两翼一体”的学科发展战略,即以痛症、瘫症为“两翼”的主攻方向,以“热敏灸”、“力敏针”为“一体”的核心技术,开辟了颈椎病、腰痛病、面瘫病、缺血性中风病等多种疾病治疗的新模式。目前本科室开展了多种特色疗法,包括热敏灸疗技术、力敏椎针技术、浮针疗法、头皮针技术、小针刀技术、脐针技术、手法推拿技术、无痛刮痧技术、火针技术、、埋线技术、隔姜铺灸技术等,其中热敏灸疗、力敏推拿为本专科主攻疾病的核心特色技术。目前我科治疗常见病种达100余种,针对各类颈肩腰腿痛症及老年性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

本科室团队共有专科医师9人,专业护士1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团队成员学历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不但承担了医疗任务,还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培养了大批医学类专业人才。科室团队以老带青,传承优秀临床经验,创新技术发展,目前已经探索了椎针疗法、脐针疗法、浮针疗法、头针疗法等新技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往期回顾

01

02

03

04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