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育儿 文章内容

教育部:“双减”不是减父母责任!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9种家庭

发布时间:2021-09-23 08:10:42来源:阅世悦人

来源|教师之窗(ID:jszc918)

文|逗号

“双减”政策落地后,带来了很多新变化:

不补课、学校不留作业、中小学全面实行“5+2”模式……

“双减”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学习回归学校。但家长有必要清楚一点,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撒手不管了,“双减”绝不是“放养”,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和老师。

双减,不减责任;双减,不减质量;双减,不减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和家庭的熏陶。

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

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

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

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共青团中央也专门发文回应:

“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要真正参与到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在“双减”之下,家长更要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孩子的将来,往往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大都来自下面这9种家庭。

配合老师的家庭

有这样一个比喻:

“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双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发力,才能让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拥有更好的人生。”

教育路上,老师是传道授业的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老师和家长在奋力托举。

“双减”之下,家长更应该配合老师、支持老师,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计较和指责。

家长和老师保持默契配合,是好的教育的起点。

我们相信,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兴趣广泛的家庭

有人曾问梁启超:“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梁启超回答道:

“以趣味为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兴趣是让人拥有多元化思维和开阔眼界的起点,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要从小注意培养并尊重孩子有意义的兴趣爱好,细心呵护,逐渐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未来有出息的孩子,大多是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

热爱读书的家庭

《朗读手册》中引用了一首诗歌: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热爱读书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贵人。

父母读过的书,不仅滋养了自己,还能影响孩子。在浓厚的读书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会将读书的习惯融入到骨血里。

董卿说过: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未来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让孩子爱上读书。

喜欢运动的家庭

柏拉图曾说: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要保持平衡。”

知识教育可以让孩子飞得更高,但身体教育却能给孩子带来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没有了健康,一切都为零。

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坚持锻炼身体,能让孩子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运动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力器,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不管每天工作有多忙,请家长抽出点时间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引导孩子“动起来”,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职责。

用心陪伴的家庭

有句话说,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会像一棵小树苗一样不畏风雨、茁壮成长,不仅学业越来越好,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管平时工作多忙,也要陪陪孩子。

尤其是在“双减”之下,用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去真正地陪伴孩子。

用心倾听,用心沟通,用心帮助。

遵守规则的家庭

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父母没有规则的给予,只会让孩子变得我行我素,不守规矩。

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寸步难行;反之,遵守规则的孩子,规则会成为他的铠甲,护他一生周全。

教孩子遵守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作为父母的职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要求孩子做到守规矩,自己更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样。

教孩子遵守规则,才是爱孩子的最高级形式。

父母相爱的家庭

教育家杜威曾说: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孩子未必需要多好的物质条件,但一定想要一个温暖的家。

父母相爱的家庭,是孩子获得爱与温暖最好的地方。

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待事情能够延迟满足、情绪稳定、内心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把人生每一步都走得很积极。

在忙碌的生活中,别忘了用爱去滋养你的另一半,同时也滋养你的孩子。

请记住,你就是你孩子未来的原生家庭。

爱做家务的家庭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

父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包办一切,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是斩断了孩子的翅膀。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更优秀。

因为一个爱做家务的孩子,在劳动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和行动,从中获得更好的专注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懂得适当放手,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更不要心急,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没有天生的懒孩子,只有不舍得用孩子的“懒”父母。

自我提升的家庭

孩子最好的老师,永远是自己的父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就是孩子的首要模仿对象。

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会深深影响着孩子。

董卿说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要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起好带头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为人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不断向父母靠近,变得越来越优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双减”的实行,无疑是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应尽快转变思想,全力配合学校,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使其未来有方向。

点亮【在看】,用心教育,用心陪伴,关心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注:配图来自pexels、网络

*作者:逗号,来源:教师之窗(ID:jszc918),教师和家长都在关注的公众号!省心省力轻松教育孩子!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书友们,慈怀新书正在热卖中

欢迎点击下图购书支持我们

更多精彩亲子好文

推荐您关注【慈怀妈妈】

推崇“育人先育己”理念,

养育孩子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慈怀妈妈】

和百万妈妈互相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福利群,享受群内福利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