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血管越强,寿命越长!注意这几点,让您的血管不 “ 生锈 ”

发布时间:2021-09-24 17:53:58来源:江西省中医院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心脏是为人体泵送血液的器官,但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来维持运转,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脏供血,为心脏的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料。

冠状动脉大概长这样

外形似王冠而得名

我倒不觉得像王冠,像树根!有木有?

正如家里的排水管道会积累污垢并堵塞一样,心脏冠状动脉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多数人虽然冠状动脉狭窄,但心脏的运作并不停止,只是会缺少活力,这也是多数患者平时没有症状,只是偶尔心前不适、浑身乏力的原因

当冠状动脉完全被堵塞,就会引起心梗

什么是心梗?

即“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堵塞,令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的心脏疾病。急性心梗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甚至死亡。

那么冠状动脉是怎么堵塞的呢?

正常的冠状动脉光滑而且有弹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供血的速度和数量。血管内膜是开始发生粥样病变的部位。当冠状动脉受到损伤以后就会有胆固醇等脂类物质沉积到血管壁上导致粥样硬化的发生,一旦发生粥样硬化,内膜就会变毛糙、弹性变差以及变脆,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的狭窄、堵塞血管,供应血液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可以导致、,甚至是。

斑块不是老年人“专利”,每个人都会有

从医学上简单地理解就是血管老化了,血管一旦老化就有可能产生斑块。通常情况下,斑块在50岁上下慢慢形成。但是,临床上也有30多岁的年轻人得了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狭窄程度能达到90%,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血管怎么会长斑块了呢?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这些脂质一旦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越堆越多,就会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形成一块块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导致血管斑块的因素有哪些?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熬夜●遗传●少运动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关键

日常不良习惯1:暴饮暴食、喜食肥甘厚味

❆动脉硬化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管腔变得狭窄。

日常工作压力、生活习惯、减肥等原因导致的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现象皆是。“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这些炮制出来的“美味”,更是深受吃货们的喜欢。而这类肥甘厚腻的“美味”吃得太多,又运动过少,就会导致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病变。

专家支招:“管住嘴”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血管保持清爽。建议大家多吃鱼、菜,少吃肉。一般肉类的脂肪含量是鱼类的6倍甚至更多。每天红肉摄入量不要超过50~75克,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采用低温烹调方法,更有益健康。

多吃能给血管“减负”的食物,如山楂、燕麦、大豆、金橘、红薯、大蒜、洋葱等。如果无法避免出外应酬,可以采取三口菜配一口肉的方法,避免吃过多肉类,摄入过多脂肪,七分饱时要及时“刹车”,避免吃得过饱。饭后可以喝些熟普洱茶、山楂茶、大麦茶来帮助消滞。

日常不良习惯2:熬夜

❆“晚上23时不睡是不要脸,晚上24时不睡是不要命”。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比正常人增加一倍,“长期熬夜等于慢性”的说法并不是开玩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的作息规律。中医认为,白天属阳,应当多动,多动可以养阳;夜晚属阴,应当睡觉,睡眠可以养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有一个词语“煎熬”,“熬”是反复煎煮,同样,熬夜对身体也是一种反复“煎煮”,“煎煮”着人体的精、气、神,熬夜久了,精、气、神逐渐减少。长期熬夜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形成阴虚火旺的体质,且正气减少,容易生病。

从养生角度来说,熬夜时,体内会过多地分泌各种激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专家支招:适当午休让你气血通畅,最佳午睡时间在中午13点左右最为合适,午休时长15-30min,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也可以休息大脑和缓解眼部疲劳。23点前睡觉,晚上23点到次日上午6点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一定要让自己在23点前进入睡眠状态,让你的血管也好好休息、恢复活力。

日常不良习惯3:摄入过量盐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心脏病患病几率增大。摄入过量食盐后,盐分就会导致身体储水,过量的水分导致血压升高。血压过高就会导致大脑、肾脏及心脏等器官压力增大,进而导致心脏病、心力衰竭及中风。

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血管泵出血液时会产生一氧化氮,可使血管放松、顺畅血流。而食盐和脂肪会阻碍一氧化氮的释放,妨碍血管的扩张能力,增加患动脉硬化的风险。

专家支招:每日摄盐量不要超过6克,日常生活中使用限盐勺,做菜时少放盐,减少含盐成分的调味品,可用葱、姜、蒜、辣椒、香菜、柠檬等调味,炖菜时如果已经加盐,就不要放酱油了,以免盐分叠加。少食高盐零食,选择含钠较低的食品。轻度心衰每日供给食盐不超过5克,中度心衰每日不超过3克,重度心衰每日不超过1克。

日常不良习惯4:久坐不动,缺少运动

❆首先,长时间坐立不动保持同一姿势,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减少,会导致人体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此时再猛然活动,很容易牵动不稳定的血栓,使之脱落造成血栓栓塞。

其次,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突然变换体位,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出现心悸、头晕、头痛等不适,甚至反复晕厥或诱发脑卒中。

专家支招:为了保证血管健康,别“坐”以待毙,建议中老年人不要久坐不动,更不能久坐家中闭门不出,可根据身体情况多出去走走,如果无法外出,可在室内散散步,做养心操。建议可适当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功率车,太极拳、八段锦、舞蹈、体操等。

日常不良习惯5:空腔细菌

❆不注重口腔卫生导致细菌滋生,久而久之形成牙菌斑。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损伤血管。科学研究发现,牙周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常人的2.7倍。

专家支招:注重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每次3分钟以上;选用蕴含植物甙的牙膏,能够减少有害细菌的产生。此外,还要记得餐后漱口、每年坚持洗牙。

日常不良习惯6:情绪不好

❆不良的情绪和心情对冠心病患者影响很大,冠状动脉狭窄,扩张性减弱,再加上情绪激动,就会让心脏负荷突然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乳酸、磷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的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让疼痛感觉传到心脏部位,就会引发心绞痛。

负面情绪如敌意、、等都是具有“心毒性”的,愤怒水平较高的人出现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愤怒水平低的人的2.3倍。与此相反,积极的情感可以明显保护心脏和血管。

专家支招:建议平时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各种引起情绪激动的事件出现,平稳心态,开阔心胸。首先,学会放松心情,适当的自我安慰,给予自己正面鼓励和暗示,也可以出去散步、旅行,给自己放个假;其次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借助美味的食物愉悦心情。

可常按四大“开心穴”,气闷时,捋捋膻中穴;睡不好时,按压合谷穴;烦躁时,按揉心包经;焦虑时,轻叩劳宫和风池穴。

日常不良习惯7:抽烟

❆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5倍,病死率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2-6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中30%-40%与吸烟有关。

吸烟破坏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吸烟增加心肌缺血,加重心肌供血不足;吸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吸烟可提高心率和血压,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心绞痛及心梗发生率;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血管痉挛风险,增大心绞痛发作机会。

专家支招:冠心病患者戒烟,建议尽量一次性彻底戒烟,如果烟瘾较大,吸烟时间较长,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戒烟方法,例如原来1天20支烟,经过1周以后降为每天10只烟。依此来推,循序渐进慢慢减少每日吸烟的数量,最终达到戒烟。

其方法较缓和,戒烟的戒断症状较轻。需要进行其他方式来转移戒烟的不良反应,可以用小零食替代,但是避免垃圾零食。比如嚼口香糖、培养兴趣爱好、多运动、转移注意力等。

戒烟穴位一:戒烟穴

戒烟穴位于列缺与阳溪之间,距桡骨茎突边缘约一拇指之柔软处,有明显压痛之凹陷点。

戒烟穴又称甜美穴,意为戒烟才真正尝到甜美的感觉。针灸或指掐甜美穴能戒烟,戒烟之后,戒烟者会有口渴、口苦、头晕等症状,会对香烟产生厌倦感,使受戒者不想吸烟。

戒烟穴位二: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合谷穴能够改变人的味觉,使吸烟者发现吸烟无烟味,有烟苦和口苦感,不想再吸烟,从而阻断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达到了戒烟的目的。

戒烟穴位三: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

戒烟穴位四:神门穴

神门,是养神、安神的要穴。神门镇静安神,戒烟者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精神抑郁或思想不集中、烦躁不安等多种戒断难受的表现。这个时候用神门解决再合适不过了。

戒烟穴位五:孔最穴

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孔最穴对戒烟有较好的效果,能改善因吸烟导致的肺部血流改变,具有良好的调节性效应,起到保护心和肺脏的作用,所以,戒烟的时候常取此穴。

血液是人体生命的源泉,它由血管承载,给身体输送养分。然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干净畅通的血管才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摒弃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让血管“生锈”,才能让您的血管享受畅通的“喜悦”,让心脏“少受苦”。

心血管病科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成立于2006年,拥有重症监护病房,心脏介入室,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室,睡眠呼吸监测室,心电网络系统。心血管介入科是江西省从事心血管相关介入的诊疗中心,本科室拥有江西省中最专业、最强大心血管中西医结合诊疗团队。

在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伍炳彩的指导和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名中医刘中勇的带领下,心血管科取得了姣好的发展成绩,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脉粥样硬化(脉痹)协作组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重大疑难病(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西医临床协作牵头单位。

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心血管病的中西结合防治方法,目前主要致力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冠脉血运重建后心绞痛,取得了阶段成果。今后拟针对刘中勇教授提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浊邪致病”理论进一步深化研究其机制,并对临床经验方“健脾化浊调脂颗粒”“调肝活血稳压颗粒”进行相关研究。

【专家介绍】

邹国辉,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冠心病(介入方面)、心律失常(起搏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及周围血管等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周二下午。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往期回顾

01

02

03

04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